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生之苦的根源
書籍目錄
第六章 人生之苦的根源

第六章 人生之苦的根源

    :無明貪愛



Bg B76

   在將人生諸苦一幕幕地展現出來之後,佛教似乎爲我們描繪了一幅悲慘世界的圖景。世界的圖景、人生的狀況如果僅僅是這樣的,那是沒有人會留戀的。如此說來,佛教就是在宣揚悲觀厭世主義了。佛教中的某些派別也確是如此,它們將佛陀創立的人生是苦的學說推向極端,宣揚、踐行一種苦行哲學。但就佛教的主流來說,佛教的人生哲學並不是悲觀厭世主義,也不是苦行哲學。


   它宣揚人生之苦的目的並不是要讓人們更清醒、更明白地去品味這些苦,而是要幫助人們從 痛苦中解脫出來,由苦得樂。而要解脫人生之苦,首先就必須找出這苦產生的根源,必須挖出苦根。所以,佛教在剖析了人生的本質、得出人生是苦的結論以後,又進一步分析了人生之苦產生的原因和根源,從而爲人生之苦的解脫找到了鑰匙,這正是佛教人生哲學的深刻系統之處。

   人生爲甚麼是苦?苦從何處而來?佛教認爲,這苦就來自世人的無明、貪愛、執著、追求,來自世人的不明事理、不明眞理,來自世人不能精進求道、不能嚴於律己。佛教指出,人生有二十難:

   人生二十難,哪個能免於這些難?不免於這些難卻想免於人生之苦,那是斷不可能的。從理論上說,佛教對人生之苦因和苦根的分析,主要是依據以下幾個理論:

   這些理論指出,每個眾生的思想言行都形成一個「因」,它在「業力」的作用下,一定會得到相應的「果報」。而因果業報的存存續續,便導致了人生的輪迴,眾生若不能超出輪迴,便紙好在輪迴中受苦。現在,我們來具體看一看,佛教是如何用這幾個理論來剖析人生之苦因和苦根的。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