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為什麼要活這一遭
大部分的人,懵懵懂懂地來到了這個世間,經過了十幾二十年的學習成長,然後才有獨立生活的能力。緊接著而來的家庭與經濟上的需求,又讓大多數人陷入另一段緊迫的忙碌期,或為生活而奔波,或為名利成就,自我價值肯定而追逐。當能夠放慢生活的腳步,稍歇一口氣時,很可能三、四十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此時,但見髮已參白,力有不逮,處處浮現歲月不饒人的痕跡,悚然驚見,老之將至矣。也不管您願不願意、喜不喜歡,往昔落在自己肩上的擔子,終究要逐漸地被歲月給卸下,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來不及填補,或無法填補的空虛無措。
歲月的無常,真是無堅不摧,連過去所肯定的人生意義,或許都還會再度地感到迷惑而動搖。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近,越來越濃的死亡陰影。此時,向前望去,看不到死亡之後,究竟會是如何,好似籠罩在一片「生命的迷霧」之中,不知道要通往何處,甚至絕望地懷疑已無去路,一死百了。不禁要問:就將要結束了嗎?就這樣地過一生了嗎?為什麼要來這人間一遭?向後望去,頂多也只能追溯至兒時的一些片段回憶,卻看不到生命到底從何而來。這真是「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禁再度又問:為什麼要來這人間一遭!
三世輪迴
人們對生命的迷茫,莫過於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了。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一直在不確定中,那麼,對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也始終會有虛無縹緲之感。自古以來,人們不論在科學、哲學、宗教等各種領域,沒有不曾用心嘗試探索這個主題,試圖提出解答的。有的只願意忠於眼前有限的觀測能力,以為人類只不過是精卵的結合,當人一旦死亡,就是全部的結束。這類的觀點,不免有對人類能力過分高估的傲慢,以為觀測不到,無法定性定量的,就是沒有[1]。這當然是一種失之侷限的狹隘,看似客觀,卻是流於自我中心的主觀,仍然不離偏執。
表面上來看,持這類觀點的人好像很篤定,但實際上,也還不免將對生命的迷茫,投射在這個世界到底如何形成;人類到底又從哪裡來的探究上[2]。另有一類,透過禪定精神力量的鍛鍊,能感受到人類深隱細微的精神狀態,提出生命不只是精卵結合的物質軀體而已,肉體崩壞後,還有一股心靈力量的延續,強力主導著另一個新生命的形成。這種現象,就是一般所說的「輪迴」。談到輪迴,就必定會涉及所謂的過去生、現在生以及來生等「三世」,所以,有時候也說成「三世輪迴」。能夠形成輪迴的關鍵,在於心靈的精神力量,所以,輪迴的範圍,當存在於所有具備心靈活動能力的生命之間,並不是只限於人類而已[3]。
[1] 「……收縛此人著大釜中,韋(圍)蓋厚泥使其牢密,勿令有泄。遣人圍遶以火煮之,我時欲觀知其精神所出之處,將諸侍從遶釜而觀,都不見其神去來處。又發釜看,亦不見神有往來之處,以此緣故知無他世。……」《長阿含第七經》
[2] 人類的祖先從哪裡來,各色人種是否為共同祖先,是長時間以來一直被持續關注的問題。近代從考古學、生物學,乃至於人類基因學的各種角度探求,屢有推陳出新的假說被提出,而難有定論。佛教經典,如《中阿含第一五四經》、《長阿含第五經》、《長阿含第三0經》、《增壹阿含第四0品第一經》,記錄了當時的傳說,說此世間初成時,人是從「光音天」來,初時還保有光音天界眾生的特性:以念維生,體態輕盈,能飛翔於空中。後來因食地上的食物而逐漸體態粗重,終成為現在人的模樣。而這個世間,未來還會因「火災」,光音天以下的世界全毀,眾生只能生於光音天,如此週而復始。
[3] 對於輪迴的範圍,《布利哈德奧義書》中說有天道、祖道與第三道,後來《愛陀列耶奧義書》又有胎生、卵生、濕生與芽生四生之說。(以上參考《印度哲學宗教史》第二八九至二九八頁,高楠順次郎與木村泰賢合著,高觀盧譯)
到了釋迦牟尼佛時代,或已開始有「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等五種輪迴範圍之說,如《雜阿含第四三二經》說:「爾時,佛告諸比丘:譬如五節相續輪,大力士夫令速旋轉。如是,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輪迴五趣而速旋轉:或墮地獄,或墮畜生,或墮餓鬼,或人,或天,還墮惡道。」
到西元一世紀以後的大乘佛教時代,則普遍接受六道輪迴的說法,如《大智度論》中說:「又摩訶衍中,《法華經》說有六趣眾生。觀諸義意,應有六道。……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惡有上、中、下故,地獄、畜生、餓鬼道。」其中的阿修羅道,早期是歸類於天道一類的。
輪迴思想是印度固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