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萬物長於土
書籍目錄
一、抱道 —- 有目標、有志氣
二、辯道 —- 努力、活下去
三、閑坐 ---- 勿驚訝、勿遲疑
四、靜心 —- 不動、不能被動
五、拂拭 ——— 勿執著、勿拘泥
六、去處 —— 勿忘勿失
七、無相 —— 成為無、成為空
八、己事 —— 知己、知理
九、直入 —— 當機立斷
十、機鋒 —— 瞬間的動
十一、神通 —— 凌駕優秀
十二、鐵漢 —— 貫徹信心
十三、無事 —— 完全投入
十四、自在 —— 順其生、順其亡
十五、慈海 —— 關壞他人,設身處地
十六、風雅 —— 成為自在的主人
32・萬物長於土

32・萬物長於土

天爲父,地爲母,花爲根,土爲落葉歸根的故鄉。地藏王菩薩本是祭祀土地的,萬物可謂長於土。


Bg h21

  禪師在爲地藏開眼時說:「天爲父,地爲母,花爲根,土爲落葉歸根的故鄉。」一邊說,一邊把一隻袖子纏繞地藏的頸子,又說:「地藏王菩薩本是祭祀土地的,萬物可謂長於土。所謂天爲父,地爲母,光有柔和的地不足,才製造了閻羅。因爲地藏是祭祀土地,所以才說『花爲根,土爲落葉歸根的故鄉。』」


  最近衆人高喊著「回歸自然」,此話的背景只不過是把湧向都市、激烈競爭的口號倒過來罷了。人在迷失、不安時,往往會想回歸故鄉或回歸大自然的懷抱,這是因爲人類有重返原點的意識,認爲只要回到原點,便可使心鬆弛,這種心態稱爲「還巢本能」。


  有時離開工作,去接觸原野山色或海洋藍天,可使心情煥然一新,此乃因人類及動植物都是長於土,都有想被大地之母擁抱的慾望。即使今日所享受的空氣和水,也是地球上特有的秉賦,可稱做大地吐出的氣息;然後海水中出現了生物,空氣中的氧氣吸收了太陽有害的紫外線,使生物得以出現於陸地上。


  植物生長於土地上之後,使氧氣的供應量大增,生存條件更加優異了。開爾那曾經說:「由生物種子相互結合,形成的生物社會,其氣氛或特徵絕非偶然,縱使表面上看來很不規則,其實卻有很正確的規則。在這社會中,一切生物皆有其場 所、時間、工作及意義,各生物於其區域中,都有規則及團體,這是無法否認的。」 


  我們不應以爲只有人類才是特別的。地球的主角是繁殖培育衆生的大地,其次才是植物,人類只不過是個小角色罷了。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