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譴責鬥爭,而提倡不與敵人對抗的觀念也應用於靜坐。當你靜坐時,紛雜散亂的念頭可能會生起;你可能被惡習氣妨碍,也可能被聲音干擾。如果你因此而生氣,那麼無論在什麼地方,都不可能使你的心靜下來修禪。你只不過在本有的妄念上再加上另一層的妄念,其結果是浪費精力。如果你養成了這種習慣,那麼你越打坐,干擾也越多,並使瞋恨心加重。這就是爲什麼許多所謂的「老參」們性情特別容易被激怒,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原因,也會使他們大發脾氣。由於他們錯誤地應用了與煩惱及妄念對抗、鬥爭的方法,因此使問題擴大,並製造更多的心理緊張狀態。
一個眞正的修禪者,以不對抗的方法來駕馭煩惱和痛楚,因此消融了任何緊張的心理。什麼是不對抗呢?比如有人惡毒的對待你,你不應與他爭執,你寧可以和平的方法去避免對抗的局面。用這樣的方法,便可使緊張消除。在修禪時也是如此,不要被妄念干擾。如果你不要求舒適,也不意圖遣除痛苦,你的心便自然的會集中了。在日常生活中,禪者也應保持這種態度。碰到困難時發脾氣,只不過在困難上加上困難,無形中又樹立起對抗的旗幟,煩惱更重重無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