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功夫
發明功夫

發明功夫



Bg

 發明功夫 ﹍ 憨山大師註文

   這個工夫,代表憨山大師下了一些功夫把《道德經》做了一番整理,把裡面的精髓做了一番整理要來告訴我們。所以一開始就說 …

   老子一書、就這一本書。
   向來解者例以虛無為宗。解者:很多讀者來看這一本書想要來做一番了解。「例」以虛無:往例狀比也;就是比較之意。虛無為宗:就是「虛懷無為」為宗。過去我們一直以為這「虛」代表没有,等入了佛見之後,哦!原來它是一種權方便的法,讓你從「虛」這裡來慢慢開發你那種靈靈覺覺的智慧出來,所以就講以虛無為宗。
   及至求其入道工夫、及至:就是到達。也就是說以虛無為宗這個思想, 推到最高的極端裡面可以求取悟道的工夫,要到達最極端就是把虛無推到最極至的時候,就是入道的工夫。
   茫然不知下手處。都不曉得到底《老子道德經》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
   故予於首篇、將觀無觀有一觀字、為入道之要、使學者易入。之前我就談過,那個「觀」字它不解讀為看。我們看東西一看就過去了,那為什麼《心經》裡面觀自在菩薩也用觀?各位有没有想過?這個「觀」就是叫你想一想,要想、要去領會它,要觀其所由。你要想一想,把它的由來、把所有的事情去參一下,參想、參想,這樣才會生出智慧來。所以在佛經上、《老子道德經》裡都會用這個「觀」,觀無、觀有……。「觀」字就是要觀其所由,所有事情多去想一想它的道理。   
   為入道之要,這個 “觀” 最重要了,強調觀有、觀無就是你「入道」、「學道」最重要的一個方法。


   使學者易入。讓你能夠方便的進入這個道理裡面。因為一般人看過就算了,那你有了觀看過之後,你還會想一想。有一次我跟人家說:《心經》中觀自在菩薩的這個「觀」字,也可以說是思想。你的思想要「自在」的當菩薩,你就要「行深」般若波羅蜜,所以「觀」也可以說是思想,叫你參想、參想,也可以開發出你無窮的智慧來。

   然觀照之功最大、三教聖人皆以此示人。所以一個「觀」加上一個「照」,就是冷靜的態度,深為而體驗之。這很重要!觀照:你要深深的去體驗恨多很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這些經驗。觀照是最大的功能。
   三教就是儒、道、釋;孔子、老子與釋迦牟尼佛都是以此開示眾生,教導一切所有的人。

   孔子則曰、知止而后有定。在儒家說知止,就是說凡事要知道停止,一般我們會說「知足常樂」。事實上這知足也可以分兩種,我過去曾經書寫這句知足常樂,後來鄭善禧老先生看了之後,在字下方提了一些小字,我認為不錯大家可以參考。他說:「生活能知足、唯學心難滿。時時求進步、處處皆安樂。」你看,在物質上我們要能夠知足,但在「學習」上就是要用 功來學習不能自滿。你懂了一些智慧之後,才可以讓自己虛心下來,這處處藏有一些我們學習的過程。先從學習中過來,再慢慢的放下,在都還不懂的時候,有時候要放下都很難。先懂了然後再放下,這就是權方便的一個方法。


   所以儒家教我們先知止而后有定。我們能夠懂得凡事不要超過、不要過份,我們想一想,這一觀照就是叫定,事情順或不順都要停下來想一想,想一想然後再做,才不會一路的迷茫,這個很重要的。
   有定,就是反省。停下來之後會想一想,這想一想就是反省,反省 有作用。在佛教的「皈依」也含有反省的意思,很多人皈依都以為只是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事實上這皈依也是一個內省的機制,往內反省的機制,這很重要,將來有機會我會把皈依的意義再做一番更深入的解釋!

   又曰、明明德。然知明、即了悟之意。過去高中國文或者大學就讀過了,這「明明德」要講起來,你不要看它這三個字好像很簡單,它出於《禮記》大學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第一個明字做動詞用,即宣明彰顯之意。在朱子(熹)註解說:「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朱熹做這樣的註解,第一個明,就是彰顯。第二個明德者能知所得乎天。為什麼所得乎天?這個「天」應該說是因果。一般我們說天,天這個字代表因果,在我們還不懂佛法之前,以為什麼都是老天爺賜給我們,要靠上天的保佑,等你了解佛法後,不再靠天,是我們自己的因果。

