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親鸞聖人苦惱的 —
書籍目錄
使親鸞聖人苦惱的 —

使親鸞聖人苦惱的 —

  聖覺:「親鸞師兄、你的臉色、好像不太好看」 
  親鸞聖人:「是的。聖覺兄,我的肉體沒有什麼問題。親鸞、正被心病所折磨着、聖覺兄、你是如何解決你靈魂的歸宿呢?」


P29 1

  聖覺:「親鸞師兄、我也苦惱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最後下了山瘋狂地尋找有什麽能救我的法門。最後遇到了吉水的法然上人。
  親鸞聖人:「法然上人」 
  聖覺:「對、就是受法然上人的教導後,我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得救了」。


  有很多如下面的疑問:
 「在這裡、親鸞聖人說肉體上哪兒都沒問題、但爲心病所苦惱。這心病是什麼?」如果無法了解這個心病的話,也就不會知道聖人拼著命去修行的動機。當然、「心病」並不是指現代人經常有的緊張、壓力、焦慮、不安、欲求不滿等所引起的精神病,病名叫「無明業障」。


  在佛教中把它稱爲「無明業障的可怕之病」
  「如果不能遇到這一光明之緣、想治好從無始以來的無明業障的可怕之病、就更加不可能了」

  (御文章二帖)


  眞宗的中興、蓮如上人如此教導我們。即使是肉體之病、可怕的是癌。因爲它沒有自覺症狀。一旦有了感覺、就已經太晚了、只有等待死亡而已。同樣、這「無明業障」之病不管怎樣拍肉體的X光、或住進醫院做全身精密檢查、也不會被發現。可怕的就在雖身患重病,但沒有自覺症狀這一點。


  無明是指煩惱的意思。每一個人、都持有一〇八種煩惱。俗稱,人爲「煩惱具足的凡夫」。意思是說人就是煩惱所集成的。好比在煩惱貼上眼鼻似的存在。並且、有的形容人爲「煩惱成就的凡夫」、(由煩惱所作出來的人)「煩惱熾盛的衆生」(煩惱熾烈地燃燒著的人」等。我們若離開煩惱一天都不能活下去。像雪人是由雪所作起來一樣、如果從人體把煩惱去除掉的話、人本身就不存在了。

  在一〇八種煩惱中、最使我們煩惱的是貪欲瞋恚及愚痴三種。稱爲三毒的煩惱。因爲這些煩惱含有可怕的猛毒、會使人們痛苦。


  貪欲就是欲望,沒有時很想擁有,有了就要更多,人的欲望是無限制的。想吃、想喝的食欲、空腹的時候、像餓鬼一樣、什麼都吃。一旦滿腹後、就會把眼睛睜大去尋找、有沒有更珍奇又好吃的東西。無論什麽樣的人,不吃東西就不能活下去。但是,人爲了自己要活下去隨便編一個理由,連其他的動物也把牠吃掉。 


  跟我們人不想死一樣、有生命的動物都持有厭惡死的本能。無論那一種動物,死對牠們是痛苦的、這與我們人是一樣的。被撈到船上的魚亂蹦亂跳,被掐着脖子的雞拼命地掙扎著,也都是因爲痛苦。爲了生活我們就會去奪取這些受苦的生命。而且像那樣的動物的屍體、而人們還認爲「好吃」而津津有味的吃下去。


  不只是這樣、我們把奪走那些動物的生命愈多當做「過愈好的生活」,貪婪的多吃一點牠們的肉感到高興。我們人就是雖然犯下罪惡、但一點也不認爲是罪惡、相反的把它當做是善事。不只是食欲。


  一分錢也想多要的就是財欲。一百萬不如一千萬、一億不如十億、欲望會無限地膨漲。從收音機到電視機。然後是錄影機、高傳眞電視等永沒有停止的時候。也永不知滿足。
  追求異性是色欲。雖知亂搞男女關係、或違背人倫是壞事。却總是在尋找機會。


  雖然如此、也想讓別人認爲自己好。想被賞識、被尊敬。這就是名譽欲。即使被小孩、流浪者稱讚也會高興的可憐蟲。並且,只要一有空就想放輕鬆睡一覺。這種睡眠欲也非常強。大家都有這些無限度的欲望,而欲望的本性是自私自利者。


  只顧自己好、別人變成怎樣都不管。爲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如何踐踏別人都無所謂。是否在心中有一種連父母孩子都可不管的可怕自私心?“大家心底的深處,仔細查看本尊原來是鬼” ,彼此內心深處都住着像鬼一樣無慈悲的心。


  欲望如果被阻擋而不能達成、就會變成憤怒的火炎。這就是瞋恚。「怒」這個字、在心的上面寫一個奴字。不管是誰發怒時,就會「這個傢伙、那個傢伙」的,在心中把對方切成碎片。


  「憤怒」是「始於無謀終於後悔」雖然明白這一點、但是一旦憤怒的火炎燃燒起來時、理性、教養都不管用了。學問修養也一樣沒有用。


P31 1

  把一切的東西都沒有區別的燒盡。這可說「憤怒是人類的狂態」。愚痴的愚是愚蠢、痴是痴呆,兩個字同樣是傻瓜的意思。所以這種心不能正確的判斷是非。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知是自己所種下的種子、當結果出現時大爲驚訝、認爲不應該這樣而咒駡世間。


  怨恨他人、嫉妒成功者、絲毫沒有感謝的心。俗語說「看到隣居的貧困,心裏覺得很高興。」「隣居建了倉庫、心裏就不舒服。」這就是由愚痴而起的。看到別人遇到傾盆大雨而狼狽不堪、你有沒有幸災樂禍的心情?看到被狗吠叫而困惑的人、難道沒有在旁偷笑嗎?你不是樂意看到艷麗的美女滑入泥沼、弄髒了衣裳的醜態?


  對當事人來說是很大的困擾,但別人却看在眼裏樂在心裏。「有人說旅行中的火災、越大越好玩」看到家被火燒光,失去財產的一家大小、瘋狂哀嚎的樣子、雖然覺得可憐,但有人在心底想著如果火燒得更大、一定更有趣。嫉妒別人的幸福、高興別人的不幸這種心態就是愚痴。用這些欲望、憤怒、愚痴的心不停的去造惡、這就是人類的真面目。


P33 1

  如抱着這些惡業、面對死亡時、在那裡將會有深不可測的黑暗世界在等着。親鸞聖人就是對自己的「眞實」感到驚訝而痛苦萬分。發現深處可怕的心而愕然失色的聖人、無論如何也想解決這一暗黑的心才向比叡山難行、苦行挑戰的。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