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智、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
少思寡欲。
圓暘法師 第十八章概述
絕聖棄智、就是不需要標榜聖人的這些法,因為聖人也是用一個方便法!眾生有求才要講,所以才有這麼多語言。事實上,法就在行、住、坐卧裡,才叫你不要標榜聖人的巧智,那是方便法。要把隱藏的微智去掉。
民利百倍。用行為做出來的,不要用講的,講的沒有用要做,就是要實踐,這是對人民,對眾生最好的。
絕仁棄義、所以人民自然的就回復孝慈了,你不標榜,大家就不再特別講仁義,就回復到孝、應該慈的,不需要再標榜。你一標榜大家就有爭鬥了,不標榜反而沒事!
記得有一次天卿去我那裡,她說:「過去!師長都教我要怎麼樣?跟左鄰右舍要怎麼樣?」要敦親睦鄰。那時我告訴她要怎麼樣?無為。不一定要有鄰居,哈哈哈!為什麼要有鄰居?一天到晚就應付不完,整天都在應付。一天到晚說:「呷飽仔抹?」「睏抹?」每天都要吃,要睡!一再重複講,從年頭講到年尾還是那一句,那不是在應酬嗎?要應酬就對他點一個頭,笑一下,這樣就好了。
欸!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樣就好了。點頭,就好了。我還是感覺這樣好。要不,有善就有惡,善將來會變成惡的。我現在跟你好,但若是一下子對你不好,你一回去就會說:「奇怪?他今日怎麼這樣?」一日誤會,二日誤會,三日就變十會!再來惡的就來了。沒有善跟惡,棄仁義。
民復孝慈。真實的智慧就在這裡,叫你不思善不思惡,真法就是如此,你有一個善就有一個惡,這是對待法,會落兩邊,因為那個善是將來的惡;要告訴你,你現在那個惡也是將來的善,物極就必反。人不懂謙退就會失敗,你要陳水扁失敗,他就先當總統,你要馬英九失敗,也讓他當總統,他一定要下台這是定律!我是在講這個法。
真正的法是什麼?平等的,是中道了義。那要不要結緣啊?淡淡的就好了。孔子告訴你:「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為什麼叫淡如水?像水一樣,我們去摸了水,欸?等一下就乾了,你去沾那個蜂蜜,手就黏黏的,你看怎麼洗?還要用肥皂洗,你摸水,欸!等一下就乾了,你去想這個!
過去對「沙門」也有很多解釋,但我把它另一個講法,沙門就像沙子一樣,沙子不黏手各自獨立,手一拍就掉了,不會像黏土黏黏的分不開,這就很清楚的因果啦!一粒一粒都是獨立的,你看,有沒有意思?沙門不作這個解釋,我也可以用這樣來說。
所以要學智慧離開黏的性。才教你君子之交淡如水,像水一樣不黏手,濕了等一下它就乾了。所以佛是水,眾生是冰塊,你把那個冰塊溶化了變成水就好了。
我們現在都忘了那是對待法,一標榜「好」,大家都落在好裡面,才有偽善。這裡已經告訴你了,那個虛偽的都出來了,所以真法是「中道了義」,善、惡都是兩邊,有一個美才會有一個醜,有一個長、有一個短,有一個高、有一個矮,還有什麼?就是這樣,都是對待。這就是人世間的相對法,不了義就是不了義,你偏一邊就不了義,你善極了到天上,那還要墮落;惡,惡到極去地獄,地獄有沒有結束的一天?那再出來,再來!
所以,學佛是要這中道線,要絕對法,絕對「中道了義」,什麼是絕對,什麼是了義,時鐘每走一圈它還是1.2.3.4 …1.2. 在那邊轉,你若把數字拿掉了,那個轉有沒有意義啊!
這就對了,就像那指針一樣在那邊繞,不知道在繞什麼(哈哈…) 我們就像那個時鐘,若把數字拿掉,在那邊繞有沒有什麼意思,那究竟要怎麼樣才了義啊?把電池拿掉,把電池拿掉就了義了!哈…!你還要善惡、美醜、長短、高矮、胖瘦嗎?這一些都不需要,都是你識心生出來的。你的識心,你的分別心,講了老半天,都是你的識心分別出來的。
佛教裡面才有迴向。為什麼要迴向,就是叫你執著,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不要執著,過了就過了,忘記了,就忘了,還要結善緣嗎?
所以,為什麼我不打電話找人來聽課?欸!來的時候,好哦!兩天後變壞的,你要相信嗎?換他批評你,也是會哦!