   一個知道這個德的人就是很清楚的知道因果。我用這樣講可能會 楚。「德」就是有福不享,久了之後而會有德。所以你看,雖然孔子講的明明德,事實上他暗藏了萬德莊嚴的「佛」字,就是有這一層的關係。
   明德為人人本有的「光明心性」,是具「眾理」:就是禮儀,仁義禮智信而以應萬事的,就是你要清楚做所有的事情,這個「德」最後是最重要的。譬如說:有兩個醫生他們的醫術都相當精湛,在選擇的時候,人家會推崇的,要比的是「德」,看誰較有醫德來決定這兩個醫生的高低。技術都一樣,到最後面就看「德」。


   各行各業都一樣,兩個畫家都同時很會畫,到後面還是那個有德的畫耐看。兩個工程師技術也是一樣都很好,到最後一定是那個有德的受歡迎。為什麼?他不會老是錢…錢…錢…!這個就是德。所以德是最重要的。
   明明德乃是道德實踐切要的工夫,這句話就最白了,把它講白話了。你看儒家也不是容易的,原來也是通達佛理的,你要是知道這個明是彰顯,即了悟之意。了悟什麼?就是了悟了整個道理。

   佛言止觀、則有三乘止觀、人天止觀、淺深之不同。止觀:止就是定,觀就是慧,是定慧的工夫。佛教所訂的宗旨就是戒、定、慧,誰都沒辦法改變—— 戒、定、慧的宗旨,就是佛教最重要的。

   則有三乘止觀,三乘指菩薩乘、聲聞乘、緣覺乘。人天止觀,指人乘、天乘兩者都在六道輪迴裡面,都是從人乘開始學習。淺深之不同:這裡指的是菩薩乘、聲聞乘、緣覺乘、人乘、天乘的止觀,他們的定慧深淺不同,在天人止觀都有定力那邊的人都很快樂,但是那邊沒有苦,沒有刺激,那個智慧還是開發不出來,因為太舒服了。唯有在人乘裡面,最容易開悟出來,為什麼?因為娑婆世界就是「堪忍」的世界有苦有樂,一面好像苦,一面又好像樂,在苦樂當中,才會刺激你,激發那個智慧出來。人乘的止觀,最有機會可以磨練心性,所以佛都是在人乘裡面成的,他不在天人乘裡面成。


   若孔子、乃人乘止觀也。這就告訴你孔子是屬於人乘的止觀,孔子是屬人乘的定慧。
   老子、乃天乘止觀也。老子則是屬天乘的止觀。

   然雖三教止觀淺深不同、要其所治之病、俱以先破我執為第一步工夫。雖然我們剛剛談到老子、孔子,沒有談到佛家。佛家的止觀也是深淺不同,到了佛乘裡面就可以了解天乘跟人乘止觀的深淺,他這裡是比喻。
   憨山大師也點出來,我執,涵蓋於儒道釋都要治的病,是指你要到達佛乘,要先把這個病治掉,才可以進入到佛乘。

   先破「我執」為第一步工夫,你要入佛乘,一定要先把那個「我」拿掉。我們都說什麼是我的、我的.……?這件衣服是我的、那個車子是我的、這個是我的手、這個是我的眼鏡、這是我的眼睛!你晚上閉起眼睛找看看所有的東西都有名字,這個叫手指頭,這個叫脚、大腿、脚趾,全身上下找不到一個我,你看那個「我」很抽象,結果你又固執在那個「我」上面,你去找一個「我」來給我看看。舌頭有舌頭的名字,牙齒、嘴巴、各有其名字,這個「我」你找不到。所以「我」是很抽象的,我們被那個很抽象的騙了。要先把「我執」拿掉,這是第一步工夫。你把這個我執拿掉,你心就「大」了,心量就變大了。


   以其世人盡以我之一字為病根。所有的人都是為了一個「我」字!這個我字,就是所有病的來源。所以你說人開悟,開什麼悟?開在「没有這個「我」嘛!原來都是假的,沒有一個我,就開悟了,到處都找不到一個我,我告訴你,這個是我的家人、這個是我的太太、這個是我的先生……,啊!死了你也帶不走他,也抱不走他,我們被這個「我」騙了累生累世,所以這個就是我們的病根。

   即智愚賢不肖、就是指比較小聰明的人,所以你看為什麼淨土法門最容易接引愚夫愚婦,因為他不會亂想啊!你叫他念佛,他就一心念佛,他不會去想念佛有沒有效,他就傻傻的念就有效。真的就是傻傻的念就有效,你不要太聰明,太聰明都會胡思亂想就沒效。智愚賢不肖:他以為沒有那麼簡單,一定要把它通達道理。那等你「弄通」道理的時候就麻煩了,事實上你想過來想過去,你要找那個「我」就是你一切的麻煩。

