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要 明修心的戒律-1
第六要 明修心的戒律-1

第六要 明修心的戒律-1



Bg B52

一 、『恆學三種義』
二、『轉欲住本位』
三、『不應說殘支』
四、『全莫思他過』
五、『先淨重煩惱』
六、『斷一切果求』

七、『棄捨毒食』
八、『莫學直報』
九、『莫發惡言』
十、『勿候險阻』
十一、『莫刺心處』
十二、『犛載莫移牛』
十三、『不爭先得』
十四、『不作經羼懺』
十五、『天莫成魔』
十六、『樂因莫求苦』


   第六要是講「修心的戒律」,也就是『修心不違戒』。當我們一開始修習菩提心時,就要訓練你覺知的心、明覺的心。你要持守戒律,同時不要誤解教義、佛法。譬如說:你為了要消除「我執」而做出自毀戒律,或無意義的行為,這樣叫做「明知故犯」。所以我們學佛,有很多人會犯這個毛病,為了表現我學的很自在,而什麼都沒有關係。其實這並不是真的自在,那叫做「麻木不仁」。


   一 、『恆學三種義』—— 你要時時學這三種義:(一)、規律的觀照。(二)、不攀緣怪誕。(三)、不為己過爭辯。


   (一)、「規律的觀照」—— 要有規律性的做觀照。要創造靜心的覺知是很困難的,不是用嘴巴講講而已。但要失去覺知,卻是非常的迅速。我們的覺知,就好像是成長中的玫瑰,只要勁風一吹,玫瑰花就會掉下四地。因此它要栽種到開花,是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心血的。


   我們每個人的過去,都充滿著石頭;這是講我們的心地像石頭地,而要在上面栽種玫瑰,並且讓它開花,這是很困難的。為什麼?因這是瘠地,是地的問題;更何況要培養我們的覺知。所以該怎麼辦呢?要換土。你過去的心地都是石頭,那就要換你的心地,改變你的觀念、你的見解。以前的習慣性都要改變,你必須非常地注意和小心,因為任何一個有覺知的人,他每跨出一步,都是很謹慎小心,而不像一般人這麼粗心大意。


   所以要訓練你的覺知,一定要有規律的安排,並不是今天有空,就禪修靜坐一、兩個鐘頭,然後工作一忙碌又忘掉了,這樣永遠無法成就的。一定要像吃飯、睡覺這樣的規律,如此才有可能打開你覺知的大門。每天都要坐 15 分鐘,心靜下來,完全的放下,勝過你一星期挪出一天假日,來禪坐一個下午。為什麼?因為你每天都坐 15 分鐘,因為你每都坐 15 分鐘,這樣是有規律的;等你有空才禪修靜坐半天,這樣是沒有規律的。第一步你必須是要有規律的,而坐多久這並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培養你的習慣性、好的習慣。


   (二)、「不攀緣怪誕」—— 其實我們並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有很多時間都浪費在不必要的事。有時候電話一拿起來,就講了半個鐘頭,而叫你每天禪修靜坐15分鐘,你都說沒時間。報紙一攤開來,一看就是一個鐘頭,泡茶聊天一個下午就過去了。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在那些不必要的瑣事上,更不應該游手好閒。有些人他一天到晚,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你看電視報導,有賭博賭到腦中風;這是因為他覺得很無聊,只好賭博來打發時間。他並沒有看到,原來時間就是生命,事實上他是在慢性自殺,在消耗自己的生命;因為時間一過去,就永遠不回頭了。你今年41歲會再回頭嗎?明年 42 歲、後年 43 歲,只會一直往上增加而已。


   一位真的想要學佛的人,一定要排除一些零零碎的瑣事,好讓你的精神,可以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會感到無聊,是因為他不會惜福;看那些做工的人,整身都是灰頭土臉,你去問他會不會感到無聊?只知道太陽出來就工作,而太陽下山就回家。他們覺得沒作到什麼,一天就又這樣過了,工作永遠都作不完。所以會感到很無聊,是因為你很有福報,你如果要將福報消耗掉那也是沒辦法。你在做這些無聊、無意義的事情,已經多久了,你知道嗎?你有得到什麼嗎?難到你這輩子還要繼續同樣的生活方式嗎?夠了、夠了吧!佛陀說的:「應如是住」,就是應該要停止了。好好仔細的向內看,不要一直向外看,你愈向外看,心會愈來愈亂。心靜下來,閉上眼睛,好好觀照一下。觀照到底什麼是重要的事情、什麼是重要的資訊?你如果可以看清楚,將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和精神。


