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 金弘恕 敬錄
一九四七年
丁亥十一月十二日
書十四 卅六年秋七月廿日
接兩函,肝膈如見,何遽著急乃爾?吾之過也!然正不可少此雕琢也。當知與 君結合,是般若因緣,不關名利,應力求清淨,稍涉猜疑,便入魔網。此後盡量問答可也,唯期弟得速悟。書名定為【佛法要領】,避雷同也。有人謂此次釋楞伽二段,可以附入,印於篇末,未知弟以為如何?快發心修,即得佛記。勉之勉之!答問列後:
問:此觀心法,依據何經?吾師常引《心地觀經》。其殆依據此經乎?然此經所說,是月輪觀,何以不令觀月,而令觀心?此疑未明,幸乞教之。
答:一、所依之經。凡觀行法,必依經義。我授君此法,是依《楞伽經》,非《心地觀經》也。《心地觀經》說觀心法最詳,引以為證。其實此如來禪,以楞伽為本,故達摩以此傳心。唐譯《楞伽經》卷三云:「大慧菩薩摩詞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證聖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諸菩薩摩詞薩得此善巧,於佛法中不由他悟。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言唯。佛言大慧菩薩摩詞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云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此經是主腦,不得生疑,若引楞伽,其證甚多。但文句奧衍,不易了解。故以觀心品為證,因此是方等通義也。
二、不授月輪觀之故。此法門是正直捨方便,月輪觀是有方便,其異一。此法門是無相法,月輪觀是有相,其異二。此法門是離心意識,月輪觀是專用六識,其異三。此法門是離能取所取,月輪觀能所宛然,正與相反,其異四。此法門是直入真如性海,初修月輪觀,是入獨影境,其異五。有此五異,天地懸隔。不得合修。《心地觀經》之立月輪觀,另為一類之機,不得並論。
問:念佛修觀。所證三昧,同乎異乎?有淺深否?敬祈示之。
答:《小彌陀經》持名到一心不亂,《觀經》則有念佛三昧。余謂二經入手不同,而三昧無異。何者?彌陀以持名為主,觀經觀依正相。觀相用心較細,持名似淺。然持名能三昧念,未嘗不細。一心不亂,不亂即定,定即三昧:從念佛來,故名念佛三昧。何謂二經三昧相等?論曰:三昧者,心一境性也。然三昧雖等,到此階段,有淺有深。淺者心境不亂,依正二報,勝妙現前,不能發真無漏。
深者得三昧時,便發真無漏。此淺深二機,須臨時勘驗,隨機教授。此兩等人,決定往生。淺者未必上品。深者決定上品上生。勸君發菩提心,即為將來發真張本。又念佛三昧,諸經各異,並非一類。君前問一乘念佛,(即念法身佛。)此三昧為最勝,其來源,從菩提心開發。
試舉一相以明之:如淨土之念佛三昧,蓮華大如車輪,或大數由旬而止。一乘念佛三昧則不然。得三昧時,其連華座,與三千大千世界之量相等,安得謂同。何以如是差別?一乘念佛。從菩提心觀來,即得法身。淨土觀從化身來,不知法身,所以不同。
問:禪淨二門,宜專修乎?抑宜雙修?淨友中見吾師講錄者,莫不歡喜贊歎,稱為希有。或謂:若以徹悟禪師要語,附印書後,禪淨雙弘,則善矣。未知尊意以為如何?
答:來書斷斷〔齗齗〕于禪淨雙修不雙修,雙弘不雙弘,余謂此執其名,不知其實。何也?禪淨二門,原是一法。發菩提心,即是如來禪,即念法身佛,已兼之矣,何必再言兼乎?念法身佛,即是實相念佛,為淨宗最上乘,已弘之矣,何必再言弘乎?當知但念化身,不知法身,生品極低。
其關係在得三昧時,真無漏發與不發。如發,則悟入第一義。不發,則滯于化土。故觀心一法,無論禪淨,為最要義,何論兼與不兼? 君必狃于名字,當以發心為主,以持名為輔,亦可。不必闌入徹悟語錄諸法門也。
問:何謂事定?何謂理定?祈開示之。
答:外道亦有禪定;所以不如佛法,終歸墮落者:佛法禪定無量,大別則為事定理定,事定但觀相。理定要入真空之理。試舉例以明之:如修四無量,慈悲喜捨,外道亦修,而不能與佛法共。何也?此四法有三段義:一眾生緣,二法緣,三無緣。外道修此四法,只知眾生緣,不知後二。眾生緣是相是事,後二是理。外道不知唯心,那能入理?佛法則不然,緣相必入理,故後二最重。淨土法亦然。得三昧時,但見殊妙境界,純是事定:得真無漏,才能入理。
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即是入理之觀行。又上言得念佛三昧時,真無漏或發或不發。其發者有二因:一前生曾經熏習,二今生發菩提心。其不發者反此。前生熏習,不能追捕:今生發心,得大助力。故只問發心不發心,不問雙修不雙修。且發心要無分別慧,無分別慧即大般若,何須論兼。毋執名字,而失真義。
問:見性之人,解脫自在,已出輪回,但不知捨此幻軀,往生何處?
答:十方淨土,皆可隨願往生。如願生西,決定上品上生。不生淨土,人間天上,隨意寄托,與淨土等。
問:未見性人,于臨終時,應如何用心,方免輪回而得解脫?幸祈教之。
答:未見性人,臨命終時,安住菩提心,自然得解脫。(黃檗禪師云,但自忘心,同於法界,便得自在。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