   這個「我」,你一通達了就可以捨。我以前也以為是真的。原來那個「我」是假的,這宇宙原來都是假的,你才真的放下,這個叫「真知才能真行,真行才是真知。才是真知。」這宇宙什麼都沒有」這宇宙什麼都沒有。以前要貪一個名、貪一個利,開悟了之後,什麼都沒有,還要什麼?什麼都沒有了,你要什麼?你看過去的歷史,那些皇帝把自已的墳墓做得多堅固,還設了很多機關,墳墓裡邊都用流沙,盜墓的人一走下去那流沙唰就流下去,把盜墓的人埋在裡面,最後還是被盜啊!人都是很聰明的。這一切都是在表一個法,什麼也帶不去,即使皇帝也沒辦法。

   我最近看了很多大陸的影片,再堅固的陵墓還是被盜。你愈有,反而愈是麻煩的開始。你的兒女能幹,自己有那福德,你要給他們什麼?給他反而是害他,不給他反而沒有事,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想一想!


   汲汲功名利祿之場、圖為百世子孫之計、用盡機智總之皆為一身之謀。汲汲:欲速之意。汲汲功名:想要很快得到功名利祿,就是名聞利養的意思。一般我們都會想要快點得到功名利祿,想要為百世子孫之計,我們都會想這個以後會怎樣,怎樣?如王X慶的墓,就會想到這個什麼穴?什麼的穴可以傳六代?六代算什麼?六代不就是六百年,在天上六天就過了,唉呦!你想那麼多……,即使是皇帝,久了也是要敗,成功就是失敗的開始。學佛就是叫你不要成功。因為不成功就不會失敗,你要是成功,我告訴你一定會失敗,所以我要先守,我不要成功,就是在講這個道理,要「藏」」起來。

   圖百世子孫的這一些計劃、用盡心機思量總為一身之謀。你只是現在想而已,事實上到後面都是別人的意思,不是你想,就能怎麼樣,死了你也指揮不動了!你的兒女有他們的想法,一代皇帝就一朝的臣子,沒有用就沒用,像乾隆皇,他活了最長的時間,他看他的祖父在位六十年,他認 為他不應該超過他祖父,就自己設定我當了六十年皇帝後就要讓位。這個立意是不錯,後來聽和珅的話,變成太上皇,這人一當上皇帝的時候叫他捨,還捨不下,他還是管事,雖然口說讓給嘉慶當皇帝,他還是在幕後操作,所以人一上去要下來很難。

   過去我也玩古董,大概知道那個故事。那段期間在清朝的瓷器裡面,一般落藍款是乾隆皇帝在位時落的款,當太上皇的時候就落紅款,分得多清楚。以後看到「乾隆年製」紅色款就是他當太上皇時的瓷器,藍款與紅款就是差別在這裡,順便提出來跟各位分享,一個知識的分享。人一有權利,要叫他放下,難啦!所以「富貴學道難」就在講這個,因為你以為世上一切都是真的,跟你說是假的,你怎麼會相信?跟你說是假的你不相信,你以為是真的。


   如佛言諸苦所因、貪欲為本、皆為我故。佛說所有的苦,都因為我們有那個「我」字,有一個「我」,都是己私之心。就因為有這個我,才會起貪的心,才會起想要的心,這個就是一切貪欲的根本,都是那個痛苦的因,都是「我」字,什麼都「我」,什麼都是「我」……。

   事實上都不是你的,有的人說:我要把身體照顧得健康一點才可以學道。我說:那你永遠沒辦法學道。因為身體不是你的,既然不是你的,你叫它不生病?不可以。你連這一點都想不通達,你要學道?有人說我要吃藥把身體養好,這有夠呆頭,如果真的懂道,你就會說:「我趕快死了才好,趕快捨報最好。」還在顧身體?那身體是沒辦法讓你顧的,你叫它好、它不會好,你叫它壞、它不會壞,那不是你的!在此就證明了一點,連你的身體都不是你的。

   等你確定了解因果,把因斷了的時候,你才可以主宰自己的身體。所以我現在身體有病,我都叫它趕快所有病,我都叫它趕快發作,為什麼?趕快還債嘛!所以為什麼我的腳被撞了好得很快?因我的心就是在還債!你要想趕快用藥去和它作戰,越戰就會越拖得久,我都不要醫,讓它去發作,發作久了我業就快消!所以病就好了嘛!今天把秘密說給你們聽,原因就在這裡。
   我們都想要吃藥,連吃藥也是殺生,雖然是以玩笑口吻如此講,其實那也是真的,吃藥也是在殺生。


