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顯教心要-1
書籍目錄
壹、顯教心要-1

壹、顯教心要-1



Bg M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卷上


謂賢首清涼。共判如來一代時教而有五種:

〈權〉一、小乘教:

   謂阿含等六百餘卷經。婆沙等六百餘卷論。說一切法從因緣生。明三界不安。了人空真理。修自利之行。忻小乘之果。

〈權〉二、大乘始教

   有二:
一、法相宗。謂深密佛地等數十本經。瑜伽唯識等數百卷論。說一切法皆是唯識。了二空真理。修六度萬行。趣大乘佛果。於中多談法相之義。
二、無相宗。謂諸部般若等千餘卷經。中百門等數本論文。說一切法本來是空無始迷情妄認為有。欲證菩提以為所得。修習萬行。於中多談無相空義。斯之兩宗。皆是大乘初門。故名曰始。始者初也。

〈權〉三、一乘終教:

   謂法華涅槃等四十餘部經。寶性佛性等十餘部論。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從本已來靈明不昧。了了常知。無始迷倒不自覺悟。欲成佛果須先了悟自家佛性。後方稱性修習本有無量妙行。多談法性是大乘盡理之教。故名曰終。終者,盡也。

〈權〉四、一乘頓教:

   謂楞伽思益經文。達磨所傳禪宗。說一切妄相本空真心本淨。元無煩惱本是菩提。唯談真性不依位次成佛。故名曰頓。

〈實〉五、不思議乘圓教:

   謂華嚴一經。十地一論。全說毘盧法界普賢行海。於中所有若事若理若因若果。一具一切重重無盡。總含諸教無法不收。稱性自在無障無礙。逈殊偏說故名為圓。

   此之五教。前前者是淺是權。後後者是深是實。若以圓教望之前四皆是應根權施設也。今且據對待而論。言前四是權圓教為實。若定執圓教為實缺前四教亦非圓暢。若五教俱傳偏圓共讚。逗根方足已下為圓教。中具含前教行門。故不別說。


   今依圓教修行略分為二。初悟毘盧法界後修普賢行海

   且初悟毘盧法界者:謂華嚴經所說。一真無障礙法界或名一心。於中本具三世間。(一器世間。為一切國土。二眾生世間。謂一切有情。三智正覺世間。謂一切聖人。)四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切染淨諸法。未有一法出此法界。此是一切凡夫聖人根本之真心也。(亦是根本之真身) 汎言真心而有二種:(一)同教真心。(二)別教真心。

(一)同教真心:於同教中復有二種。1・終教真心,2・頓教真心。

   且初終教真心者:故首楞嚴經云:「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自家真心猶如太清之天。十方虛空喻似一片之雲。即知真心極大虛空極小。虛空比於真心尚爾極小。況諸世界在虛空中耶!)
   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大覺即是真心異名。真心廣大猶如大海。虛空微小似一浮漚。況諸國土皆依虛空生耶。若比真心即是小中之小。)
   又云「真心遍圓含裏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如彼十方虛空之內。吹一微塵若存若亡。」
   又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又云:「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真心。(既言皆即菩提妙明真心。非是世間諸法在真心內別有其體。即知盡法界所有。虛空大地情與非情。全是一味妙明真心。凝然清淨不增不減。)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却此心。妄認四大為身緣慮為心。譬如百千箇澄清大海不認。但認一小浮漚。」(若了四大之身緣慮之心。緣生無性全是真心。如了浮漚。緣生無體全是海水。近有儒生罕覽佛經。聞斯廣大真心懵然未信。余尋喻云。此是如來親說。但是自心迷倒不見。安得不信。且如俗書莊子云。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將徙於南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列子云。世豈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不可為自目不親覩。亦不信有此物耶。俗書所說有相物情尚爾。何況如來所說無相真心也。寶性論云。聲居者不知宇宙之通泰。是也。)


   後頓教一心者:謂絕待一心。彌滿清淨中不容他。一切妄相本來是無。絕待真心本來清淨。
   華嚴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謂前終教隨眾生迷說有色身山河虛空大地世間諸法。令諸眾生翻妄歸真。了達色身山河虛空大地世間諸法。全是一味妙明真心。今頓教中。本無色身山河虛空大地世間諸法。本是一味絕待真心。


   故清涼云:「總不說法相唯辯真性。即知周遍法界。本是一味絕待真心。寂然清淨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欲要易解周遍法界。喻似一顆瑩淨圓珠。朗然清淨無影無像無內無外。」
   清涼云:「照體獨立物我一如。」
   達磨云:「我法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即傳此心。
   曹溪云:「明鏡本清淨何假出塵埃。」亦是此心也。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不了此心妄見諸相。猶如眼病,橫見空華。
   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若了真心本無諸相。如虛空中本無諸華。圓覺經云。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流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今頓教中空華之喻甚為切要。今時緇素宗禪者。極廣洎乎開示此心多不入神。如葉公好龍真龍現前愕然不顧。若未悟此心非是真禪。是故欲修禪行。先須了悟此一心也。)


(二)別教一心者:謂一真無障礙大法界心。含三世間具四法界。全此全彼而無障礙。即知包羅法界圓裹十方。全是一真大法界心。於此一真大法界內。所有若凡、若聖若理若事。隨舉一法,亦皆全是大法界心。乃至唯舉一塵,亦皆全是大法界心。

   華嚴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又一塵既是大法界心。於此一塵大法界內。復舉一塵亦皆全是大法界心。若橫若竪重重舉之。重重皆是大法界心。

