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編 發菩提心
中編 發菩提心

中編 發菩提心


Bg B19

   已說四句要義竟。由初句,知唯心。由次句,知心體空。由三句,知悟心不離般若。由四句,證真方能了俗。今當略說發菩提心。

▼ 名 義

   發菩提心,具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菩提心,或云大乘心,或云普賢心,再簡云發心。義如常釋:阿,無也。耨多羅,上也,為無上心。三,正也。藐,等也,為正等心。三菩提者,三、正也,菩提、覺也,為正覺心。此無上心、正等心、正覺心,心字該通三項,各有所揀。初揀凡夫外道,凡夫不覺,外道邪覺故。次揀二乘,但了生空,偏覺故。三揀菩薩,菩薩因覺,未滿果位,非正覺故。

   答:菩提心者,統為自性清淨心。此自性清淨心,生佛平等,人人皆具,不增不減。發者,發起也,開發也。(初心只是發起,見性乃名開發。)
   「非觀照不能發起,非觀照不能開悟。故發心者,即觀此自性清淨心也。」

▼ 意 義

   答:自性清淨心,即吾人之真心,亦名佛法,亦名法身,亦名真如,亦名實相,亦名涅槃,亦名法性,亦名法界。妄念依之,而成三界,為世界成立之本,人生緣起之源,眾生不知,無始以來,從未觀照,枉造輪迴,沉淪生死。佛法教人返觀內照。即是入佛性,入法身,入真如,入實相,入涅槃,入法性,入法界。頓斷輪迴,速出生死。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大乘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涅槃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答:為見自性。吾故云:發心者,發見性之心也。學佛不求見性,即是外道;志求見性,方是佛子。

   答:古德云:「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蓋佛法都在清淨心上,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解脫門,一切神通門,一時俱得顯現。故知心是妙法來處,若不觀心,如何能引得出來?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故《華嚴》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謂自心是佛,見自己真佛,即成正覺也。《發菩提心論》云:「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今人欲成佛,而馳心外求,哀哉!未曾發心,而修雜觀行,只得生天果報,不得出離輪回。

   答:佛說觀心,有一句定義。《文殊問經》云:「不發,是發菩提心。」云何不發?謂不發一切求利益之心,及悲願有條件之心。蓋發心時,須要摒息一切外緣,離念清淨。生心動念,即乖法體,故云不發。云何又言發?謂念念俱寂,自性圓融,周遍無際,即是發心。智行于內,不行于外,故不發為發。《華手經》云:「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龐居士云:「但看起滅處,此箇是真如。」其熟味之。


   又有要義三:一。發心時,當知無能發者,此破我執。二。無所發之境界。三。無所發之方便。此二破法執。總以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為歸趣。又發心時,如有妙境,及小小神通發現,急宜捨去,以此是無相法故,一切雜行,一切雜觀想,不得合入此中修。此指修三乘言,如圓頓教,即純乎合修。

▼ 修 法

   此法時分二:一趺坐,二觀心,說明於下:

   一、趺坐 擇清淨處,結跏趺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上。此為全跏,名吉祥坐。或但半跏,右押左上亦可。又有降魔坐:先以右趾押左股,後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押右,禪宗多傳此坐,任人自擇,年老者端坐亦可。)身體端正,不動不搖。手結定印,(二手仰掌,右安左上,二大指頭相拄,安於臍下跏趺上。此名法界定印,能除一切狂亂妄想。)合眼斷光,閉口合齒,舌抵上顎,鼻對肚臍。背脊筆直。兩肩齊平,不偏不倚,如是而坐。


   二、觀心 觀心之法,先要休心息念。須將六塵萬緣,一概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直觀當下念頭,憧憧往來,起滅不停;勿執著他,勿隨逐他,勿斷除他。只管細細靜看。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復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著。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發菩提心論云:(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應,是為妄念所遮,是無明心。無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觀無明心即是觀真如心,觀心性即是觀無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曰:有。觀上不念外境,故名無念行。一心不動,故名不動行。心無所緣,故名無相行。心不住境,故名無住行。用般若觀照,(觀時不起分別心)故名般若行。總之,常修此行,則離分別,離能所,即是離心意識,心意識離,真心自現。發心之能事,如是如是。


   事忙人每日必須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若能坐二、三次,每次一、二小時者方妙。愈多愈久則愈妙。坐時須要寬衣鬆帶,從容安詳,不宜當風,不宜飽腹。坐畢緩動其身,徐開口眼,兩手搓熱,撫摩面目腰腹腿足,休息片時,然後下坐。


   平時須將唯心之理,自心是佛,二空之義,諸法無性,常常思維,以作預備;涵養省察,尤不可忽。當知世事如夢幻,人生若朝露,剎那無常,都是空忙。如能發起冷淡想,厭離想,最易合拍。以一念萬年修去,即是。勉之!勉之!

