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弓上・禮記)
卷三 周文
《題解》
本文通過孔門三個弟子的對話,
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對於孔子說過的某
些話,應該像有若那樣聯繫孔子的一貫
主張,像子游那樣聯繫他說話時所指的
具體對象、所處的環境去理解。像曾子
那樣,只抓住孔子的片言隻語去理解,
就要犯斷章取義我的錯誤。
這個故事所說明的道理,對我們
仍然有參考價值。
原文一段
有子問於曾子曰 1:「問喪於夫子乎 2?」曰:「聞之矣。『喪欲速貧,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參也聞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參也與子游聞之 3。」有子曰:「然,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
注 釋
1・有子:名若,字子有。/曾子:名參,字子輿。都是魯國人,孔子弟子。
2・問:當作「聞」。/喪:丟失。這裏指喪失職位。
3・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春秋時吳國人。孔子弟子。
注 釋
有若(字子有)問曾子:「你在夫子那裏聽說過關於喪失職位的話嗎?」曾子說:「聽到過這種話:『喪失職位,希望快一點貧窮;死了,希望快一點腐爛。』」有若說:「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這是我從夫子那裏聽來的。」有若又說:「 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我和子游聽到夫子說過。」有若說:「是這樣。但是,那是夫子有所指而說的。」
原文二段
曾子以斯言告於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於宋 1,見桓司馬自為石椁 2,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 3,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為桓司馬言之也。南宮敬叔反 4,必載寶而朝 5。夫子曰:『若是其貨也,喪不如速貧之愈也!』喪之欲速貧,為敬叔言之也。」
注 釋
1・宋:古國名,在今河南商丘一帶。
2・桓魋:宋國的司馬(主管軍事的官)。槨: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3・若是其靡:即「其靡若是」。是,代詞,這裏指「自爲石槨,三年而不成」的情況靡,奢侈。
4・南宮敬叔:也稱仲孫閱。春秋時魯國人。他曾在魯國失去官職而離開魯國。反:通「返」。這裏指回到魯國。
5・載寶而朝:帶著財寶朝見國君。這裏是行賄的意思。
注 釋
曾子把有若的話告訴子游。子游說:「眞是像極了,有子的話像夫子說的!從前,夫子住在宋國,看見桓司馬爲自己造石槨,三年還沒有造成。夫子說:『像這樣的奢侈,死了不如快點腐爛爲好。』『死了,希望快點腐爛』這句話,是針對恒司馬說的。南宮敬叔回到魯國之後,總是帶著珍寶去朝見魯君。夫子說:『像這樣的行賄,喪失職位不如快一點貧窮爲好。』『喪失職位,希望快一點貧窮 』這句話,是針對敬叔說的。」
原文三段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於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於中都 1,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魯司寇 2,將之荊 3,蓋先之以子夏 4,又申之以冉有 5,以斯知不欲速貧也。」
注 釋
1・制:用作動詞,規定法度。中都:魯邑名,在今山東汶山縣西。孔子曾在這裏做地方行政長官。
2・司寇:主管司法刑獄的官
3・荆:楚國。之:通「至」。楚莊王想任用孔子,因大夫子西反對而作罷。
4・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春秋時衛國人。
5・冉有:也稱冉求,字子有。孔子弟子。春秋時魯國人。
注 釋
曾子把子游的話告訴有若。有若說:「對呀!我本來說這不是夫子的話。」曾子說:「你怎樣知道的?」有若說:「夫子在中都定下制度:棺厚四寸,槨厚五寸。因此知道夫子不希望死後快點腐爛。從前,夫子喪失魯國司寇的職位,打算到楚國去,大概讓子夏先去表明心意,以後又讓冉有去重申他的心意。因此,知道夫子不希望快點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