—— 莊子《逍遙遊》語譯
世上所有的人都稱讚他時,
他也不會覺得歡欣鼓舞,世上所
有的人都責難他時,他也不為之
感到沮喪。
他能明確物我的分別,清
醒地識別光榮與恥辱的界限,只
是如此罷了。他對於世俗名利,
並不急忙追求。即使這樣,他還
沒有建立起一種最高的逍遥自在
的境界。
像那順應天地常道發展,
駕御六氣的自然變化,來遨遊於
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時空,他
還要依仗什麼呢?
所以說,至人無己,神人
無功,聖人無名。
人生,總歸難得逍遙自在。人要有所成就。必得有所依憑。
因爲人有欲望與能力。欲望要得到滿足,就得人去耐著性子,付出辛勤的汗水,在行動上忙碌,在時間上等待。能力要得到實現,也要等待時機,創造條件。於是,這其中人總有一種精神負擔。
懂得這一點,人們便可以在難得自在逍遙的生活中,去尋求自己身心的輕鬆。
關於這點,莊子講了一個故事。
■ 逍遙者並不逍遙
莊子講的故事是這樣的 —–
北方大海中有一種名叫鯤的魚。鯤魚眞是一個龐然大物呀!在海裡游動,那身長有幾千里。鯤魚變成鳥,名叫鵬,鵬也是個龐然大物,身長數千里。它振翅高飛,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彩雲。
鵬鳥總在六月大風暴來時,奮力向南海飛去。這一飛非同小可,兩個翅膀在水面上拍打的浪花飛濺到三千里之外的海面與陸地。鵬鳥騰空而起,強烈的旋風上升到九萬里的天空。
鵬鳥這樣個大無比,力大無窮,又能變化,應當是想升天就升天,想入海就入海,挺自在逍遙的。
但其實也不是這樣的。
個簡單的道理,積水要是不深厚,那麼大船在水上就浮不起來。比如小碟子盛滿水,就只能浮起一截稻草。淺泛的泥沼裡,大船就無法行駛。
同樣,鵬鳥雖然力大無窮,翅膀可遮掩半邊天,如果沒有厚重的空氣,並且刮起強勁的颶風,那麼,鵬鳥也不能搏擊九天,飛往南海。
對於鵬鳥的這種能耐與對時機的等待,知了和斑鳩很不以爲然,很看不起。它們說:「我們可以隨意張開翅膀就飛,絕不要暴風吹送。我們飛時,隨便碰到一棵樹就停下來。有時也許還飛不到樹梢那麼高,那麼就落到地上,也挺滿意的。爲什麼硬要像你大鵬那樣,硬要直上靑天九萬里,再往南海呢?」
無疑,知了與斑鳩自以爲是自在逍遙的,即無所依靠與憑藉亦無所追求。其實知了與斑鳩也不過自作聰明。它們哪裡知道這樣的道理:出門踏靑,轉一轉,三餐 飯的時間即返回,肚子當然還是飽飽的。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就得準備過夜的乾 糧。去千里外旅行,就得花一個月準備錢糧了。這都是必要的憑藉。
■ 大知與小知的區別
所以,知識少的人比不上知識多的人的心胸抱負,年壽短的比不上年壽長的閱歷。這道理就像那些菌類,它們早晨有生命,晚上就死亡了,如何知道時光是晝夜交替的呢?也如同夏生秋死的知了,當然無法知道春夏秋冬的一年裡四個季節的變化。
楚國南方有一個大神龜,五百年對於它來說只是一個季節;上古有一顆大樁樹,把八百年當一個季節。它們如此壽命長久,自然閱歷無比豐富,而傳說中活八百年的彭祖,人們以爲了不得,並想與他一樣長壽,比較起那神龜與大椿樹,也 實在顯得想法與識見,太可憐了!
這樣看來,知了與斑鳩譏笑鵬鳥,也實在太無自知之明了。自然,大與小,大材與小材,眼光遠大與見識短淺的區別也就在這裡。
其實,斑鳩與蟬也不是完全無所依靠,絕對逍遙自在的。它首先得會飛,何來飛上樹梢與牆頭的自在逍遙?而且,沒有誰給它提供樹梢與牆頭的條件,那神氣又從哪兒來?
■ 依靠就是條件
只要爲人在世,一切成功都取決於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或任憑藉其一,或占盡所有。
這是古代人眼中的條件。
講一位傳說中的得道者,他的名字叫列御寇。他是鄭國人,他道行非常,能雲駕霧。他飄然而去,神遊四方,逍遙極了,自在極了。
他每次出遊,飛越千山萬水,並無跋山涉水,長途勞頓之苦。他心裡所思所慮,既不求人世功名,也不要神靈護佑,賜予福祿。
然而,他仍須依靠。每次他飄然而起,必須借助風力。沒有風,他就要等待風起,起風了他便乘風升空。
人生事業正同此道理,世俗之人,哪怕做成一件小事,也不能擺脫這種道理。所以,商朝的開國帝王商湯,有感於這一道理,便問他的大臣棘。
商湯問:「上下四方有極限嗎?」
棘曰:「無極之外,還是無極!」
—– 這就是說,人的期待,依靠是無限的。
商湯:鯤鵬展翅,一躍九萬里。它飛起時,捲起力量巨大的羊角風暴。它的翅膀遮天蔽日,它的背部厚實有如莽莽蒼蒼的泰山,蘊蓄著無窮無盡的力量。它有自己直奔南海的目標,它還期待什麼呢?那小水池中鷃雀譏笑鯤,也不無道理。騰躍飛升,幾丈高便輕鬆快活地落下來。如此快活,還須等待什麽依靠呢?
棘:這只是大小的分別啊!它們能超越風嗎?
大有大的依靠,才可能實現大。
小有小的依靠,才可能實現小。
世界上任何一種事物都如此,現代人稱爲:時間、地點、條件。
人生也是如此:希望、等待,條件具備了,有所依憑,人們便可做成某事。
衣食住行是根本的;
功名事業是遠大的;
許許多多的,能說出口的和不能說出口的嚮往、憧憬;
…… 所有,所有。都必須依憑條件才能實現。如此,一環一環,構成人生。
了解這一點,便知道充分理解人生期望與等待;明白這一點,便會自覺而極大限度地利用環境與條件。
退一步,又有一層道理:
進是實現,人的願望,極強,極強;
退是自保,人的情趣,極淡,極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