   但人們卻讓自己因瑣碎事而忙碌不堪,其實他們並不笨。真的在追求真理的人,一定要很小心、很謹慎。多留心自己 每天在做什麼?過什麼樣的日子?都要清清楚楚;這就是四念處的「身念處」。你的腦袋從早到晚,都在想什麼?你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此句話的意思是你怎樣打發時間?如果不會好好運用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就是在虐待自己的生命。因為你要成長,就要有覺知的意識,要培養有覺知的意識,是需要很多的能量、需要充電的。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你的精神、時間,都浪費在無關緊要的瑣事上,那你將永遠無法與佛同在。基督教祈禱完就會說:「阿門!「阿門」是什麼意思?就是「與主同在」。《聖經》與《佛經》是相同,「與主同在」和「與佛同在」都是一樣的;你如果有覺知,那你就是「與佛同在」。還有不要為了名聞利養、攝受眾生而顯異惑眾、詐現神通,或做一些荒誕不經、奇奇怪怪的行徑。


   (三)、「不為己過爭辯」—— 這句話我們很容易違犯,我們的頭腦總是傾向於對所發生的事物,找一些合理化的藉口。如果你不小心偶爾的犯錯,你的頭腦就會原諒自己說:「今天我之所以會如此,都是有原因的,這責任不在於我,都是某某人害我的;不然就說是這個社會造成的,都是情境使然的。」要避免為自己的錯誤,做合理化的解釋,不要再找藉口,原諒自己的錯誤。因為你如果常常養成這種壞習慣,就是在保護、姑息自己的錯誤,然後你的錯誤絕對會再重犯。


   每當你在合理化、找藉口,為自己的錯誤找檯階下時,事實上你都心知肚明;騙得了別人,但騙不了自己的。與其合理化地說,錯不在我,倒不如將這些力量,轉而提昇覺知、培養覺知,好好把自己看清楚。


   二、『轉欲住本位』—— 把你習慣的傾向,從頭腦移到心 。因為你如首先要改變的。 你有什麼壞習慣呢?我們都習慣用我們的妄想。因為你如果沒見到法,就沒有覺知。那你的觀念、看法就是妄想、顛倒的。 所以你要改變這個壞習慣,而回到你的本位 — 心。這要如何改變?阿底峽尊者教導三種蛻變的方法:


   (一)、「少思想,多感覺」—— 而我們卻相反,都是想太多了。只要看到別人的一個行為,還是罵你,就會開始想 …… 為什麼他那樣對我?····,你就會一直想而不用心感覺。如果用心去感覺,就會看到你的心。一般人就是用想的,所以才不會看到自己的心。


   「感覺」就是我們的直覺。「思考」是個非常具有欺騙性的過程,想法大部份都是妄想比較多,都是不真實、欺騙性的。我們有很多的想法,讓你覺得自己在做一些偉大的事業,但其實你是在築一座風中的沙雕城堡,只要風一吹,整個就會散掉了。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想法,都是不實在的。而感覺比較具體,也比較實在,因為感覺是用「心」。


   如果常常用自己的感覺,它就會轉化;慢慢的,你就會被轉化,轉化過去的習性。你問愛人說:「你愛不愛我?愛我到什麼程度?你是怎麼愛我的?」反正這都是用想的,即使它說出來也是用想的,這些都是沒有用的。你要去感覺到對方給你的愛,如果你真的感受到對方的愛,一定會讓你蛻變的。


   (二)、「從心到本性」—— 因為我們的心是無常的,今天的心與明天的心不一樣,你現在的心與等一下的心可能也不一樣。因為你的內心深處,還有一些更深的層面,是你的感覺接觸不到的。一般的心理學家也曾講過,為什麼人會有感覺?就是你有意識、有意識的活動,但是在你的意識裡面,還有更深的一層是潛意識;而這潛意識是你感覺不到、接觸不到的。


   心理學家只講到潛意識而已,但我們的本性並不是潛意識,因為潛意識也是識,既然是識,那也是五蘊。所以本性就是你的本質,現在如要慎重的解釋就是——「你的本性是最中心的,而外圍一層就是感覺,感覺的外圍一層是你的想法。」你畫三個圈圈,最裡面的那個圈圈,是你的本性;第二個圈圈,是你的感覺,因為感覺是用心的;最外面的那個圈圈,就是你的想法、你的思考。


   現在再來比喻什麼是「感覺」?感覺就像是你在看黃昏的落日,天空的雲彩,反射出落日的餘暉一樣。
   五彩色的光暉,為什麼會有五彩色?因為有雲的關係,才會有五彩色,如果沒有雲,它就不會有五彩色了。這個雲本身雖然不是太陽,但是它可以反射出太陽的光線出來。所以我們的感覺就像是這個雲,雲就是我們的感覺。