   弟子……。
   師父:對!好的、壞的細胞在對抗。清楚佛法之後,對這個病我看得很淡,我不想吃藥。有人說要去醫病,要醫就去,也就是說夠了就好,不用強調再去顧身體,那身體根本不是你的,我們人的身體裡面有八萬四千個細胞和你住在一起,暫時是你在主宰而已,在佛教裡面講「八萬四千」個就是一種表法,不一定是那個數而是代表很多的意思,我們所有的細胞都會因你的心,而決定這些細胞的善跟惡。你現在的心是主宰者,所以學佛學到有智慧不執著的時候,裡面的細胞會聽話,你可以主宰它們。

   弟子……。
   師父:應該說你得到癌症是因為你過去生的殺業,跟學佛沒有關係,那你現在學佛了,慢慢可以減少痛苦,趕快結束那個業。學佛之後懂了因跟果,你認了,願意還債,那就趕快還,趕快結束。如果欠債不還又拖拖拉拉,就愈拖愈久,因果就是這樣。學佛就是徹底知道因果,我認了我還給你,那它就……,好啦!少算你一點利息,那債就結束了。

   所以病就是還我們過去的債,像我有一些皮膚病,這都是過去的業,讓它發作、發作好還債,我的腳也有很多皮膚病,我在池上那三年發作,我回屏東好些了!剩下腳底,債趕快還!我連藥都不想擦,就讓它發作。這些大小病皆是因果,你一定要徹底了解,這都是過去殺業,逃不掉的。因為細菌之中都有那一些靈靈覺覺的,它還在找冤主。所以一般出家人受了戒,有很多前因後果的業障都要來找,不然一旦讓你修道成就了將來它就找不到了,一切眾生都是這個心。學佛要徹底知道因果很重要。

   皆為我故。苦的因,貪的本,都是因有這個「我」的思想才會產生苦,才產生貪慾。所以


   老子亦曰、貴大患若身。老子也說:我最怕的就是我有這個身體。老子點出來,所有的苦因就是有這個身體。晚上你回去好好想一想,這一生把它想到最極、最極、最極,你能夠得到什麼?可能只有兩件事情:
一、口要吃東西。你有這個身體跑不掉,這張口要吃東西,為這個身體要吃東西。
二、晚上要睡覺也是因為這個身體。事實上這個身體就是最根本的一切痛苦跟麻煩,都是為了身體,吃也是為它,穿也是為它,睡也是為它,享樂也是為它,都是為這個身體在打點,連死也要打點。

   以前有個國王,說睡覺的床這麼小,我當了國王要做一個大的床,結果一睡下去,訝異地說:我怎麼變這麼小。你看,他貪心,想睡大床,卻讓自己變得渺小,你說人的心哪!人心那麼貪,蛇吞象就講這個,都是我們為了身體在惹麻煩。

   以孔聖為名教宗主、孔子整個思想的主軸在於教育。教就是有很多的言 教,在人跟人之間的基礎上來做一些基本的對待。
   故對中下學人、不敢輕言破我執。對一般比較沒有學習的、比較粗淺的這些人,不敢輕言叫他破我執,而說人與人要相敬如賓!要怎麽樣……等等。從基礎來教育,這一切就是還有一個「有為法」在應對,這就是孔子先從這邊入手。

   唯對顏子、則曰克己。顏子就是顏回,唯有對顏子說:「你要克制自己」。顏回…… 住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我現在也住陋巷,我不敢跟顏回比,我寫字畫畫落款就在書款上寫「於屏東陋巷一真精舍」,這就出於顏回。今天剛好講到顏回我才把它點出來,很多作品我都會寫上陋巷,有沒有?以後你們有看到「陋巷」兩字時,就是我在勉勵自己,跟顏聖人學習。我們讀了古書就會引申一些智慧出來,這都是讀書的好處,可以跟聖人學習的機會!

   其餘但言正心誠意修身而已。孔子有很多學生,顏回很聰明,只有對顏回說,叫顏回克己,但是對其他的人就叫他們要正心誠意修身,這個就是做一個比喻,代表孔子他還是觀機逗教、因材施教。

   只要每一個人都把自己提升起來,都是平等的,我們只尊重,一切都OK,你怎麼樣都好沒有壓力,我們不需要有任何壓力。為什麼?因為我們相信佛菩薩、護法神一定會護持。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