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禪靜坐法
第一章 學禪靜坐法

第一章 學禪靜坐法

   經云:「凡有言說,都無實義。」然若一概箝默,亦是未暢所懷。爲欲利益來玆,須仗名言文句,今舉賸語六章,略述宗門梗概名曰學禪方便譚,意在以方便之語言,談學禪之方便耳。


   人身的行止,有各種不同的動作,這些動作,大致說來,有「行住坐臥」四種威儀。古人談到參襌用功則云:「行住坐臥,不離這個;若離這個,當面錯過。」又云:「行也參,坐也參,語默動靜悉皆然。」是知參禪之法,本無分乎行之與坐;而今獨言靜坐者,因爲初學禪者,必要具備靜坐時的幾種法則,方易下手用功。


   否則在行動處用功,難以安定;在住立時用功,不能持久;在困臥中用功,易入夢鄉。因此,參禪之法,除靜坐外,在「行住臥」三種形式,較不相宜。古人雖有「念佛不用嘴,參禪不在腿」的說話,但那是對一般老參禪者或年老骨硬不能久坐者而言,並非對普通一般初學參禪者所說,所以我在此處特別提出初心學禪者,必須要注意到靜坐時的幾種法則。依據近代宗門所倡,對於靜坐時的方法,大致說來,應有調身、調息、調心三種,茲分述之:

   禪宗調身法則就是初習靜坐時對姿勢所應注意的幾種方法。在未坐之前,先要做一張方約二尺,

   高約一尺二寸的坐稅,稅上須安放木棉一類柔軟墊子一個,後面須高一至二寸,坐時腰胸可以挺直。 若在夏天,得用草蓆墊子,坐久不致硬脚酸腿,吾人坐上櫈子時,須將兩腿盤結起來,不可伸直或垂 下兩腿,因爲伸直或垂下,均不能坐久,坐久要得腿疾,切須注意。


   盤腿子有兩種方式,一爲單盤,二爲雙盤。何謂單盤?卽先將右腿彎着安在墊櫈上,再將左腿押在右腿上面,左脚跟收攏靠近右邊小腹,脚底心朝上,兩個膝蓋的距離,約一尺六寸左右,坐起來正像一具鐘。這便叫作單盤,又名單腿 (單一隻腿在上故),佛經謂之「跏趺而坐」。何謂雙盤?卽先將右腿屈彎在墊檐上,再將左腿押在右腿股上(卽大腿上,如單盤狀),然後再把右腿翻上來,加在左腿股上(如腿子盤純熟了,只先把左腿押在右腿股上靠攏右邊小腹,再把右腿加在腿左上便是)這便叫作雙盤,又名雙腿(兩腿相結故),佛經謂之結跏趺坐,又名吉祥坐。


   反此坐法,若把右腿押左左腿上,再將左腿加在右腿上,則名金鋼坐,又名降魔坐。吉祥金鋼二種坐法,均可隨人自取,不 必局定。藏密稱雙盤爲跏趺坐,單盤爲半跏趺坐,命名原非一律,實亦無關宏旨。若腿骨過硬,不能 盤結者,可將兩腿向下交叉,作剪刀形亦可;或老年有病不能盤腿者,只要端身正坐,亦無不可;惟 坐時多不能持久,最好坐坐行行,行行坐坐,不至發生故障。如在禪宗叢林,則要一律盤腿,因係集團生活,不可參差隨便故。


   腿子盤好以後,如在冬天寒冷時,須用棉衣下擺,將腿子包好,故棉衣下擺要作寬些(約三尺至三尺二寸)。若下擺小者,可另用氈子之類棉絨物,務將兩腿包裹完好,以免風吹受涼,或寒氣侵入,致遭將來腿骨疼痛的毛病。腿子包好以後,身軀要坐得端端正正,不可前伏,伏則易睡,不可後仰,仰則氣急,不左偏,不右倚,更不可背靠任何板壁,靠久卽要得吐血症,要直起脊樑,頭頸輕接後衣領,兩肩齊平,兩手仰掌向上,右掌安在左掌上,或左手安右手上亦可,兩手上下疊平,拇指相觸,放近臍下小腿之上,但不可太貼近身體(小腹),有礙血脈流通。