   而這個感覺比較接本性,就像是這個雲接近太陽。我們的內心,反應出某些的實相,會從我們的感覺去反應出來。但是你不能黏著在感覺上,因為你的感覺不一定是標準的。到最後你也是要超越你的感 覺,回歸到你的本性、本來面目。什麼是我們的「本性」呢?真的很難講,這需要你親身去體驗;這個既非想法,也非感覺。因為我們的本性是很純真的,它只是「是」 很純然的「是」這樣而已。就像是佛經,它開頭一定都是這句「如是我聞」的「如是」。


   我們的想法、思考是非常的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是為了自己,在什麼樣的情形下,可以看的最明顯?好朋友、親兄弟,甚至於父子、夫妻。當遇到性命交關,利害關係時,就會顯現出來,親兄弟明算帳時就會計較了。而「感覺」比較會為他人、他事著想。為什麼叫「感覺」就像你看到人,感覺他很可憐,就想要幫助他,這就是感覺;所以感覺比你的想法實在些。感覺並不是完全自私的,有時候會想要幫助他人,為他人好、為他人設想。


   什麼是「本性」?它既非自私,也不是為他人好。有人說佛陀他到 底是貢高我慢,還是很謙虛呢?你說呢?佛陀他不是貢高我慢,也不是謙虛。謙虛也是假的,為什麼你要謙虛?謙虛的目的,就是要讓人稱揚、讚嘆。為什麼你會貢高?貢高也是為了要讓人稱揚、讚嘆,說你很厲害。


   我們常聽到明心見性、本來面目、本性,都會捉摸揣摩;其實本性是沒有自我的狀態,它非自私,也非利他,它是自發性的,它只是剎那、 剎那間,都保持當下直接的反應而已,它只是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當下直接的反應,是什麼就是什麼,這樣而已。


   (三)、「回歸無我」—— 就是從你的本性回歸到無我。從本性回歸到無我,那你就開悟了。什麼是開悟的狀態?「開悟」就是我消失了,我不在了,也就是沒有一個我。這個時候就只有覺知,沒有我在覺知,只有開悟而沒有我在開悟。這就是四聖諦的第三個 ——「滅諦」,滅諦代表既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就是最終的狀態,這個就是涅槃。換句話說:就是完全超越對立、超越二分法;因為我們說的貢高、謙虛是對立的。自私、利他這也是對立的。存在或不存在、這個或是那個,都是對立的。


   三、『不應說殘支』—— 什麼是「殘支」呢?殘就是殘廢,而支就是四肢。殘廢的人就是有缺陷,我們不能取笑殘廢的人。一般人的頭腦,傾向於喜歡說別人的是非,說是非讓自我的感覺很好。因此當人們在談論別人是非時,他不只是談論而已,還會將它渲染擴大。你看那些吃飽閒閒的人,在那邊泡茶聊天,聽起來都是講是非比較多。為什麼?他感覺這樣很樂趣。因為當閒言閒語、是非口耳相傳之後,內容就更豐富了。所以這個是非、謠言,真的很可怕。在早上,它本來只像是一粒綠豆而已,可是到晚上,已經被傳到像一座高山那樣大了。這就是人的頭腦,在這方面非常有創造力、想像力。


   人們為什麼那麼有興趣說別人的閒話,或是挖別人的隱私和缺點呢?原因在於它讓人們感覺不錯,一切只是為了感覺,這就是他們的動機。雖然他們有可能編出很多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但是他們心中最根本的想法是:「如果可以看到別人的缺點、挖到別人的隱私,這樣的話是很有趣的。」


   阿底峽尊者說:「別人的過失,不要說用講的,連用頭腦去想都不要。」為什麼?那根本不干你的事,與你無關。因為講他人的是非,就等於在干擾他人的生活。但是這個世間真的很奇怪,有很多自視清高的道德家,他們專門注意有哪些人行為不端正,有什麼不道德、有什麼缺點。他們浪費一輩子的生命,像一隻警犬,這裡聞一聞,那裡嗅一嗅。 


   請大家要記住:「不僅不要談論別人的是非和缺點,也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缺點。」因為你如果太在意自己的缺點,那你就會產生自卑感。太在意自己過去所做錯的事,這樣你就會一直懊悔不已。也不要隨便向人透露自己的隱私或缺點,因為今天是朋友,明天可能是仇人。而當他生起瞋恨心時,你過去所跟他講的,他就會把它渲染擴大。這要謹記在心!事情就是這樣。


   所以阿底峽尊者說:「你對事情要完全的覺知,意識到它就好了。如果你能夠保持這份,對事情完全的覺知,那覺知之火,就會燒掉一切,這樣你將不需要其他的良藥處方了。」佛法最重要的,是用「轉化」的。用你的覺知來轉化,換句話就是用你的智慧。當我們還沒有智慧之前,就要親近善知識學習;因為沒有智慧,怎麼可能轉的過來呢!有時候才一點小事情而已,你就想不通了,不論怎麼轉,就是轉不過來。但是經過善知識點你一下,就清醒了。但是眾生的根器愈來愈差,所以高僧大德,教很多「方便法門」。為什麼說是「方便法門」呢?因為它並不是真正可以幫你徹底解決煩惱。就像是石頭壓草,像是石頭壓草,這只是暫時有效而已。要根本治療,就要用你的智慧去轉過來,這樣才有效。