   故清涼大師。於華嚴十地品疏。說帝網無盡一心也。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妄。不知無盡法界是自身心。於中本具帝網無盡色心功德。即與毘盧遮那身心齊等。却將自家無障無礙佛之身心。顛倒執為雜染眾生。譬如金輪聖王統四天下。身智具足富樂無比。忽然昏睡夢為蟻子。於夢位中但認已為蟻子。不覺本是輪王,(無盡法界之佛世喻難況。今但喻迷真執妄之義。智者應知。)
   是故欲求成就究竟佛果。切須悟此毘盧法界。若未悟此法界。縱經多劫修習萬行。徒自勞苦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亦不能生如來家。
   故華嚴經云:「不了於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


   清涼云:「不依此悟所作非真。自為修行元來結業。」(此無盡法界一心人罕能知。知亦寡信信亦鮮解。解亦難臻此境。是以多劫菩薩不信不解。上首聲聞如盲如聾。其有宿熏圓根宜此駐意。若能信悟在懷。當日生於佛家。恐人難信今舉例況之。如法苑珠林說。有一術人路行見一人擔檐上有籠子可受升餘。告擔人云。我步行疲極。欲寄君籠子內。願相許耳。擔人慮是狂人。便語云任君入耳。乃跳入籠子中。籠子非大術人非小。擔之而行也。不覺重行數十里。擔人於一樹下住食。乃呼術人共食。術人云我自有飲食。擔人視之。見籠中有種種器物飲食。告擔人云。我欲與婦共食。即口中吐出一女子。容貌甚美二人共食。食已其夫便睡。婦告擔人。我有外夫欲來共食。夫若覺時君勿道之。婦便口中出一丈夫共食。三人籠中全不逼窄。良久其夫身動欲覺。其外夫告擔人云且去。其婦即置外夫口中。器物飲食亦置口中。其夫覺已。復置婦在口中云云。此是世間小術尚爾。重重相容而無障礙。豈況毘盧無障礙法界耶。應須諦而信之思而解之。勿要高推聖境虛度一生者哉!)


   後修普賢行海者:既得了悟無障礙法界。於自本心。於中本具十華藏世界微塵數相好。帝網無盡神通功德。與十方諸佛更無差別。奈無始局執妄情。習以性成卒難頓盡。致令自家神通功德。不能盡得自在受用。故須稱自家毘盧法界。修本有普賢行海。令無盡功用疾得現前。
   華嚴經云修此法者少作功力疾得菩提。雖普賢行海浩瀚無涯 (一藏教中所說行門。皆是華嚴普賢之行。但應權淺根宜之流出也。) 今就觀行略示五門。(一)諸法如夢幻觀。(二)真如絕相觀。(三)事理無礙觀。(四)帝網無盡觀。(五)無障礙法界觀。


  (一)且初諸法如夢幻觀(即當事法界觀。)謂常觀一切染淨諸法。全體不實皆如夢幻。此能觀智亦如夢幻。

   華嚴經云:「譬如夢中見種種諸異相。世間亦如是與夢無差別。」
   又云:「度脫諸眾生令知法如幻。眾生不異幻了幻無眾生。」
   又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肇公云:「虛兮妄兮三界不實。夢兮幻兮六道無物。」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執一切法而為實有。致使起惑造業循環六道。若常想一切名利怨親三界六道。全體不實皆如夢幻。則愛惡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此夢幻觀圓覺疏中名起幻消塵觀。天台名假觀。亦名方便隨緣止。謂分明鑒照曰觀。寂然不亂曰止即觀中便有止。止中便具觀。乃止觀雙運也。餘諸止觀准此解之。)


   若人雖信解圓教。而煩惱厚重不能習得此夢幻觀者。應作不淨觀,謂觀身五種不淨:
   (1)應作不淨觀:謂觀身五種不淨。
   1・種子不淨:謂父精母血赤白二色和合成故。智度論云。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由白淨生但從穢道出。
   2・住處不淨:謂在母腹中,生臟之下,熟臟之上。不淨流溢,污穢充滿。彼中住故。
又海山云:「不淨乃作衣裝。污穢便為飲食。」
   3・自體不淨:謂三十六物皆是不淨共和合故。言三十六者。外有十二—– 髮、毛、爪、齒、垢、汗、大小二遺、眵、淚、涕、唾。次有十二 —– 皮膚、血、肉、肪、䐧、腦、膜骨、髓、筋、脈。中有十二 —- 心、肝、膽、腑、脾、腎、腸、胃、生臟、熟臟、赤痰、白痰。即知從頂至足皆是不淨。永嘉師云:「革囊盛糞,膿血之聚,不淨流溢,蟲蛆住處,鮑肆廁孔,亦所不及。」


   4・自相不淨:謂九竅常流諸穢惡故。言九竅者。兩耳出垢,兩眼出眵淚,兩鼻出濃涕,口出涎唾,大便道出屎,小便道出尿。智度論云:「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中。常流出不淨如漏囊盛物。」
   5・究竟不淨:謂命終身壞,胮脹臭穢。膿血蛆分,不堪近故。天台云:「從足至頭,從頭至足。循身觀察,唯見胮脹壞爛。大小便道蟲膿流出。臭極死狗。」心地觀經云:「應觀自身臭穢不淨。猶如死狗。」金光明經云:「我從久來恃此身。臭穢膿流不可愛。雖常供養懷怨害。終歸棄我不知恩。」

   (他身不淨)觀自身竟,復觀他人。若男若女所有之身。皆具五種不淨。乃至觀一切世間有情之身。皆是不淨。(一切不淨)故起信論云:「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既觀皆是不淨。貪愛之心自然不起。阿含經說:「昔有國王嗜欲無厭。有一比丘以偈諫曰,目為眵淚窟。鼻是穢涕囊。口為涎唾器。腹是屎尿倉。但王無慧目,為色所耽荒。貧道見之惡。出家修道場。」天台云:「雖觀不淨,能成大事。如海中屍,依之得度。」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