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眞實的自己是
書籍目錄
10 眞實的自己是

10 眞實的自己是

  釋尊在牢中顯出十方諸佛的美麗國土給五體投地的韋提希看。其中有一個格外耀眼的國土,那就是阿彌陀如來的極樂淨土。


  韋提希:「釋尊,我願意重新出生於阿彌陀如來的極樂淨土。要如何才能…… 如何 ……釋尊,我會照你說的去做。」在傍的目連與阿難,很驚訝的喃喃私語:「地獄以外沒地方去的人,還敢厚顏無恥地說,想到阿彌陀如來的極樂淨土」。「只會做惡業的人,也敢說會照釋尊所說去做 …… 」


  殺死修行者,也企圖殺害親 生兒子的惡女。自己的惡行,因爲太靠近自身,所以全然看不到自己的所做所爲。


P53

  釋尊在牢中顯出十方諸佛的美麗國土給五體投地的韋提希看。其中有一個格外耀眼的國土,那就是阿彌陀如來的極樂淨土。


  韋提希:「釋尊,我願意重新出生於阿彌陀如來的極樂淨土。要如何才能…… 如何 ……釋尊,我會照你說的去做。」在傍的目連與阿難,很驚訝的喃喃私語:「地獄以外沒地方去的人,還敢厚顏無恥地說,想到阿彌陀如來的極樂淨土」。「只會做惡業的人,也敢說會照釋尊所說去做 …… 」


  殺死修行者,也企圖殺害親 生兒子的惡女。自己的惡行,因爲太靠近自身,所以全然看不到自己的所做所爲。
  釋尊說「佛教就是法鏡」。「法」是「眞實」的意思,「鏡」是能照出我們實相的鏡。 


  能照我們肉體的鏡子,隨便那裏都有,但是有沒有能照出我們内心的鏡子呢?就是因爲沒有能照出真實的自己的鏡子,所以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眞面目。
  「佛教就是法鏡 」,意思是指佛教才是能照出眞實的自己的一面鏡子。所以說佛法愈求,愈能看出自己的真面目。 


  那麼,照在法鏡中的我們的眞面目是什麼樣子的呢?一切經中最重要的也是釋尊的出世本懷經的「大無量壽經」中,釋尊一針見血的說,人類眞實的實相就是:
 心常念惡 ——心中不斷的念著惡業。
 口常言惡 ——嘴中不斷的說著惡言妄語。
 身常行惡 ——身體不斷的行惡業。
 曾無一善 ——從來沒有做過一件善事。


  在此該注意的是釋尊從心、口、身三方面在觀察我們。其中佛法是最重視我們的心。在內心所犯的罪當做一的話,口與身的罪只有心罪的一半。心好比火災的火源,口與是聽從心在動,所以口與身好像是火花的東西。只要火源消滅,火花也自然會消滅。

  「心常念惡」我們的心到底不斷的在念什麼樣的惡呢?佛敎說我們的煩惱有一百零八種,其中最可怕的就是「三毒之煩惱」,那是貪欲,瞋恚,愚痴三種。


  第一就是貪欲。人類有食欲、財欲、色欲、名譽欲、睡眠欲的五種貪欲。沒有的時候一直想要。有了還覺得不夠,還想要更多。無底洞的貪欲,用靑色鬼來比喻它。食欲到了極限的時候,有可能把朋友殺來吃。


  太平洋戰爭末期,在菲律賓前線,有一句話:「小心!不要被吃掉」,變成士兵當中的口頭語。被逼迫到餓死寸前的日本軍,開始時是剝削病死者或戰死者的肉來吃。不久變成連活著的戰友也殺來吃的鬼畜。把殺死的士兵屍體綁在鐵棒整個人用火去燒烤。大夥兒圍在周圍,從烤熟的地方開始吃。


  我們在驚訝他們的殘虐性之前,應該先反省,如果自己站在同樣立場的時候,會怎麼做?你能保證你絕對會拒絕說:「我寧可餓死,也不吃朋友的肉 」。你會這樣講嗎?親鸞聖人說:「該來的業緣催逼時,什麼樣的舉動都做得出來」。意思是說人類一旦被逼到那種立場,再怎麼殘酷的事都做得出來。從這裏不難發現每一個人都有如此可怕的心。

  無底洞的貪欲被阻擾時,就會變成瞋恚的鬼。「怒」字是在心上有一個「奴」字,「奴」是罵人時用的。所以就會說「是那個「奴」阻擾我的,如果那個『奴」不在就好了」。在心裏氣得把那個「奴」碎屍萬段。在地獄的繪圖,可以看到赤鬼與靑鬼把犯人的身體搗碎。或用銳利的刀子一塊一塊的切。這是何等驚人的情景,但是這些與我們並不是無關係的。 


