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書籍目錄
自    序

自    序



Bg B29

   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一個生命降生了。來到這陌生的人間以後,他要慢慢熟悉身邊的人,慢慢瞭解週圍的事,慢慢接受眼前的世界。他會抬起腳一步一步往前走,從幼兒走向少童,從青年走向中年,從老年走向暮年,然後再回到他所由來之處。在這期間,他有喜悅、有幸福、有收穫、有成功,也有悲傷、有煩惱、有失落、有挫敗。他希望自己的人生祇有前者而無後者,然而事實上卻不可能。於是,他不解、他困惑,他反問自己:



   一個人有這樣的問題,千千萬萬個人同樣有這樣的問題;平凡的人會出現這樣的困惑,偉大傑出的人也決不例外。於是,這些問題便構成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 哲學問題。
   有問題,便會有人去反思、去探討、去求索。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雅士在詠歎人生之調,又有多少往聖先哲在追索人生之路!



   這些深沈的或浪漫的人生感悟、這些低落的或高昂的人生格調、這些求善的或求美的人生境界,便構成了人類理性思維的結晶——哲學大廈的一部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人生哲學。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文化會孳生不同的人生哲學。就在上述中西文人雅士和往聖先哲孜孜追求人生之路的同時,在古印度這塊神祕的土地上,也有一位神祕而又眞實的偉人在做著同樣的甚至是更艱難、更執著的追求,他就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喬答摩,本是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王子。按照常規,他原本可以像歷史上絕大多數王子那樣,繼承父業,君臨天下,手握重權,享盡榮華。若是這樣的話,悉達多便永遠祇能是悉達多,而決不可能成爲千萬個乃至千萬代人崇奉的釋迦牟尼佛。然而,悉達多沒有選擇這條常人趨之若鶩的人生之路,而是走上了一條天下最艱難、最辛苦的人生軌道。這一軌道的開啓始於他的沈思。尚在青少年時代,這位天生偉岸而又充滿仁心的王子,即養成了沈思的習慣。農夫的艱辛、耕牛的血汗會引起他的沈思;人世間的糾葛、禽獸間的撕殺,也會引起他的沈思;人的降生與衰老會引起他的沈思,人的疾病與死亡更會引起他的沈思。他沈思著人為甚麼會有生、老、病、死之苦、人間爲甚麼會有這麼多的紛爭;他沈思著人如何纔能從這些痛苦中解脫出來,人類又如何纔能走上和平之路。從古書上,他找不到答案;在宮庭中,他理不清頭緒。於是,他拋下古書,離開宮庭,告別美麗的王妃和富貴的生活,丟棄本屬於他的傾國的權力和財富,毅然出家了。


   悉達多出家後,來到一片樹林中修苦行。這期間,他吸風飲露,食草臥薪,他受盡了風霜雪雨的洗練、酷暑嚴寒的煎熬,以及野獸蚊蟲的侵害,他剛健的體魄,被折磨得瘦弱不堪,奄奄一息。這樣的苦行,他整整修了六年!然而,六年過去了,人生解脫之道究竟在哪裏?他仍然是茫無所知。這時,他猛然醒悟到自己走錯了路,認識到苦行並不能使他通向解脫之道。


   因此,他果斷地放棄了這種苦行,決心重新尋找一條解脫之道。於是,他跳進尼連禪河洗了個澡。六年積垢,一朝洗去,他感覺一身輕鬆。在飲下了一位牧女獻上的奶汁後,他又恢復了元氣,增加了體力。這時,他端坐在一棵畢缽羅樹下,靜靜地思索著,思索著人生的本質和究竟,思索著人生解脫的道路與方法。思索中,時間的間隔在他眼前消逝,空間的藩籬在他腦中化解。他用明淨的雙眼尋找著眾生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的聯繫,用智慧的大腦求索著眾生從地獄來到人間、從此岸通向彼岸、從世俗世界走向佛國淨土的道路。


   終於,他找到了這種聯繫,他求出了這條道路!與此同時,他的身份也發生了根本變化:由過去的悉達多變成了現在的釋迦牟尼,由過去的王子變成了當下的佛陀,由過去的儲君變成了眼前的佛教始祖!


   也許有人會問,釋迦牟尼佛當時究竟悟出了甚麼道理,而能使他的身份發生如此重大的變化?應該說,無論是站在佛教立場還是站在世俗文化的立場來看,他悟出的道理都的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爲他悟出的不是關於某一問題的小道理,而是關於整個人生的大道理,是關於人生的本原和本質問題的道理,是關於人生解脫的道路與方法的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四聖諦」。

   「四聖諦」是指四種人生眞理,即苦諦(duhkha-satya)、集諦(samudaya-satya)、滅諦(nirodha-satya)道諦(marga-satya)。它們揭示了人生之苦的本質,挖掘了人生之苦的根源,指出了滅除諸苦的途徑,以及滅苦後的境界。它們的開展,構成了佛教人生哲學的完整體系。

