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智見清淨
書籍目錄
行道智見清淨

行道智見清淨



Bg A6

   當有了這圓滿的「道非道智見」,很自然的接下來的層次是正確的,透徹看清諸行的真相,就會一直的依次第行持,趨向捨放萬物,同時也具備了這證入聖果卓越品德的心識,稱為「說行道智見清淨品」是內觀的第四階段,或稱它為清淨品的第六階段。這在原始的巴利文經藏中,不曾直接的提到,學者們是從後期的書本上看到的。後期的祖師們就把這「說行道智見清淨品」的智見有次第的區分為九個層次:

   (一)生滅隨觀智行持著正確而又究竟的內觀,以觀照諸行的生老病死,將會集中精神觀照諸行生滅的狀態,直到徹底的看清諸行充滿著生滅,有如海水拍擊時產生的泡沬,瞬息生滅,這種徹底看清的智見稱為「生滅隨觀智」,這都是長久和透徹凝注觀照而產生的智見,直到這種智見和心完全的黏貼在一起,到心有能力對接踵而來的執著產生厭離感,甚至逐漸將其斷除,此為第一階段。

   (二)壞隨觀智同時在專注觀照著生起和壞滅這兩種狀態。這還是屬於粗糙淺表的狀態,比起只專注於其中一種狀態時的心力還要微弱及不清澈。這裡放棄其一,即是不再觀照其生而轉向衰亡、破滅的一面而已,以便能更深刻、更集中的看出衰亡和破滅,產生強烈的感觸,覺得世界除了崩潰衰滅之外,別無其它現象了。有如傾盆大雨淋濕了整個大地一樣,安住停留在這種感觸的心,稱為「滅隨觀智」或「壞隨觀智」,此為第二階段。

   (三)怖畏現起智如果能時常圓滿完善的透徹觀照這滅盡、衰敗時,就進升為第三階段的智見。對所有的「界」,即「擁有」、「成為」都生起大怖畏。不論是對欲界、色界、無色界,遍地皆充滿著怖畏、恐懼的現象,對每一個心行都充滿著衰滅、破壞的怖畏狀態。當瑜珈行者透徹看清這現象,就會產生這驚愕的怖畏感,智者肯定持有這正確的恐布感,清楚知道它有如毒藥、利器、惡人,遍布於三界中。除此以外,別無他物,當有這種感觸時,對諸行的恐懼現象已了了分明,稱為「怖畏現起智」是第三階段。

   (四)過患隨觀智當對一切有、生、住充滿著布畏,增加到足以令其了知諸行皆是過患罷了,與諸行接觸或發生任何聯系,也只有過患,而無安全感。譬如森林中有獅子、老虎、豹等猛獸,此森林並非無比歡樂的休息處,諸行亦如此。這種對諸有、界、生、住都充滿著過患的感觸,這智見是一種工具,運用來專注地觀照諸行的過患,就稱為「過患隨觀智」,是為第四階段。

   (五)厭離隨觀智這樣的屢觀諸行是怖畏且充滿著過患的,如此對於諸行產生了厭離,有如一個原子彈爆炸後,一切看起來就像被火燃燒後的屋子,只留下灰炭,對這火災後的軀殼,不再存有任何的迷戀。已厭倦了要和諸行混為一體。這稱為「厭離隨觀智」,為第五階段。

   (六)欲解脫智當真正的有著厭離感,將會實際的浮現出欲從諸行混合中解脫出來。然而這裡的欲解脫感是確實的,而且又充實強烈的,不像我們平時那沒定力或不能看清萬物的欲解脫,因為那不是真正的欲解脫智見。因此我們才對學佛抱著不認真的態度,把修行當成兒戲,這便是兩者之間的差異。至於在此所產生的厭離感是迫切並堅定的,且怖畏與欲解脫的心能成正比。在內觀中,全副精神都感到厭倦於諸行。於諸有中充滿著怖畏,欲從諸有中解脫出來。如此才是真正的欲解脫。它比喻為入了蛇口中的青蛙,那種欲從蛇口中掙脫出來的感覺一樣,請諸位想一想,青蛙的欲解脫感有多強。正在修持著智見的行者與瑜伽行者,正像青蛙一樣欲解脫諸有:又作一個比喻,有如那落入牢固的陷阱中的鹿,一直掙紮著,想要解脫出來;這和瑜伽行者欲從諸行中解脫出來的逼迫感是相等的。瑜伽行者有如那關在籠中的野獸,也想要超脫每一個界,從欲界、色界、無色界中解脫出來。古時候迷信的人喜歡畫入羅侯口中的月,然後釘製成木板掛在門前,讓人看清這想要從羅侯口中解脫的月就相等於我們想要從欲界、色界、無色界中解脫出來一樣。這種真正而又強烈的欲解脫稱為「欲解脫智」,這種智見是產生欲解脫的原因,稱為第六個階段。