▼ 種 類

   發菩提心有二種:一世俗,二勝義。發悲願心,是有為法,名為世俗。觀自性清淨心,是無為法,名為勝義。世俗不能攝勝義,勝義則能攝世俗。

   曰:非揀去也。未見性人。悲願甚狹,見性時,乃能廣大,故見性為最急。所謂悲願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耳。今求見性。原為成佛利益眾生,即是大悲大願,何必更發。

▼ 不發之失

   發心為總相,其他觀行為別相,別必依總,總能攝別。《涅槃經》云:「雖信別相,不信一體無差別相,(即菩提心)名信不具。信不具足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所有多聞亦不具足故。」古德云:「無菩提心,三歸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其重要如此。今之人,學得一肚皮佛法,而於此茫然,何哉?

▼ 發心功德

   發心功德,說不能盡,遍於群經,廣在《華嚴》,《瑜伽》,《智度》等論。茲舉數條於下:

  一、受生利益。 發此心已,得四種利益:一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波羅密為生母故。三胎臟勝,大禪定樂為胎臟故。四乳母勝,大悲長育為乳母故。


  二、得出家功德。 居士不能得出家功德。《維摩經》云:「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是居士發心,與出家等,亦能得此功德。


  三、具足佛法。 《維摩經》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毗婆沙論》云:「此法門是諸佛之母,諸佛之父,諸佛之眼,無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無邊」。《大般若經》云:「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發心成佛,如箭射地,無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 世人常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時期太遠。不知汝修雜觀行,尚在三大阿僧祇劫之外也。今日發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五、諸佛授記,諸佛加被。 初發心時,佛與授記,群經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經》,《大乘心地觀經》,《思益經》,最廣在《華嚴經》。諸佛加被者,《楞伽經》云:「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是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六、能轉女身。 藏中有《轉女身經》。佛說菩提心。八百居士婦,轉為男身。

  七、往生上品。 世人念佛,不知發心,縱得往生,只得中品下品?如能念佛而又發心,則可希望上上品生。《觀經》云:「不知第一義,不得上品生。」第一義即菩提心。他經尚多,茲不具引。


  八、遠離災橫《毗婆沙論》云:「劫火官賊怨,毒龍獸眾病,侵是人者,無有是處。此人常為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讚故。」此論略舉九種災橫:一劫難,二火難,三官事,四賊難,五仇怨,六毒害,七龍難,八惡獸,九疾病。其實一切災難,無不消滅。廣如《華嚴》…… 及《瑜伽師地論》。

▼ 不揀門閥

   《賢劫經》云:「星王如來,昔為牧牛人,於聲授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名稱如來,昔為織師,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明燄如來,昔為守城人,於無邊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難勝如來,昔為樵人,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功德幢如來,昔為汲水人,於妙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力軍如來,昔為醫生,於大譬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此段經有三種看法:


  (一)卑門:牧牛織師等人,皆非高門,故發心不拘身家。
  (二)得果:此六人皆得如來之果,可見發心不虛。
  (三)要道:彼等得佛果,不歸功於其他觀行,而歸功於發心,故發心為成佛要道。

   曰:有。從發心起,至成佛止,中間受生,《瑜伽論》中謂之增上生,言生生倍倍增加好處也。《出生菩提心經》說:欲求富饒豪貴,或作天王,隨意能得。何言無果?且能真實發心,十信以往,作十三種法師,即作十三種人天諸王。此義見《仁王經》,《瓔珞經》。(上文受生利益,即是概括其果,論中謂之得四聖輪。)

▼ 儀 軌

   《顯揚聖教論》云:(「於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我弟子某甲從今日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饒益諸有情故,凡我所修六度等,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詞薩同行,願尊證知。」如是三說,即合儀軌。

▼ 結 論

   余觀菩薩藏中,說發心義,約十之三。諸大師章疏中,分條詳釋,義門尤多。今略說如此。最後有三要義:一、要信自心是佛,二、要有善知識教授,三、要肯精進觀心,具此三要,無不成佛。即剎那一修,亦種佛種。其功德之殊勝,非平常誦經念佛持咒以及其他觀行所可比擬。諸修學者,有緣聞此,其各珍重勉勵之。

   以上為劉先生常常演說之義,大略如此。能生一念信心,剎那修行,功德已無限量,何況精進專修,果報不可思議。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