   又坐香前,不可食至過飽,只食七八分卽止,但亦不可過少。若食之過飽,則身滿氣急,脈絡不通,坐時大有妨礙,所以禪宗叢林,每在飯後,先要跑香(經行)一枝,再行靜坐,方合衛生規律。若食之過少,則營食不足,體力不充,坐時氣羸心懸,所以禪宗叢林,每日至少要食至三四次。若在冬天加香打七時,每天行坐廿四枝香,用功達廿小時,每日食次,更要增加到五、六次之多,亦是爲調理身體的需要條件。


   又臨坐時,須先注意束腰褲帶,不可束之太緊,緊則氣息阻滯,亦礙血脈流通。若在夏天,須備蒲扇一把,以作驅蚊扇涼之用。如有醒板一方(半邊毛竹所製,約一尺三四寸長),放在所盤腿上,兩掌扶在上面,身心自覺清涼。若在冬天,注意身上所穿的衣服,宜少不宜多,因爲初坐香的人,不免腿子疼痛,心意煩躁,有時弄得汗流浹背,所以衣服宜少不宜多(老參則不然,以常在靜中故)。


   以上坐時條件,大致具備,然後再閉口含齒(有云舌抵上顎),微合雙目,所謂「眼觀鼻,鼻觀心」是也。古人對於眼之開合,亦有揀別:謂初參宜閉不宜開,開則心易散亂;老參宜開不宜閉,閉則易入昏沉,所言均有至理。調身之法,至此大致完備,苟能依此法則,每日靜坐二、三次,每次約一小時(多則更好),縱使不會參禪修道,對於強健身體,却病延年,實有莫大的功效。(現有一般習坐者,屢試屢驗,如不我信,請試試看,保你身體健康。)

   當吾人在未坐香之前,先須跑香一枝(經行一次),藉此調治身心。在跑香時,運動劇烈,卒然停止,鼻中呼吸,自然感覺急促。此時應注意呼吸方法。呼之法,要從口中吐出濁氣;吸之法,要從鼻中納入清氣。所以禪堂跑香,打下站板,大衆停止行動,班首職事則曰:「先吐兩個『噓』字,再由鼻中作出入呼吸,不可張口呼吸,有傷氣管……。」然此猶屬行動中的調息法,尚有靜坐時的調息法,方是本節正文。


   吾人之呼吸,原有「風、喘、氣、息」四種粗細差別之相,而今獨言調息法者,以「風喘氣」三種,爲粗浮不調之相,在此三種粗相中,均不能攝心用功,故皆略之;唯息相微細,堪可稱爲調和者依之可以靜心澄慮,漸次導入禪定功夫。茲將「風、喘、氣、息」四種差別之相,說明於下:何謂「風」相?謂於行香後初坐時,只覺鼻中呼吸如風,並有聲響之相,古人說「守風則散」,當非用心之時,故爲不調和之相。何謂「喘相」?謂鼻中呼吸之聲響,漸次使其停息平靜,唯出入之氣,猶覺停滯不通,並有喘息之相,古人說「守喘則結」,亦非用心之處,故亦爲不調和之相。


   何謂「氣」相?謂雖覺鼻中之聲響止息,亦不停滯,唯覺鼻中出入之息,獨粗而非細,不能使心安靜,古人說「守氣則勞」,亦非用心之境,故仍爲不調和之相。何謂「息」相?謂鼻息至此,既無聲響結滯,又不粗重虛浮,單覺出入之息,細密綿綿,若有若無,神情安適,不覺漸趨定境,古人說「守息則定」,正是用心修禪之時,故爲調和之相也。根據以上四相之說明,當知初學禪者,必須將呼吸慢慢平靜下去,要平靜到自己不知道有出入息時,方是調息之準則。


