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什麼」── 萬物
書籍目錄
「什麼是什麼」── 萬物

「什麼是什麼」── 萬物

皆是無常、苦、無我



佛教

◎ 指出事物都從「因」而生,
 要滅除他就必須滅除「因」。
◎ 明瞭「因是什麼」,而後滅除它,
 就可從「因」中脫離出來。

   現在,假使我們依照一般人所聽過的,尤其是那些老年人的口頭禪 ── “三法印” ── 來說,就是無常、苦、無我,這又是另一種佛教的主要宗旨。這些是我們必要知道的,若仍不知其所以然的話,就可說是不明了佛教。“無常、苦、無我”所要顯示出來讓人們明白的就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萬物皆無常,皆是苦;因緣和合或沒有因緣和合,皆是無我,這就是佛教原則。對“什麼是什麼”這個問題,最圓滿、最貼切的答覆是無常、苦、無我,再也沒有其他的解說方式能這麼深入圓滿地來解說“什麼是什麼”。

   所謂 “無常”,即是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轉變中,甚至連一刹那都在改變,沒有什麼是屬于萬物本身的。萬物皆是“苦”,亦即萬物本身已具足了難以忍受的苦的狀態,當我們看出苦的性質,就會感覺到令人厭惡,難以忍受。至于所謂萬物皆“無我”,這是提示我們:萬物沒有任何值得我們去執著爲“我”或“我的”,也沒有辦法可以執著是“我”和“我的”。假如我們去執著,一定會演變成苦。這也是告訴我們萬物比火更爲可怕,更爲危險。當烈火熊熊燃燒時,我們能清楚地看見它而不靠近它。但愚癡的我們卻看不清萬物就是火,所以我們才用一顆很自然、很情願的心去擁抱、執著這火堆,就存有苦了。在這裏,我以 “三法印”的角度來告訴各位“什麼是什麼”,並且明確指出:「佛教即是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程序」。

   當我們明了「什麼是什麼」,就不再有疑問,而能正確的對待萬物。反之,當我們不明了“什麼是什麼”,卻想正確對待萬物,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要正確實行戒、定、慧,而又不要求獲得萬物是什麼的智慧,那不但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是愚癡的想法。因此我們必須從修行中明了 “什麼是什麼”,才可看出它們有什麼好處和價值。

   我們領悟到這個原理,就必須要知道萬物是什麼和要怎樣去處理,才好真正符合萬物的普通性和自然法則。對于這個問題,巴利文經典中的一個主題-OVADAPATIMOK 的法則,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所謂 OVADAPATIMOK 譯爲一切教誨都是以它爲前導,並由它而延伸出來。

   「別解脫教誡」(OVADAPATIMOK) 有三個要點,即是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遵守萬物真理的重要法則。當我們明了萬物不是永恒的、是苦的,執取不到也不能迷戀的,這時,我們就必須很小心謹慎地以正確的態度去接觸萬物。遠離一切惡行,即是舍棄貪愛,但由于習氣的趨使而想要造惡,就做出種種不對的事情來,這正是因爲不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緣故。我們不應該有違反道德或破壞風俗習慣而去造惡這是不值得的。另一方面,我們應該遵守智者們所認定的善事而去行善。以上這兩項,相信各位將不會有疑問,必定知道它是善法,但這只是道德層次或普通的修行層次,而且是每個人所必須奉行的。只有這樣,才能有安穩、有秩序的社會生活。這也是做人應盡的責任,世間上大多數的人都是從這裏得到世俗的和樂。至于第叁項自淨其意,淨化內心,遠離一切的憂悲,苦惱,我們可以直接說︰那就是佛教的精華,或者直稱爲佛教。

   當我們的心淨化,無垢染或沒有憂悲苦惱時,即能將心從萬物中解放出來。假如我們的心還不能脫離萬物的控製,仍時時刻刻被外境的變幻左右,卻還妄想著要擁有一顆清淨的心,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唯有心中時常保持醒覺並且對世間的一切明了“什麼是什麼”,那時心才能真正的從萬物中解脫出來。當一個人不明了“什麼是什麼”時,他必定會沈迷、愛恨著任何事物,不可避免的,心又怎麼能自由呢?愛與嗔,喜歡和討厭、滿意與不滿意,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感受。巴利文稱這兩類感受爲 APICANA 和 DOMANA 。無論在什麼時候,當人們接觸任何事物將會隨著一般世俗人的心識狀態去執著,因而産生的APICANA 和 DOMANA 的感受。APICANA 譯爲滿意、喜歡:DOMANA 譯爲不滿意、不喜歡。更深入一層的解說,這些事物不曾使我們有礙手礙腳的感覺,它只是搗亂我們的視線。只要那一刹那在心中生起一絲的不快,就稱爲 DOMANA。也就是說:我們的心成爲情緒的奴隸,不能自主,這是一般普通人的心理狀態。當我們在這世間上有著數不盡的情緒時,也將成爲數不盡的情緒之奴隸。

