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葡雖小但仍爲蘿葡,怎可叫出家人爲小沙彌?

有一天,許多弟子齊聚在大德寺的院內,忙著洗俗稱爲「中空」的蘿蔔。此時雲水(修行僧)走過來,喊道:「嘿,小沙彌。」一休就佯裝沒聽見,輕聲對大家說道:「我們別應聲。」衆人便默不作聲,雲水又大聲叫喊:「小沙彌、小沙彌。」一邊叫、一邊拍打一休的背脊。
一休回頭對他說:「蘿蔔雖小但仍爲蘿蔔,怎可叫出家人爲小沙彌?」經過這麼一問,雲水便很不好意思地離開了。
人們喜歡用外觀來做比較,於是有了優越感或自卑感。舉例而言,公司建築物的大小、有無顯赫的頭銜等,都是比較的重點,於是有了喜與憂的反應。事實上,公司外觀宏偉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内部的結構健全與否,有無成就等問題,此即一休所暗示的。
雲水與小沙彌同是修行的佛門中人。但一休可能僅僅因爲年紀差別就被人稱爲小沙彌,而感到不公平吧!所以他以手中的蘿蔔作爲例子,向雲水修行僧提出漂亮的反擊論點。
在某一時期中,日本展現高度的經濟成長,凡事流行重、厚、長、大。但自石油危機以來,爲了儘可能少用石油,同時爲降低成本,所以將整個產業結構改變爲輕、薄、短、小。在今日,大並不再足以代表好,反而小更受歡迎。人們變得越來越講究品質與成本等實際問題,捨棄大而氣派的外觀,轉而追求節省能源之道。
因此,像大型的輪船及大型車,由於消耗能量過大,而較不受歡迎。反而像電動玩具、自動相機,不但體積小,其優良的品質與完善的售後服務,使其大受消費者的喜愛與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