世間法就是怎樣?交雜,交雜會恨你的人啊!「恨」,就是愛不到才會恨,恨是從愛那邊來的。一樣的道理,你用善來標榜善,大家都來爭這個善,那裡面就藏了很多鬥爭、偽善。表面上看是善,事實上隱藏在裡面是什麼,是惡啊!
這種智慧,你去參,去參參看。記得我以前就是有這種特性種特性,人家才會說,哦!這個人怪怪的,因為我看到裡面的醜陋。你們看不到這醜陋面我卻看得到,那是可以依循的,所以,惡裡面也有善的。有些看起來像是惡的,事實上裡面也有善的,例如他照顧下面的人,你說他不善嗎?所以「善惡交雜」就是在這個世間裡。沒有辦法做到純潔的,你要純潔,唯有回到了義裡面才是真正的純潔。
弟子:……
師父:都是善惡交雜,等慢慢知道佛法,就知道因果的可怕,有因才有果,因一出來,那個果一定有。所以,眾生畏果,菩薩畏因,就是這個道理。有那個因,將來都會碰到果。尤其我出家之後,我深刻體悟這個因果,為什麼?現世報。以前喜歡吃魚卵,現在要債來了,脚上一粒一粒的一直生出來,這就是我吃魚卵的果報。牠絕對討得到你的債,不怕你跑掉,現在是牠怕我跑掉,所以趕快要,牠不要的話,牠要不到了,所以啊!有因就有如是果。
宣化上人說過,你不學好時還不會,等你要學好的時候,冤孽就來找,為什麼?因為考驗考驗你,看你是不是真的?是有考驗的,等真的要出離的時候,那考驗就多了。
絕聖棄智,連佛都沒有,什麼是聖?就是四聖:佛、菩薩、聲聞、緣覺。絕聖棄智,把智慧都沒有了,那就是什麼?無心道人!哈哈……無心道人就出來了,最高的境界就是在這裡,你還有一點什麼都不對。
我們這意識心全部不用它,事實上就是你自己的本師,你的本來面目就在裡面,所以,我把這些話在這裡提出來,等一下內文的時候再詳說。
讓思想能夠單純化,那就能民利百倍。人民的這些教化,不需要一定要強加給他什麽,反而讓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更適合人民的作息,不需要特別地給他一些教育,意思是這個樣子。
絕仁棄義。大家都遵循那一種作息在做,就不需要再去講究。我們商一章有講過,就因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才有大偽,既然不需要去強調的時候,人民也不需要特別去教育這仁跟義!就把這仁給絕了,把這義也去了。人民就復孝慈,就回復到應該要孝順尊長,要慈悲,上孝下慈。不需要強調,認為必然是這樣做的。
絕巧棄智、盜賊無有。因為人民有了智之後,才會去弄巧;要是沒有巧,單純的、直心的時候,這巧言令色也就沒有了,那些偽智也沒了。盜賊自然沒有,就因為我們沒有寶藏,那盜賊也無所作用啊!大家生活都很樸實,所以盜賊自然就沒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前面所講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智,這三者。以為文不足,就是這三者要在這裡論述清楚是不夠的。
故令有所屬。所以要讓你有一個準繩。屬:準繩。在這三者以外,要讓你再有一個準繩。
見素抱樸。少思寡欲。就是我們要樸素一點,一切的作為要樸實,還要少思寡欲。
這一章就是在強調我們的一些作為,因為有了智慧之後,才會有這一些所謂的孝慈、仁義、等等……,這都是因為社會道德不足的時候衍化出來的,告訴我們見素抱樸,少思寡欲。
這一章迎合上一章的說法,最重要的就是絕聖棄智。事實上,絕聖棄智這境界也就是無心道人的境界,開悟的時候就是這種境界,哈哈!就是絕聖棄智。
為什麼?《心經》已講得很清楚「歸無所得」、「照見五蘊皆空」,那五蘊皆空了就沒有聖,更沒有智了,所以就能照見五蘊皆空,歸無所得,無所得就絕聖棄智了,不是嗎?哈哈……不是嗎?重點就在這裡,只是它沒有把裡面的深意講出來,而我把它點出來。
憨山大師註文(橘紅色字)
圓暘法師 白話講解大師註文
此承前章而言智不可用。這一章就承續了前章,在說那一種識心的生滅智,這裡更強調,就是有為法的識心智是不可用的。