  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的心底就如地獄一樣。有沒有一種心想把討厭的對方用刀子一片一片的切他?是不是曾經偷偷的祈願對方遇到車禍,身體被撞得支離破碎而死。如果想看地獄的情形,看你自己生氣時的心底就知道。知能犯最怕自身的破滅,所以他不會用實際行動去殺害對方。但是相對的在心中,每天 —— 連續的在殺人。


佛法敎我們,用「心」所犯的罪是最重的。

  瞋恚的下面就是愚痴的心。 
  自己不懂善因善果、惡因果,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因果大道理。把自己的不幸怪罪別人而懷恨他,又看到別人幸福就嫉妒人家,就是愚痴的心。


  俗語說:「笑人貧,妒人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看到鄰家貧窮,而自家繁榮是不會高興的。也可以說,不能坦率的替別人的成功高興,反而會動起不該有的如惡魔的心。
  旅途上看到的火災是愈大愈有趣。看到失去了房屋及家財,在路邊不知所措的人,表面上是表示同情,但心底的同情心,很快就會消失。火勢如果很快被控制,反而覺得很失望。


  我們人類就是此種醜陋的愚痴所聚成的。

P56

  如此滿滿的煩惱,常從口或身溢漏出來,所以難免就有口常言惡,身常行惡的情形,有句俗語說:「口喜四惡」,那麼此四惡是什麼?
  綺語:講話口是心非,拍馬屁,有可能在口頭上殺死人。 
  兩舌:用兩張舌挑撥離間、使相好的兩個人產生惡感。
  惡口:說別人的惡言,強調別人的缺點。
  妄語:常撒謊。


  以前,在丹波的地方有一位百歲以上的長壽婆婆,有人問她:「在你這麼長的一生中,一定有很多值得回憶的事,講出來讓我們聽聽」。她回答說:「自出生一直到現在,永遠不會忘記,我被殺死了二十四次」。問起理由才知,至今她家己死二十四個人,每次她家有人死,就會有人說:「婆婆替代他死就好了」。
  在我們平常無意中說出來的語言,不知傷到了多少人的心。不可不慎。

  以身體做出來的罪有三種:
  殺死:殺死生物
  偷盜:盜取別人的東西
  邪淫:不正經的男女關係
  佛教說一切衆生是佛慈悲的對象,所以所有生物的生命都是同樣的尊貴。


  人類把殺動物吃牠的肉當成理所當然的事。但是站在被殺的動物這一邊來看。牠們正好和我們以無實的罪被關進牢裏,然後有一天被判死刑而槍決掉一樣。對人類的惡逆無道一定很憤怒,詛咒著含恨而死。 
據說將被帶去屠宰場的牛,兩眼含著眼淚,一副哀怨的表情。屠宰場的殺牛,是喜歡吃肉的消費者讓他殺的,因此我們吃死後的家畜肉,也一樣犯了殺生罪。吃魚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家要知道,如果我們從誕生到今天,所做的殺生罪的業報,現在即時顯現出來的話,被碎屍萬段幾十萬次都還報不盡。
  偷盜就是盜取別人的東西,在經典中說,你擁有和你的身份不相稱的東西,也算是偷盜。罪惡深重的我們,一生過著貧窮流浪的生活是應該的。但是我們卻過的豐食衣足的生活,這等於是過著身份不相稱的偷盜者的生活。


  最後就是邪淫。對自己的妻子不滿足。愛上別人的妻子。夫婦之間,如果違反對方的意志去犯,也算邪淫。有人用金錢去犯婦女也是同罪。雖然沒有用身體犯邪淫罪,但在心中,愛欲之心是不斷的在蠢動。人類總是以求剎那的快樂爲優先,不願意去求永遠的安樂。以無限度的愛欲加重無限量的罪惡。


  親鸞聖人在「敎行信証」中懺悔告白說:「悲哉!愚禿鸞,沈沒於愛欲的廣海中 …… 」,他自身的實相也完全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實相。

  用佛的法鏡照出來的我們的實相,正是親鸞聖人所說的「一生造惡」「極重惡人」。人類如同一團惡業的堆積物,那麼這一團惡的堆積物到了臨終時,後生將會是怎樣的呢?親鸞聖人說「我的住家一定是在地獄」


  我們每天不斷的做理所當然墮地獄的罪惡。了解自己的實相時才會發覺,後生會有一件很重要的大事。釋尊說那就是「必墮無間」。意思是在我們的後生,必定墮入無間地獄的一大事正等著我們。爲了讓人們了解這些,釋尊對韋提希夫人所說的就是定善十三觀的說法。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