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的一劃
觀自在菩薩在心經中開示,證得清淨光明的體性者,一切老死問題盡除,將不再有老死。
把握幸福心靈的當下,超越老死的緊箍咒。
西方有一個墳墓詩是這樣寫的:「石碑上有兩個日期(註1),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兩個日期中間的 那一小劃。」
另外一個墓誌銘則寫著:「有朝一日你也會和我一樣!所以別浪費!」好像亡者在提醒活人,人生短暫,雖是每個人必經的旅程,如何去活是很重要的。
註1:西方的墓碑慣用以出生年與往生年來記載死者的生歷史。
色身雖滅、精神不死
生死大事,是眾生必然面對的課題。大多數人都有參加喪禮的經驗,至親好友齊聚一堂,為往生者追思祝禱。過去相處的點滴,倏忽之間閃過我們腦際,種種往事,仍然歷歷在目。但是塵歸塵,土歸土,來自於宇宙地、水、火、風、空的物質生命,經過幾十寒暑,終再還歸於天地。
依現代的殯葬術語,喪禮的儀式,稱為告別式,雖然我們並不確定,往生者是否能夠接受親友的道別。既然是告別,按道理應當著面說,雖然習俗上把它擺在死後,生前舉行告別也未嘗不可。所以,有些人因為罹患了重症,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而提前舉行所謂的告別式,親自與親友互相告別,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死學教育。
釋迦牟尼當初因感嘆每個人不論貧富貴賤,都要面對生老病死的問題,而萌生離家修行的念頭。根據記載,祂於證道之後,繼續在人間住世弘法了四十九年,最後也和凡人一樣,肉身病老,入大涅槃。難道釋迦牟尼佛還是沒有解決那個人生大問哉,而終歸一死?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佛法深植於人心,在世界各地流傳至今兩千五百多年,釋迦牟尼色身雖滅,精神不死。
生大或是死大?
古人曾言:生死事大。到底是生之事比較重要?或是關乎死後之事比較重要?還是兩者一樣重要?不少人聽過「你如果不……死後會……」 這種邀人入信某個教派的說法,久而久之便產生誤解,認為宗教界似乎太在乎死後的世界,因為怕死後被神祇懲罰,所以總是勸人為善,多行善事,多積陰德,以免最後一口氣斷絕之際,收到閻羅王的請帖。似乎生前的所做所為,只是為了死後做準備一般。
「你做得令我滿意,就給予獎勵;不合我意,就給你懲罰」其實比較像人間的人際互動,用這樣的角度去揣度那至善的上主或神祇,也許值得商榷?
依據道德客法門,這種獎懲行為準則的宗教觀念,固然對維持社會秩序有一定的作用,但「怕被處罰」、「怕不被在乎的人認同」的恐懼信念,也往往使我們忘記了人隨時都可以獲得大自在與大自由。
神代表造化一切萬有的力量,那是一種無條件的大愛,「神愛世人」、「普渡眾生』,那種愛是沒 有選擇性的,只有無限寬廣的祝福;神並不用人死之後的事來相脅世人,是人拿「不可說」的事揣 摸上蒼旨意,而讓世人對死亡產生不必要的恐懼。
出生還是入死?
我們可以用錢幣的正反兩面,來看待生命裡色身與靈性兩個層面,並重新思考者所談過生與死的問題。
如老子曾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註2)。這段古文可粗淺解釋為:自然的生命之道,從出生到死亡,原本可享長壽的,十個人中有三個人,原本就會早夭短命者,十個裡面也有三個,而原本可享高壽,卻因享受過於豐厚而導致英年早逝者,又佔了三個。意即,撇開不可抗力的遺傳因素,決定我們長壽與否,有三分之一是由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所造成。
過去的智者並不是要恐嚇我們,鼓吹「不要貪生,而應怕死」的想法。這些智者修行的過程中,體會到心靈層面的存在,它與創造天地的道體一致,亦擁有無限的大能,而色身生命則相對有限。(註3)
註2:老子第五十章: 「太上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見虎,入軍不被甲兵: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黃元吉《道德經精義》註解為:天地之生物也,雖千變萬化,無有窮極。而其道不外一陰一陽,盈虛消長,進退存亡而已 ……生死就如同晝夜之循環,更替不已,其中曲伸往來,原屬對待兩呈,無有差別…… 善攝生者,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於殺中覓生機,死裡求生氣,煉性化命,聚則成形,散則成氣,因無形而不受制於有形之迫,故聖人無形則無生死。
註3:古書記載,人壽可達一百二十歲,現代生化科技發展,或許也將成為人類的平均壽命。
一般人看待生命的觀點,以色身出發,認為色身才是錢幣的正面,而靈性為錢幣的反面,等色身滅度之後,再去管它吧!於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注意力不斷地向外反應,總是花全部的能量於身外之物上,而使這個物質的小我,與外在生生不息的能量完全隔離 。
