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離苦自在
1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人的存在模式可以分成四型,大部分的眾生都是第一型:不覺醒也不自然。
不覺醒,表示這個人活在自己的妄覺裡面,他覺得所追求的事情都是真的,認為名 利、愛情、存在都是真的。不自然,則是受到太多頭腦三覺的控制,整個生活觀念都違反自然,可能日夜顛倒,可能肚子餓的時候吃東西,肚子不餓也猛吃。
這類人的腦袋會因為妄覺而產生很多框框,約束自己或是約束別人,會有很多標籤在自己的腦子裡面,以致於連吃個東西都不能好好的吃,所以會很多身心症產生,這種人是最苦的,而且他又不知道這些都是假的,就只好在痛苦的輪迴中受苦。
修行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沒有恐懼、自在的活著,要靠覺醒和自然來達成。 覺醒和自然是一種指標,用來檢驗自己或是別人。
第二型是知識水平不高,但是活在自然的生活裡面。例如鄉下人或是學歷不高的老人家,他們沒有受到社會文明的太多干擾,腦子比較乾淨、單純,所以他們可以活得比較自然。他們也許不知道什麼叫網路、共同基金,煩惱可能比較少,但是他們仍不算是覺醒的人,因為知識水平不高,反省力不夠,仍是活在自己的夢幻裡面。
第三型是頭腦的覺醒,指的是並不是真的體驗世間法而覺醒的人。這種人腦筋很好,但活得不自然。例如有很多書讀很多的人,可能是佛學的高僧、博學的哲人,這種人習慣用頭腦在修行,他們誤以為學佛就是用腦袋在學,也用很多佛學或哲學在辯證,他們不知道其實學佛是要自己去體驗各種妄覺苦痛,才能超脫。因此,他們少了自然的部分,雖然學識很高,但是變得脫離自然,變得太有為,頭腦的干涉太多,而且會把這樣的觀念,放在生活裡面,甚至去影響別人,變得潔癖、喜歡掌控、沒有彈性、批判他人,這種人很容易會因為故意為善,反而去造孽、造業。
這類人有的會嫉惡如仇,反而會變成沒有人性的暴君,他們對自己所認定 「惡」的東西很敏感,只要有人不符合他們的框框,就會全力批評別人,常常會有未審先判的狀況出現,不管別人有什麼苦衷。這種人用太多腦袋在控制一 切,所以每天活在緊張當中。
第四型人就是真正的覺醒、悟道者,他們不僅覺醒,而且還活在自然的法則之中。他不會去違反自然的法則,懂得讓自己身心在陰跟陽之間擺盪,不會去固守僵化的戒律,而忽略了身心的陰陽平衡。真正的修行不只是頭腦的覺醒,而是在生活中也要符合自然的狀態,讓腦袋不要有太多的妄覺和框框,凡事順應自然。
佛陀講的中道很簡單,只要你跟著中道走,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自然的狀態,那就不需要太多法律,一切都可以順著自然在運行,全然接受自然的一切。
此外,遵循自然並不是要你消極的過日子,什麼都不管,而是像原始人 極打獵,累了休息,休息夠了再去打獵,不違反身心極限,這就是自然。
覺醒的人知道自己的極限,當打獵打到一個程度,他就知道要撤退,但是某些沒有覺醒的人,一定要打到獵物為止,讓自己疲累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