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導師認為,稱名念佛是不夠的。稱名念佛的「念」應著重於心的繫念。
現在的佛敎比較活潑、積極,在慈善教育方面有明顯的進步與成就。早期的台灣,佛敎很衰微,清末民初的時候,一般人想到佛教,就把厭世和消極放在一起;事實上,今天的佛教界,還有一部分的佛教徒,有這種心態。我覺得是佛教的思想本身有這種觀念存在,而導致這種類似的人這麼多。比方說,每一個學佛的人都非常重視解脫,偶然信了佛教,就希望在這一生有成就,希望能了脫生死或成佛,甚至有的人只求功德、求消災、求種種福田、求往生及人天乘的法門。
在明清以來的中國佛教,講修行就屬兩大宗派最盛,一個是禪宗,一個是淨土宗,尤其淨土宗最盛。這個時候所弘揚的淨土觀念是很厭世、消極的念佛修行;專修、專念,萬緣放下、看破紅塵、遁入深山,好像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唸這一句佛,唸到能往生極樂世界更重要。所以,一用功,就是死命的把這一句佛號從早唸到晚,社會上的任何事情都了不相干。所謂生死如冤家、三界如牢獄,爲了要跳出生死輪迴,若靠自力又覺得自己辦不到,所以禪宗也沒落了,只有念佛,仗佛力是最靠得住的了。
佛敎講信解行證,我向來主張解要廣、行才去專,這樣才不會偏。以前的念佛法門被引導到很厭世、很消極的方向,爲了急於個人求往生,結果就對社會人情、家庭事業否定或抛棄,不關懷不參與。學起佛來也說不攀緣、放下萬緣,禪宗單提向上一著,念佛專持一句名號,佛敎這樣子下去一定會沒落的。
我們想知道念佛的本義及思想,最主要的還是三部經,即「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及「大阿彌陀經(或稱佛說無量壽經)」。現在的中國佛教徒,重視古德的作品甚於佛經。古德的作品當然好,但是畢竟還不如佛經,古德有他的時代背景,以及他時代背景的契經性,缺乏超越時空的普遍適應性,要了解這個原則。
至於佛經,比如說念佛強調三部經,有的說五部經,即加上楞嚴經裏面的「念佛圓通章」以及「普賢行願品」,但最重要的還是這三部經。這三部經觀念相當圓融、相當廣,觀無量壽經講,上品的人一定要發菩提心,要讀誦大乘、方等般若經典,意思也是要修福修慧發菩提心。中品也提到要發菩提心,只有下品才沒有提到發菩提心。下品都是造罪的人,也能往生,那是攝受根機。中品是一般的正人君子、世間好人,要孝順父母、持齋戒、布施供養三寶、然後再發願念,回向往生。
詳細研究經文,我們會發現,淨土的經典相當圓滿、兼容並蓄,並沒有說捨棄正常的社會人事,反而說要先做好這些角色,然後修福、修慧、齋戒、念佛、回向往生。如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分上中下三輩往生,觀無量壽經則分九品,即所謂的「三輩九品」,都是很兼容並蓄的注意到種種功德、種種智慧,兼顧其他的法門,來莊嚴、相應念佛的法門。我應該相信佛經才是正確的,這正是我所要強調的,也是妙雲集的淨土思想。
印順導師提出三個觀念來評判淨土,即「他增上」、「異行道」與 異方便」。關於這點,有一個前提要強調的,即對於淨土的看法,印順導師與太虛大師有相同的觀點,認爲淨土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共同信仰,印順導師並沒有否定淨土。
「他增上」就是仗他力,他力當中最強盛、可靠的當然是佛力;以自力來得解脫,顯然是比較困難、比較難把握,於是要靠他力來加持。「增上」也等於「加持」,並非只有密宗才強調加持,顯教、密教都說到加持。按正常的講法,加持是一個共同觀念,善知識也可以給你加持,本來你有疑惑,一席話下來讓你去掉疑惑、增長信心,不也是加持嗎?
念佛的淨土法門,主要的解脫力量,其來源是「他增上」,特別強調佛力的加持,所以要往生,一定要與佛的本願相應。我們常講信、願、行 —— 信要去持誦佛號,願與佛的願力相應才能夠感應道交、得到攝受。所以要觀阿彌陀佛,而且對阿彌陀佛行菩薩道的悲心願力、四十八願,要很熟悉,常常觀想。
印順導師認爲,現代的人都稱名念佛,其實是不夠的,他認爲稱名念佛的「念」,應著重於心的繫念。比如,阿彌陀經有兩種翻譯,鳩摩羅什譯爲:「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念到一心不亂」;玄奘大師譯爲:「或一日、或二日、或三日……繫念不亂」,印順導師認爲玄奘大師譯「繫念不亂」更接近梵文的原意。
「念」在唯識學上稱爲「心王」,即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等八種。心王的連帶作用叫做「心所」,心所有善惡之分,有慚有愧是善心所,無慚無愧是惡心所;念就是屬於心所的作用。印順導師認爲,身口意三業,「意」最難修,而要有所成就也要特別著重「意」—- 常常思維極樂世界,繫念不忘極樂世界,自然能夠得到佛力他增上的相應往生。
修行不離身口意三業,要修好身口意,一定要修戒定慧;所謂:「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還不太難修,而「自淨其意」就難了,必須斷我執我相,才能淨化心靈。
爲何說修行不離身口意三業?舉例而言,淨土宗三經一論的「往生論」,是世親菩薩所造,談到修淨土有五功德門:第一禮拜門,第二讚歎門,第三發願門,第四觀察(觀想)門,第五迴向門。其中禮拜是身業,讚歎是口業,後三者是意業。又比如密敎說要結手印(身)、要持咒、眞言(口)、要觀想本尊(意),也是這三業。就算是參禪也要修三業,進了禪堂就不能開口是修口業,行住坐臥不離禪堂規矩,不能有一點點懈怠、不威儀的地方是修身業,貫注精神參話頭,參到疑根頓脫、瓜熟蒂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修意業;所以,修行總不離身口意三業。
有時候藉由宗教的儀式,在佛堂安詳、寧靜、莊嚴的氣氛裏,虔誠恭敬禮拜,貫注精神念佛,藉由莊嚴的佛像,引發我們的恭敬虔誠,做觀想的方便,引導我們得解脫,這也是一種善巧。所以現在有的人提倡佛像不必拜,那實在是邪見。修行的方法,有很多方便善巧,觀想也是善巧,觀極樂世界是假想觀,密宗的觀本尊也是假想觀,甚至不淨觀、無常觀都是假想觀,是修行的方便,不是實相。龍樹的著作當中,及印順導師晚年的作品,也都提到這些觀念。諸法實相無所謂淨與不淨,但是爲了對治衆生的染愛習性而說不淨觀,只是一種對治悉檀罷了。
易行道在前面已經說過,就是在觀想中修,不必像難行道要理事相應。還有一種 “異方便”,異方便也是善巧施設的方便法門,念佛求往生是方便法門而不是究竟法門。
印順導師的淨土觀念,受人誤會、排斥的原因,是因爲他說往生不等於解脫、往生不等於成佛。可是對一些不求甚解的人來說,往生與成佛是等量齊觀的。然而事實上往生與成佛還差一大截,極樂世界的蓮花也有不開的,因爲善根未具足,也有因退失道心而蓮花凋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