每個人隨著個人先天遺傳、後天營養、生活飲食、運動習慣與環境等不同因素,而有不同的壽命。這種生命觀點,莊子稱為「近死之心,莫使復陽」,因為對身意識色相小我的執著,而使內在的靈性隱晦,生命因而遠離如太陽般長久發光的境地。
智者的生命觀,剛好跟凡人相反,認為靈性的生命來自亙古,即使輪迴轉世,只是更換軀殼而以,靈性不死。所以,錢幣的正面是那個靈性本體,而這一輩子的色身,勉強可算是錢幣的反面,隨色身寂滅之後,反面的生命也如影子一般消失無蹤。
真正的人
道家傳統裡,能讓靈性作主的,稱為至人或真人,可以返老還童,雖然歲月增長,但真人的模樣,仍能像孩童一般。
「真人」與「假人」其實是不同生命觀點的比較。因為,相較於凡人的貪生怕死,真人則「不知說(悅)生、不知惡死」,「故見獨之後方能入於不死不生」,莊子所提的「見獨」,指的就是見證到我們內在永恆的靈性生命,與聖觀自在菩薩所言:得到般若波羅密多的大智慧而能「無老死,亦無老死 盡」,是同樣的道理。
真正懂得生命真道的人,並不會把生命專注於「貪生」、「怕死」這種生滅時間 “相” 的問題,老子云:「善攝者 ……以其無死地。」因為瞭解到靈性的生命裡並沒有會生滅的境所,以其作為生命的真主,才有可能於陸地上行走不遇到兇虎、於戰爭之中不碰到兵禍,我們從六祖不懼刀刃行刺、達摩祖師無畏飯餚下毒的歷史典故中,可以稍見端倪。
現世的生死一如
這種「生死一如」,並不是等到肉體死後才能達到的境界。靈性的復活其實是在每一個當下去完成的,並非要等待來世,才能得到救贖。現在不能夠完成的事情,卻要將它寄託於不可預知的來世,豈不太過虛幻?既然進入淨土與天國,是獲得一種永恆的幸福。而什麼是幸福,並不是去擁有外在的事物,而是一種快樂與滿足的心態,因此,如何掌握每一個我們所處時空的當下,非常重要。
所謂死亡,是指肉體已無法再為精神體所用,假使一個人抱怨說:我現在過得好痛苦,希望慈悲的神或佛菩薩幫忙,把他死後接引到一個永恆快樂的世界。那當這個人生命終了,生理現象消失後,剩下來的只有那個痛苦的心態,以這負向的心態,又如何能進入到一個正面的樂土呢?所以許多宗教都要參加告別式的親友,雖然不捨,但肉體消失,意謂著靈性重生,仍保持莊嚴喜樂的心態,無需過份為往生者哀傷。
依照佛教輪迴轉世的講法,當我們往生之後,會隨個人心性業力轉世,比較不好的結果,可能會「披毛帶角」(轉世成動物),連自己的去處都無法掌握,何況是靈性的復活呢!
運用心經的智慧,改變自我生命對話的方式,瞭解到精神生命生死一如的涵義,透過瞭解外在人事物、知道我們的身與凡人意識都是生滅空相的道理,我們將不會再說,「雖然我現在生活得很不快樂,但我相信死後我會比較快樂」;而是喜悅於當下、自在於當下,因為這個「心」不會因時間的相有所改變,如果你活著的時候不去改變它存在的狀態,是喜悅或是痛苦,當軀殼不見之後,恐怕亦復如是。
廣欽和尚於圓寂前所留的最後一句話:「無來,無去,無代誌」,很值得我們好好想一想。
時間管理
現代的時間管理,常用「重要性」與「急迫性」兩個面向來看待我們週遭的人事物(如下表所示)。善於支配時間的人,會依照事物的輕重緩急,列出優先處理的順序,傾向將時間精力放在「重要」的問題上,包括重要且急迫,以及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情。
重要且急迫 重要但是不急迫
不重要但是急迫不重要且不急迫
而大部份有時間壓力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把心神精力,耗費在「不重要但是急迫的問題上」,讓自己像是陀螺一般,隨著外境的要求旋轉,常常會覺得「身不由己」或是「心不由己」;或者是將大部份空閒的時間花在「不重要且不急迫」的事情上,隨著新聞、肥皂劇、八卦 ……投射內心的不滿足,終此一生。
許多智者在看清楚人世間的真相後,認識外在事物「變」的本質,嘗試從自家身心探究「不變」的真相。對他們而言,身外並沒有真正急迫的事情,但是因為「無常」與「輪迴」定律,尋找那個「不變」,才是需要熱切投注心力的事,才是正確的時間管理,或更精準地說,「生命管理」。
著名的領導激勵專家史蒂芬・寇威博士,博士在他的暢銷書《與成功有約》中提到有效能的習慣:「從最終來開始擺放我們的心態」。觀想自己去參加自己的告別式,在自己的告別式上,看到親友是如何對我們告別,希望他們憶念我們的豐功偉業?我們的人格特質?我們對他人所做的貢獻?
思考過以上種種問題後,我們可以寫下自己此生的任務陳述,設定未來人生中我們可以去完成的事,不管是對我們自己,對親友或我們所處的環境與社會。這樣透過對死亡的暸解,也許我們會更珍惜當下的生活。
Retreat 8:生死無懼、生死一如
每一秒鐘都有人類死亡,也有新的人類降生在這個地球上。
所有眾生的物質現象都無法避免這個生死循環,
那我們無形無相的靈性本體呢?
靜靜的閉上雙眼,讓自己的身心放鬆,觀想自己已經死亡:
我們的肉體歸於地,
血液水份歸於水,
溫度歸於火,氣息歸於風,
一切消散。
From nowhere to nowhere
從無何有之鄉而來,
還歸於無有之鄉。
心靈仍舊保持喜悅與感恩,
讓光明充塞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