   此處須特別注意,修禪的調息法,與止觀的數息觀不同,數息觀是心中數記出入氣息多寡之數,其法是從一數到十,再回頭來重數,由一至十,由一至十的重復數法,或從一至十,再返轉來倒數,由十退至一,像這樣數法,名數息觀。我國漢、晉、南北朝曾盛行數息觀,依梵語卽名爲「安般禪」,殆卽印度禪定之一種也。又修止觀時,常用數息觀,而修禪調息法,乃專爲調和氣息,令心安定之方法,不涉觀想。古人說:「息若調和,則諸患不生,其心易定。」是爲初學禪時之調息法也。」扼要言之,禪宗調息大致與安般禪爲共法。(天台小止觀立有數息觀法,可供此節參考。)

   參禪便是做心地功夫。夫心有多種,究從何心下手,必須詳加說明,方可找到個入處。佛法談心,略分爲五,茲特說明於下:


  (一)肉團心,此心卽吾人身中「地水火風」四大和合所成的一團肉體,形同倒掛蓮花,卽生理學上所稱之「心臟」是也。此心臟原屬無情物質,如同草木之類,並非是心,衆生不知,妄認爲心,是乃大錯!楞嚴斥爲「衆生顛倒,認物爲己」,卽是指此也。


  (二)緣慮心,此心卽吾人能緣六塵前境而起念慮之心也(卽第六識)。此心之功能,除反映前塵境象外,餘無作用,所謂「塵有則現,塵無則亡,離塵無體,純屬妄想,而非眞心。」可惜衆生,均認以爲心,此亦是錯,圓覺斥爲「衆生妄認六塵緣影,以爲心相」,即指此心也。


  (三)思量心,此心卽吾人心中念念思想量度之心也(卽第七識)。此心之作用,卽在忖量計度不實之法,堅固執之以爲實有,如執五蘊身心爲實我,凡是一切看不穿,放不下的事,都是此心在那裏作祟。


  (四)積聚心,此心卽吾人心中能集聚根身(人生)、器界(宇宙)、種子(功能——原素),而生起現行諸法(現象界)之心也(卽第八識)。此心爲宇宙人生之大本,體兼眞妄二種原素,起信論眞如(眞)無明(妄)和合而成之阿賴耶識,卽是此心也。


  (五)堅實心,此心卽吾人法爾本具,堅固眞實不生不滅之心也。以其不爲一切妄染之法所轉,故此心亦名自性清淨;以其本來具足一切功德法義,故此心亦名如來藏體;所有眞如,佛性、法身、理體、菩提、涅槃、實相、般若 ……等名,皆指此本具之眞心,實名異而體同也。圭峯宗密云:「一切衆生皆有空寐眞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爲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摩所傳,是此心也。」(宗鏡錄卷三十四)


   依據以上五種心相之研究,第一肉團不是心,第二第三及第四之一分無明,禪宗通名之爲妄想心,第四之一分眞如,及第五堅實心,禪宗通名之爲「眞心」。本節所謂調心者,卽調制此中所有的妄想心,不令生起虛妄作用是也,所以禪宗用功夫時要『離心(八識)意(七識)識(六識)參』,卽是此理。


   吾人自從無始以至今生,均生活在此妄想心中,今要制止它,不令生起,當非容易之事,故吾人在做功夫時,先要依法調伏此心,無問好事壞事,善心惡心,都不可思量,要依六祖所說「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那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的功夫做去;亦無論過去未來的事,均不得想念,須知金剛經上「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的道理,就是教訓我們做襌功的標指。我們能在三心了不可得時,找到個入處,試問還有什麼想念存在?


   總之,初學禪人,在妄想起時,不去隨它,境界現時,亦莫理它,所謂「離慮息念,萬緣放下,制心一處,道可辦矣。」禪宗調心法則,大略如是。古人尙有「入心」「住心」「出心」三種調治法則,言之綦詳,然此乃修止觀時所用的方法,非參禪的方便,故禪宗不取此說。禪宗只說身體坐正,氣息和平,心中不要妄想,卽可舉起話頭,專心細細的來參究了。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