   總而言之,不了解情緒或一切事物是什麼,就是不明了“什麼是什麼”,因而生起喜歡或討厭的感受和滿意或不滿意的感受。APPICANA 的心態是不論任何事物,都想將它占爲己有;至于 DOMANA 卻是一種排斥的心理。請不要將這兩種感覺只局限于愛欲,它所包含的意義更廣闊、更爲深遠;雖然不關系到愛欲,沒有愛欲的存在,卻仍然使我們生起一種精神上滿足而且想要占爲己有的感覺,那也就是滿意了。反之,如果生起想要拒絕或者出現要將它毀滅掉的心態時,那就是不滿意了。假如我們還存有這兩種感覺,就不能自由自在,換句話說即是我們尚未能正確明了“什麼是什麼”,心仍有執著,仍會不斷沈迷于愛恨中,心還不能脫離萬物的控製,所以還是不能清淨。因此佛法較深層的原則是否定(拒絕)凡夫們所執著的愛恨貪嗔。然而愚癡的人們卻一直迷失在愛恨中,深陷于善惡而不能自拔。最後,佛法甚至教導我們連善、惡一並拒絕,不再執著一切善惡,心才能真正的清淨、自在,不再爲萬物所蒙蔽。

   在此我再重覆這叁個主題:(一)諸惡莫作,(二)衆善奉行,(三)自淨其意,即是使心不再受到支配,才是究竟、自由自在及清淨的。主要是在清楚地讓我們了解世間萬物,若我們不想成爲情緒的奴隸,就不應該對事物攀緣、執著。這些教誨是在解說「什麼是什麼”」,使衆生明了“什麼是什麼”才是最究意的,相信沒有其他學說能做出更好、更恰當的解釋。雖然其他人或團體,持有各自的理論,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是「喜“善”厭“惡」,並執著于善而直到沈迷、攀緣著善事,既是他已達到最高善良的境界,有如天帝般,也不過局限于此罷了。佛教卻是早已超越了這一切,它已不願對任何事物攀緣了。在此請大家稍微思考一下:攀緣善法,在佛法這不過是中級的修行,並不是最圓滿、最究竟的修行方法。首先,我們應將惡斷除,然後才按步就班地奉善法,最後使心真正從善惡中超越出來,自由自在,才是佛教的最終目的。

   攀緣善業功德,不是究竟脫離一切的苦,也不是究竟的知識,還不是真正明了“什麼是什麼”。因此,我必須做一個扼要的解釋,希望各位回去親自思考。壞人有壞人的苦;好人有好人的苦;甚至最高級的天神—梵天神,也有梵天神的苦。想要沒有苦就得超越出世間的善業,即是出世境界-聖界了,或著假設爲聖人的世界。但請各位別把聖人與與善業混爲一談,甚至把聖人視爲這種人或那種人,我覺得這是非常愚癡的,因爲這些善業只限于世間的範圍內是我們的習氣和世間假有的事物而已,大家都知道聖人早已超越世界,怎可把聖人與世間法混爲一談呢?

   善惡好壞都是世間的假有,若心能脫離假有,超越善惡,那即是“不喜善”或“不厭惡”的心境,這才像聖人的出世或沒有苦的境界。這是叁個層次的修行,即是淨化心識,已沒有種種的憂悲苦惱,這些都是正確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結果,也是最圓滿和最正確的佛教原理。精進依著它而奉行,總有一天,我們會有能力明了萬物的特性,並知道它不值得我們去攀緣,就能不應執著,應該將自我從萬物中拔除,心超越萬物,自由自在。沒有苦惱,即是圓滿智慧的心,能真正的明了“什麼是什麼”,使心確實沒有苦,便可成爲阿羅漢,如果還未圓滿,則爲初果聖人。但是每一個階段的聖者,都是了悟“什麼是什麼”的智者,能看清萬物的無常、苦、無我。

   肯定且徹底明了“什麼是什麼”之後,才制定「別解脫教誡」 OVADAPATIMOK 這個修行原理,並規定這樣的行持—止惡行善,讓心超越一切的憂悲苦惱,不再受任何事物的糾纏,也不受任何情緒所擺布,不再成爲它的奴隸。

Bg R

◎三法印的法則,更能圓滿地指出「什麼是什麼」。
◎先去明瞭「什麼是什麼」,就能正確地去接觸萬物。因為一切事物的本質比火更厲害。

◎「別解脫敎誡」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是佛教一切教理的主導。
◎這三個階段正指出修行的正確方法。止惡行善是道德的實相;
 而最後的階段「自淨其意」則直接地指出佛教的實相。

◎要脫離萬物,心識才能清淨;而完全地明瞭「什麼是什麼」才能脫離萬物。
◎心還在喜「善」、厭「惡」的階段,就不能從束縛中得到自由,心就不 得清淨。

◎佛教是超越善惡的,因此才能如實明瞭世間的一切事物。 
◎善人有善人的苦:惡人也有惡人的苦;聖人超越善惡,所以不苦。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