亦不足以治天下也。因為當有一個法出來對治社會的時候,就等於這是個相對法。我有方法要治理你的時候,你一定生智來躲我這方法,所以你會閃開,一有動作,對方也會有動作,這就是對待法。用對待法來治天下是不可用的,為什麼?人家也會有方法來對付,意思是這樣。所以亦不足以治天下,就是你想用智來治理天下,事實上也沒有辦法。人民還是有方法可以逃避法律漏洞。
然中古聖人,從上古聖人到達中古聖人的時候。
將謂百姓不利,乃為斗斛(ㄏㄨˊ)權衡符璽仁義之事,將利於民,此所謂聖人之智巧矣。這裡就點出,在中古聖人的不得已,在中古聖人的不得已,因為道德已經淪喪了,他才會提出一些……,斗斛:就是少量的意思;也就是東西很少。斗: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比喻少量的意思。權衡:就是我們對事物熟知輕重。比喻一個人,手上有這個權力可以決知事情要怎麼樣去推行。
「符」璽,在古時候它是用木、竹片或者是金玉,寫上字或者畫上一個符號,他們各拿一方。比如說,在漢朝的時候,有一種虎符是用銅鑄的,皇帝手上拿一個,將軍手上拿一個,這兩個合起來,才可以發號出兵,作為皇權打戰的標緻。就等於現在有很多情人玩那個心心,一個人拿一半,兩個合起來這叫符,兩個人各持一半,合起來就符合這一道命令,那就可以執行。從前因為皇帝管很多地方,將軍因為要發號施令,帶兵遣將,就要用這個符當憑據,所以這「符」就是作為互相徵信的意思。
璽:皇帝用的官印。唯有皇帝用的才稱「璽」,一般只能夠說是印或章,這一些都是因為要教育百姓不得已而出一些方法,這等等的方法就是因為要管理之便,所以這是一種智巧方便,聖人所設的一個方便而已,為了管理才發明這一些智巧。
殊不知民情日鑿,因法作奸。就以斗斛權衡符璽仁義之事,竊以為亂。這一些斗斛權衡符璽仁義之事,在當時聖人為了善於管理所設的一個方便,但是民情日鑿,鑿:開發、開鑿。人民有一些小聰明,就會因為這一些方法作奸犯科,定了法之後,人民就會用來逃避漏洞,會想一些方法來走法律漏洞。政府設這一些規章有人就想逃避,以獲得一些好處,所以竊以為亂。
那制定了斗斛衡符璽仁義之事而竊以為亂,比如這斗斛在中古時候賣 米的米商,他由官家所製訂的米箱,米一倒進去要把它篩平,有一些貪心的商人就在這個木斗裡加了一些襯底,這就是偷斤減兩。你有了規章之後,聰明的商人就會竊以為亂,把這個方法拿來運用其它之用,然後就得到一些利益。
意思就是你定訂了一個方法之後,很多人就會用你訂的法而來偷竊裡面一些細節換來自己的利益。
方今若求復古之治,如今要回到原來上古時候的治理方法。
須是一切盡去,端拱無為,而天下自治矣。你要把這一些仁義道德都丟了,回到絕聖棄智,那大道讓它自然運行。在上位者要以身作則,法律規 章讓它單純,而天下就可以自治,就可以順著上位者的以身作則,大家自然都會學習。
且聖智本欲利民,今既竊以為亂,反為民害。棄而不用,使民各安其居,樂其業,則享百倍之利矣。聖智這一些管理者本來想要利益大眾人民,可是因為有了規章之後,人們就拿這一些規章的漏洞來貪取利益。事實上是反為民害。所以最好把這一些拿掉棄而不用,使民各安其居。回到上古時候大家能夠很自在的生活,就樂其業則享百倍之利矣。就是回復到上古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規章,由上位者來以身作則。
且仁義本為不孝不慈者勸,今既竊之以為亂,苟若棄之,則民有天性自然之孝慈可復矣。因為人本有靈性,自然對父母親會有孝慈,你再去推一個……,表揚一個,這個人特別的孝,特別的慈,那會更加有人去找一些關係,幹什麼啊!「你來表揚我!」就會有這一些出來。不去特別強調的時候,人民本來應該有的天性知道孝慈,為什麼還要特別地去表揚呢?所以讓人民自然發展就好了。
此即莊子所謂虎狼仁也。特別去強調仁慈、仁義的時候,就去裝模作樣,這虎狼的意思就是裝模作樣。裝模作樣的仁慈就會出來,就是那偽的會來,所以不需要。
意謂虎狼亦有天性之孝慈,不待教而後能。雖然虎跟狼這些兇猛的野獸牠也有天性!牠也會對牠的父母孝慈。這不需要教的牠就會,因為孝慈本來靈靈覺覺的靈性就都具足,不需要教的,一教就有偽的,偽的就會跑 …… 接下內文,請看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