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序 言

序 言


Bg 34

  每個人都想追求舒適的生活,但未必如願。每個人也都曾想要搞清楚,人活著究竟有什麼特別目的,但從古至今好像也很難總結出令人動心的說法。我是什麼東西?我從哪裡來?來做什麼?將往哪裡去?整個宇宙有多大?宇宙究竟在忙什麼?我為什麼有欲望要去滿足?我為什麼有那麼多疑問要去探索?還有,為什麼我知道有一個自我?為什麼人和人之間能溝通?還有,我會消失嗎?


  這一連串的問題,究竟有沒有答案?我常覺得宇宙的道理不曾被創造,永遠也不會消失。所有消失的東西終將再現,所有出現的東西也終將消失。宇宙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為他是存在於不停的循環,也就是生生滅滅,生生不息。


  我也常問人,宇宙有沒有完美的一天?我的看法是,這宇宙早就經歷無限長的時空,如果有的話,那他早就完美了,所以此時此刻就是完美了。那完美怎麼還有這麼多令人痛苦的事物呢?所以改個說法,宇宙此時此刻已經完全穩定了。如蘇東坡在前赤壁賦所言:「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莫消長也 ……。」也像我常經過的一所小學的教室,多年來從牆外聽到的總是同樣年輕的笑聲,似乎不曾改變。


  既然宇宙都已經穩定了,那萬物究竟在忙些什麼呢?我認為萬物可能都是在「迷」與「悟」之間循環不已,並依循著「物以類聚」的原則,在相應的世界中,生存、薰染、體驗、學習著。那我們人類究竟處在哪裡呢?身為人類的我們,顯然比其他物種更有思考與創造的能力,也就是人類應該是處在走向悟的環節中,有悟出宇宙真相的潛力,進而產生選擇與創造環境的能力。那該從何下手呢?


  宇宙顯然有太多無法回答的問題,但所幸我們似乎也無須急著去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擺在眼前的,宇宙似乎存有某種規律,而一切似乎都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然」這現象,即是「不能使然」,「不能不然」,他使我們有了必然的原動力與欲望,也產生了必然的歸宿,當然也提供了必然的保護機制。


  因此,「悟」似乎就是要從自然下手,去體證宇宙自然而然的規律。而我們產生了「我」的感覺,並希望讓這感覺延續,顯然是自然現象。而且我們每天在忙的事當然也是偉大自然現象的顯現。自然法則是無所不在的。所以「悟」可以就近選擇從「每天的生活」下手,去體證出所有變化的根源與規律。


  要達到此目的,我認為必須先了解人體,然而人的身軀似乎不是根源,能寄望的可能是靈體(註:無形的能量體)。因此有必要找出靈體的構造與功能,以便有朝一日我 們可以駕著它,航行到宇宙的任何地方。也就是要尋找出我們的本來,才知道我是怎麼發展出來的,有什麼潛能,該如何守住,該如何開發,才能創造未來,完成每個人心中的探索本能。


  本文記錄著多年來我探究人生的心得,尤其是2007年起積極追尋、參悟所得,動筆於2012年春,完成於2015年盛夏。其中除了宗教場所的體證外,多處是得力於東西方心靈書籍約三百餘冊與網路上心靈科學視頻的啟發,尤其是《大道系列叢書》、《天道奧義》、《道德經》、《六祖壇經》、《王鳳儀言行錄》、《與神對話》、《心理學》、電視弘法、靈學院課程、靈性科學與星際訊息等。這些資料姑不論其「真假」與「對錯」,皆加深了我對自己的了解,也讓我有了一些體證,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相互惕勵。願本文帶給渴望尋找到「人生目的」的您,健康快樂!


  另外,本文承蒙社團法人大道真佛心宗教會及白象文化有限公司的協助,才得以順利出版,併此致謝。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