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元素
恐懼的心源自於狹隘的自我生命界定,以及意識的汙染,何不效法太陽,讓光明的心重新顯現。
陽光、空氣和水是生命的三元素。太陽的光和熱,除了為地球帶來了動植物生長所不可或缺的能量之外,太陽的精神,也象徵著恆常、平等與博愛。
天文學家粗略估算太陽的壽命約為100億年左右。以歷史的軌跡來看,人事物不斷隨更替,可能我們腳底正踩著某個古城的遺跡,甚至埋著幾十萬年前因不知名原因而滅絕的恐龍。
同樣的太陽,靜靜地看著我們的祖先生老病死,直到今日的我們,以及我們繁衍的子子孫孫。當太陽隕落時,或將也是地球世界結束之日。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起源和結束,莫不與太陽息息相關。
自古以來,地球上各個種族對太陽都有著不同形式的崇拜。西方有太陽神,東方有大日如來。以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演化出太陽曆法來標示時間,從遠古延用至今。
易經的易字,上為日下為月,以日月陰陽的變化,來對應外在物質世界人事物的變化,其思想同樣源自於太陽、地球與人之間的關係。古人曾說:「通乎晝夜之道而知。」(註)如果真的知曉光明與黑暗相互運作的道理,就算是悟道的智者了。
註:語出《易經》〈繫辭〉
白天與黑夜
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性,在愛迪生發明電燈泡之前,夜晚除了月光、星光與燭光之外,都是漆黑的。從小我們就形成怕黑的習性,對於與黑暗有關的東西,莫不感到畏懼,彷彿炎炎日頭在上,我們的性命就受到呵護照顧。
人類習俗有個共同觀念:白天是屬於人的世界,晚上則是屬於精神的世界。白天所做的白日夢不可怕,晚上的夢,則不乏可怕的夢境,難以捉摸。
東方有僵屍、西方則有吸血鬼,造形或許有異,但他們都有個共通的弱點,他們都怕光,太陽一出來,就會被蒸發化為無形。所以,白天裡我們還敢經過墳墓,晚上則會覺得毛骨悚然,好像那個不知名的精神世界,在太陽下山之後會變得比較活躍。
事實上,從遠古化石或古文明遺蹟被發現的過程中,我們知道地球這幾萬年的歷史中,我們腳下早有無量眾生生生滅滅,化於塵土。就如同西方一首「花兒都到哪去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的老歌歌詞:
花兒都到哪去了呢?
豆蔻少女摘下了每一朵花。
豆蔻少女都到哪兒去了呢?
翩翩青年擄獲了每一位少女的芳心
翩翩青年都到哪兒去了呢?
戰爭徵召每一位青年上了前線
士兵都到哪兒去了呢?
墳墓裡棲息著每一位士兵的身軀
每一座墳墓上,又再長出一朵朵的鮮花。
這首歌曲原意為反戰,也很傳神地表現出地球生命循環的現象。自然生態中有其生生不息的平衡之道,某種狀態的消失改變,可能正代表著另外一種新的狀態產生。或許瞭解這一層道理之後,我們可以學會不需過於恐懼消失的生命。
恐懼心的來源
「心經」中有一句「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為聖觀自在菩薩的重要修行體悟。這句話也可以把它倒過來講,當我們遠離物質有相世界的顛倒夢想之後,就不會再有任何的恐怖心了。
我們可以回顧自己的生命史,想想恐怖心究竟來自於那裡呢?小時候父母和長輩或多或少都曾威嚇我們:「要乖一點,不然叫妖魔鬼怪把你帶走」。
還有來自對精神世界不可知的恐懼,例如:古人看聊齋,現代人看七夜怪談、半夜鬼上床;從古到今,絕大多數人不曾真的碰過所謂的靈異事件,但是,看了恐怖小說、恐怖電影,把自己嚇到,倒不少見。除此之外,對於想要卻得不到的事物,或已經擁有卻害怕失去,或是做了虧心事,都會引起恐懼心。種種的恐怖心,不是被人嚇出來的,就是自己嚇自己而來的。
向陽花木早逢春
「心經」指引我們往內去尋找那太陽般,常保光明的靈性本體,不再受制於物質世界的現象迷惑,不再有所怖懼。
在《心靈飛行》一書中,作者提到道家的修行人,向以純陽的生命觀作為修道的方向。能夠重現內在不生不滅的光明靈性本體者,方得以成為「真人」。享受充份陽光的植物,通常軀幹高大,枝葉粗壯茂密。西方這幾年來的「正向心理學」運動發現,常保持正向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的人,通常都較為健康,以及擁有較高的滿足感。
我們也該常常觀照自我的內心,哪些是屬於光明的,哪些是屬於黑暗的?
光明的心:良心、善心、正心、好心、真心、平心、童心、明心、天心、愛心、信心、本心、喜悦、利他、一心。
黑暗的心:妄心、貪心、癡心、壞心、假心、狂心、嫉妒心、嗔恨心、煩惱心、傷心、黑心。
内心光明 vs‧ 內心黑暗
常保光明的心為何對我們的生命如此重要?我們可以試試一個簡單的觀想體覺練習:
隨意平舉起我們的左手(或右手),閉起雙眼,心裡想著太陽,然後要一個伙伴用力將我們平舉的手往下壓,在想著太陽光芒的同時,我們也必須使勁的對抗那個向下壓的外力。接下來,同樣的程序,閤起眼,想像自己處在一間暗室裡,沒有光明,要求伙伴用同樣的力道將我們手往下壓。
多數人會發現,當我們心想著太陽時,我們具有較大的氣力;反之,當我們內心一片漆黑時,反抗的力量也大為消減。
下次再面對困境與不如意時,不要忘了保持內在那顆微笑與發光的心。任何事物都有變好的可能,只要你願意從心給予機會。
Retreat 10:無憂之心
欠缺經驗的你,面對新的環境,心中忐忑不安,
隨便一個風吹草動,就可以讓你恐慌不已。
有那麼嚴重嗎?
「如果事情可以解決,何必憂慮?
如果事情不能解決,又何必憂慮?」(寂天菩薩)
讓困擾你的人事物,浮現在你的腦海中。
看看你有沒有辦法在腦海裡轉變它們?
也許是將生氣的臉,轉換成為一張微笑的臉,甚至是熟悉的卡通人物。
最後,想像他們都變成了一個個五彩繽紛的汽球,
慢慢的從你的腦中漂浮出去,裝飾著一望無際的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