   (七)審察隨觀智這種充實而有強烈的欲解脫感,正在掙紮著找尋解脫的道路,他已忍耐不住一定要尋找到那條出路,所以就產生這種強烈的掙紮,欲找尋解脫之道。巴利文稱這種感受為「審察隨觀智」(審察著解脫的道路)。這種智見就是無時無刻的照見出每一個界 (有) 都是這樣的,很想解脫,它是有道路的。如此的觀照,就會發現到執取和煩惱是束縛著心和界的主因,它強烈地黏縛著。我們必須想盡辦法來削弱欲望煩惱,直到其軟化後再將它毀滅掉。這裡有一個比喻,一個人拿魚籠去捕魚,撈起來的卻是一條蛇,但卻不察覺,心想我已捕到魚了,把它緊握在手裡,無論誰告訴他那是一條蛇,他都不相信,直到遇到一位有悲智的老師,指引和教導他後,他才覺察到那是蛇而不是魚,因而產生恐懼感,想要擺脫它,並去尋求殺蛇的方法。他捉住蛇頸在頭頂旋轉兩三圈,待它精疲力盡後才用力地將它拋得遠遠的,假如還不死,則再用其他方法殺死它。這比喻為瑜伽行者已徹底的看清這把自己和界 (有) 黏縛著的結——煩惱,是最恐懼也是令人感觸最深的。然後把煩惱削弱,再把它殺掉。如果我們沒有逐日的一點一滴將煩惱力削弱,要殺煩惱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力量遠遠地超越我們的想像,並非是這微弱的智慧可足以殺死煩惱的。因此在培養增長智慧時,也用辦法對付煩惱,使其力量減弱,時常審察萬物的無常、苦、無我,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為,這些都是曾經講解過的,就是斷除煩惱的糧食。在日常生活中削弱煩惱力,不斷增長智慧,使功夫更熟練,這就是渺小的我們可戰勝如泰山般的欲望之法。我們必須要有勇猛的精神,好比一只小老鼠,有勇氣殺死體積比它大的老虎。我們必定要有意志以這微弱的力量,戰勝煩惱,若不足於對敵,則找尋其他技巧,決不妥協,待其力減弱後再將他斬除,這種斷除煩惱的技巧稱為「審察隨觀智」,為第七階段。

   (八)行捨智削弱煩惱力的做法,是為捨棄萬物的主因,因此接下來的階段為「行捨智」。這智見都源於審察諸行的空性,空掉自我、空無自性,即是沒有永恆性。因為充滿了苦,就空掉了樂,看了也覺得厭倦等,最終對諸有 (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都能捨放了,對自己曾經迷戀貪愛的也看成是糞土。這一點被比喻為那我們曾貪愛的人,過去曾非常吸引我們,當發現她和別人私通後,貪愛就消失了,欲放棄她。現在看見她與別人做任何事,也能無動於衷。當心識升華到第八階段時,對於以前曾經享樂而感到奇妙的三界,已深知此是空無實質的,並對諸有放捨了,就有如此男子已看清妻子是騷婦,而對她離欲捨棄等。對於諸行的捨放稱為「行捨智」,為第八階段的內觀。

   (九)隨順智當能對諸有放棄了,心就適合於明了聖諦,能使我們隨緣地證入須陀洹道智、斯陀含道智、阿那含道智、阿羅漢道智,任何一道。當有這種心理狀態時,稱為「隨順智」,是最究竟適宜於明了四聖諦法的智見,它能毀滅結的煩惱而證悟任何一個果位,為第九階段。

   從「生滅隨觀智」到「隨順智」已圓滿了就稱為「行道智見清淨」,是內觀慧的第四步驟,清淨品的第六層次,可說智見已清淨、潔白了,能實踐斷除煩惱的內觀和般若。

Bg R

◎在這內觀的行道智見中有九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生滅隨觀智」——專注地去觀察諸行的生起及壞滅之狀態。
◎第二個層次「壞隨觀智」——只專注於壞滅之狀態。
◎第三個層次「怖畏現起智」——看清諸界的滅相,直到內心徹底地對萬物感到怖畏。
◎第四個層次「過患隨觀智」——透澈怖畏的真相,能清清楚楚地知其害處,而沒有安全感。
◎第五個層次「厭離隨觀智」—— 從諸行中感到厭離,不想玩了!
◎第六個層次「欲解脫智」—— 眞正感到厭倦,強烈地想要從中解脫出來。
◎第七個層次「審察隨觀智」——審察解脫的道路,直到明瞭煩惱,並正確地對治煩惱。
◎第八個層次「行捨智」——削弱煩惱的力量,同時有能力捨下萬物。
◎第九個層次「隨順智」——身在諸界之中而無動於衷,反覆地觀察,直到徹底明瞭四聖諦。
◎這九種詳細的內觀行持是第四個階段的內觀。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