   「苦諦」展示了人生的本質與狀況。佛教認爲,人生的本質爲苦,人生的狀況是諸苦相續。任何人的一生都要經受無盡的苦難,諸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等等。人生猶如一個海,海水的味道是苦澀的。眾生就浸泡在這個苦海中,時時品嚐著海水的苦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的人是清醒地品嚐著,他本不想品嚐,卻又無可奈何;有的人則是糊裏糊塗地喝了一肚子苦水,到頭來尙不自知;也有的人原本可以少喝些苦水,可他非要多喝。俗話說:「人生的眞味是三分甜,七分苦。」佛教說,七分苦是眞的,三分甜則是假的,因爲甜中亦有苦。

   那麼,苦從何處而來呢?「集諦」回答了這一問題。它指出,人生之苦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但主要的根源是眾生的「貪、瞋、癡」,佛
教謂之「三毒」。

 ・「貪」貪即貪得無厭
 ・「瞋」指怨憎意識。
 ・「癡」指愚癡無明。
   人人都有貪得之欲,人人都產生過怨憎之心,人人也都做過愚癡的事;而貪得之欲會引來煩惱,怨憎之心會使人痛苦,愚癡之事會招致災禍。因此,眾生降臨人世之後,品嚐人生之苦是不可避免的。

   如此看來,難道說人生之苦是無法擺脫的,眾生祇有長沈苦海永遠也不得解脫嗎?佛教說:決非如此!眾生原本可以不入苦海、不嚐苦水;已入苦海、已嚐苦水者,也並非永遠不能上岸,而是完全可以擁有另一塊生存天地、另一種生存狀況、另一番生存境界。這就是涅槃境界、解脫境界、「常、樂、我、淨」境界 —— 這便是「滅諦」的主要內容。

   那麼,這種境界如何達到?佛教認爲,這要靠信仰、靠修行、靠智慧、靠覺悟。

 ・信仰的對象不應是旁門邪教,而應是佛教真理。
 ・修行的方法不應是苦修苦行,而應是「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依靠的智慧不是俗智俗慧,而是般若智慧。
 ・企求的覺悟不是小覺小悟,而是大覺大悟。一旦大覺大悟,便能跳出苦海,步入涅槃便會斷除諸苦,快樂永恆。

   簡言之,在佛教人生哲學體系中,「四聖諦」中的前二諦揭示了現實人生的本質及其根源,後二諦則指明了理想人生的境界與途徑。就現實狀況來說,人生是苦,苦源自「心」,即源自心中的無明貪愛;而由心中的無明貪愛所製造的人生之苦以及整個人生,歸根到底又祇是一場夢,所謂「人生如夢」。何以言此呢?佛教指出,因爲人生的主體是虛假的,人生的環境是空幻的,人生的內容是多變的,所謂人生不過是虛假的主體在空幻的環境中所做的一件件變動不居之事的聚合體,這些事的形成過程就構成了一場場夢。儻若這夢是甜蜜的,那也就罷了;可是這個夢偏偏是苦澀的。


   人人都不想吃苦,因而人人都想從夢境中醒來。遺憾的是,很多人掙扎了一輩子,也仍然醒不過來。兩千多年前的那位古印度王子正是悲愍於天下眾生之苦,纔以自己的巨大犧牲爲代價而創造出一套人生解脫之道來。他指出,眾生要想從夢境中醒來,要想從苦海中跳出來,就必須了悟人生的究竟,掌握解脫的方法。而他所創立的佛教,正是通過向人們介紹一套人生覺悟之理與解脫之方而架起了此岸與彼岸、現實與理想、苦海與佛國之間的橋樑;人們祇要踏上這座橋樑,就能由此岸走向彼岸,由現實進到理想、由苦海跳入佛國。


   良師益友者,並不限於現實生活中的老師和朋友,亦應包括早已逝去的智者與哲人;真知灼智者,也不僅僅存在於現代的高科技中,而是同樣存在於那些線裝古書、那些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中。

   而在眾多的往聖先哲中,被人們視爲世界四大名人之一的釋迦牟尼佛,理應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在數不清的線裝古書和無比豐富的古代文化中,佛教的典籍、佛教的文化亦應有其獨特的位置。釋迦牟尼佛當年的諄諄教導、佛教文化中的人生哲理,在今天並非全無價值。當你春風得意、神態不清的時候,當你窮愁潦倒、倍感失落的時候,當你遭遇挫折、一蹶不振的時候,朋友!你不妨坐下來翻開佛祖襌師的語錄讀上一、二頁,相信你狂熱的心緒會慢慢平靜下來,你失衡的心態會重新平穩起來,你冷暗的心靈也會感覺到一絲光亮、一息熱氣。


   儘管古今環境有別,但人生所探求的真理,是沒有等差的。朋友!當你在編織人生之夢的時候,何不趁著讀到本書的因緣,去鑑別一下佛教對人生之夢的剖析?當你欲獲得人生解脫的時候,何不去瞭解一下佛教的人生解脫之道?


李 霞 
一九九八年一月九日於幽蘭書屋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