   四、『全莫思他過』——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腦子裡都是在想別人的過錯。所以阿底峽尊者要我們馬上停止,你如果有這樣的習慣性,馬上停止吧!一般人最大的錯誤就是:「老是記住別人的過錯。」甚至於夫妻之間也是這樣,一天到晚都是翻舊帳。一年前,對我怎麽樣……?不要一直算那些舊帳,因為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每天從你的指縫,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溜過去了。如果老是想著別人的過錯,這樣就會變得愈來愈消極;愈來愈消極,那就代愈接近死亡。


   五、『先淨重煩惱』—— 你一定要先淨除較重的煩惱,因為我們的煩惱有大煩惱、小煩惱一大堆,所以我們要先對重煩惱下手。戈齊福經常對他的弟子說:「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找出你無意識心靈層面,會讓你意識消沉、墮落最重要的原因和癥結。」這就是最重的煩惱,你要把它找出來。這些原因和癥結,每個人都不一樣。


   有些人他很會生氣,則是被憤怒所纏擾;還有些人則是受貪欲心念 所佔據。因此你必須去觀看自己的心念執著在哪裡?首先你必須將癥結點找出來,找出來之後,你要 你要不斷的警覺它。自然地你的警覺,就會像一把火,將你的煩惱燒掉。為什麼你的煩惱會繼續呢?因為你缺乏覺知的能力,這個煩惱才會繼續的打擾你。


   最主要的就是,你能夠真正去看到:「這是我最大的陷阱。這是我一再又跌倒的地方,是我無知的根源。」只要你投注所有的意識去覺知,去看清楚它就好了。不用費那麼大的力氣,去反其道而行。只要創造意識的火燄,它就會被燃燒掉。佛陀真正教我們的是 —— 觀照。譬如你有貪欲、瞋恨心起來時,不是教你要排斥、壓抑。而是教你要保持覺知,好好的去觀照。


   為什麼你的貪、瞋、癡會一直起來呢?原因就是你沒有將它看清楚,你不知道當下正在貪愛、瞋恨。如果真正去觀照到貪、瞋時,你的貪、瞋自然而然就會消失。突然間一切都會止息,終歸於寂靜了。


   六、 『斷一切果求』—— 自我總是想到結果,一般人都是在比結果。對結果最有興趣,而對過程不感興趣,這就是眾生的習性。所以一般人他只問:「師父,您教我修的法,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呢?」如果不用付出,就可以獲得好處,那一定是每個人拼了命都想學的。因為人都喜歡走捷徑,看有什麼方法是最快,可以速成的。因此知識會令人變得投機,它不會讓人變得更有智慧。知識甚至於會讓你愈取巧,愈伶俐,讓你都不需要流半點汗,就可以擁有一切。就可以擁有一切。不用付出任何的代價,就可以 擁有你要的。保持覺知的意識只會發生在非果取向的人身上,因為一般的眾生,都只看結果而已。 如果不是只重結果,而是真正注重從頭到尾過程的人,才有辦法可以用心觀察清楚。


   一則古老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人他對自我瞭給解和自我實現,有非常高昂的興趣,因為他自己有滿腹的目標和希望。所以他一心一意要尋找一位師父,可是他一個又換過一個,卻都找不到可以符合他理想,可以幫助他自我實現、成就的師父。幾年之後,找的精疲力倦、很氣餒了。他跌在地上說:「我放棄了!」整個人都癱瘓了。而當他放棄的那個時候,陽光照射著他,微風徐徐吹來,他突然覺得今天的陽光怎麼充滿著光明,而今天的風怎麼而今天的風怎麼這麼的清涼。他第一次感受到很大的喜樂,突然間整個人都充滿著光明,而所有的念頭都消失了。在這個情形下. 他根本都沒有什麼事情,他只是放棄,真的是完全都放下。放下一切的欲求、放下一切想要追求的目標。就在那一刹那,他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人了,他完全的改變成為另外一個人了。


   我們學佛是在學什麼呢?放下而已。孟子說過:「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你如果可以放下的話「萬物皆備於我」。你就不需要去任何的地方,你的心就會充滿著祝福。


   打坐也是這樣,不用去追求感應不要去追求看到什麼。當你的心很安靜時,你的心地自然就會光明了。一般看不到心光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心都靜不下來,都在動盪、散亂、妄想。所以當你打坐看到光,並沒有什麼稀奇,這只是一種很自然的反應而已,不需要高興,也不用驚嚇,要無所求 —— 斷一切果求。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