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釋尊的教化
書籍目錄
9 釋尊的教化

9 釋尊的教化

P47

  韋提希被自己親生又親手養育的阿闍世,關進七重之牢而痛苦悲泣。察覺到韋提希悲慘的情況後,釋尊認爲在現世的地獄痛苦悲泣的人,正是彌陀本願所救的目標,所以不惜中斷「法華經」而去說的就是「觀無量壽經」。

  「啊!釋尊啊,你來了。」對於降臨於王宮的釋尊,韋提希盡其所能講了很多愚痴的話。
  「釋尊啊,我這個女人爲什麼如此的不幸。被親生兒子如 此虐待。釋尊!我到底做了什麼?都是阿闍世的不對,爲什麼我會有那樣不孝的兒子呢?」


  「釋尊!其實阿闍世不是會對父母做出這種事的壞孩子。他是老實又乖巧的好孩子。就是,就是那個提婆達多挑唆他的。對啊!不好的是那個提婆,如果沒有他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最壞的是那個提婆,我最恨他。」
  「可是,釋尊,爲什麼你和提婆是堂兄弟呢?就是爲堂兄的釋尊你太偉大,提婆產生妒心才做出這種事。因此也連累我們……釋尊啊!」


  韋提希把一切對阿闍世與提婆的憎恨與憤怒,盡其能事的向釋尊發洩,但釋尊只是用半開的眼睛默默的注視韋提希,這就是有名的「觀經」中的「無言的說法」。爲什麽釋尊無發一言的聽著韋提希的愚痴?因爲釋尊知道對於正在迷惑的人,有時無言比發言好。


  「韋提希,你可憐噢!」「說得對,正如你所說」。如果有人這樣和韋提希隨聲附和,雖然她一定會覺得很安慰,但是那只不過是一時的慰藉。
  釋尊的目的是要讓韋提希獲得死到臨頭也絕不動搖的絕對的幸福。

P49 2

  「韋提希,你看看!」對五體投地的韋提希,釋尊緩緩的開了口。從眉間的白毫相綻放出來的光明中,展開出十方諸佛的國土。其中出現了一個特別耀眼的國土的光景。「啊!那一國是 …… 」「韋提希,你注意到了嗎?那就是本師本佛阿彌陀如來的極樂淨土」。在佛經中說:極樂淨土上有金色燦爛的宮殿樓閣。金銀大地上有八功德水的蓮池。


  如此極樂,現代人都誹謗它不相信它。
  極樂世界與人間世界完全不同,所以當時釋尊爲了要說明這些,一定很傷腦筋。說了沒人聽懂,那麼不說嗎?也不行,因不說的話不能讓衆生瞭解。不得不用人間世界能見聞到的東西來比喩淨土的快樂。這叫做「余方因順」,「余方」就是指佛說法的對象所住的世界,「因順」是順其意的意思。 


  佛對人是用人最愛的金銀財寶來做比喩。但如果對象是貓的話,一定會說:「貓往生的淨土,宮殿樓閣全用鮪魚乾築成,貓聽得目瞪口呆,佩服的說『呢安姆陀佛』」吧!

P50 2

  「釋尊啊!我希望重新出生於阿彌陀如來的極樂淨土。要如何才能!如何?釋尊,告訴我吧!我會照你所說去做」。韋提希不知恥地說。
  釋尊終於露出會心的一笑說:「韋提希,阿彌陀如來離此不遠」,接著向她解說定善與散善。定善就是息慮凝心。靜下心來想念阿彌陀如來與其極樂淨土,因總共有十三種所以叫做定善十三觀。散善就是廢惡修善。以平常散亂的心去廢止惡行,勵行善行。共有三種,所以叫做散善三觀。


  如果從頭開始就罵她:「你不可能做到這種殊勝的觀法」。她必定會生氣而不聽釋尊的話。所以必須先把她當成善人,先探視她的心。「第一是日想觀,心裏想著西沈的夕陽,同時一心念著阿彌陀如來與其淨土,韋提希!你能嗎?」


  自命不凡的韋提希,認爲自己做得到。把心靜下來,一心想念阿彌陀佛,但是愈想念阿彌陀佛,心裏愈湧出來對阿闍世與提婆的憎恨與憤怒。
 「釋尊啊,我做不到!」
  「是嗎,韋提希。那麼水想觀如何?想起清淨的水面,然後一心念著阿彌陀如來與其淨土」。
  「釋尊,水想觀,我也不能 ……」
  「那麼地想觀(觀著大地想念淨土)呢?」


  釋尊照寶樹觀(想念淨土的寶樹),寶池觀(想念淨土的寶池),寶樓觀(想念淨土的寶樓)的順序,對每一種觀法都做不到的韋提希一一說明。發現自己沒有一種能做到的韋提希,她的苦悶愈加深刻。 
  釋尊本來準備說明第七華座觀 (想念佛的蓮座)但是聽到非常苦悶的韋提希說:「啊,殺死修行者又殺自己的兒子,連釋尊都敢反抗的惡鬼羅剎就是我,那有資格說極樂,我的去處只有地獄沒有其他地方了」。


  此時釋尊感覺到,該對韋提希明示阿彌陀佛本願的時機到了。讓不可能行善的韋提希,被阿彌陀如來的光明照出眞實的自己,然後值遇彌陀的救濟,這就是釋尊最大的目的。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