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在後面撿拾的是寺廟中的和尚
書籍目錄
一、抱道 —- 有目標、有志氣
二、辯道 —- 努力、活下去
三、閑坐 ---- 勿驚訝、勿遲疑
四、靜心 —- 不動、不能被動
五、拂拭 ——— 勿執著、勿拘泥
六、去處 —— 勿忘勿失
七、無相 —— 成為無、成為空
八、己事 —— 知己、知理
九、直入 —— 當機立斷
十、機鋒 —— 瞬間的動
十一、神通 —— 凌駕優秀
十二、鐵漢 —— 貫徹信心
十三、無事 —— 完全投入
十四、自在 —— 順其生、順其亡
十五、慈海 —— 關壞他人,設身處地
十六、風雅 —— 成為自在的主人
53・在後面撿拾的是寺廟中的和尚

53・在後面撿拾的是寺廟中的和尚

勸人捨去慾望,在後面撿拾的是寺廟中的和尚


Bg h42

  這是禪師十分激烈的批評,禪師認爲宗教家只要一逮住機會便勸衆生「捨去慾望」,等大家認同他們的話,掏空錢袋去佈施,捐錢蓋廟宇或組織教團,宗教家們自己便過著舒適安逸的享樂生活,實是可恥。


  自古以來有句話相當諷刺:「和尚賺大錢」,和尙並無生財工具或生產設備,更未販賣商品,只在提倡法罷了,等於出售無形之物換取金錢,在無需成本的情形之下,當然說「和尚賺大錢」,而且是「淨賺」。但這些「淨賺」的和尙,卻是依靠佛教教義去服人。


  現代觀念認爲,光銷售不足以賺大錢,必須加上技術、服務等軟體,才有成功的希望;但距今二千五年前,能確立佛教教義,提供僧侶生存機會的釋尊,無異建立了軟體內容,實在令人佩服。


  松下幸之助創業時並不順利,每當他挫折時便會想:「寺廟並不曾出售什麼物品,爲何能吸引衆生,得到那麼多佈施?」據說,這是使他日後飛黃騰達的一個啓示。


  這就是肉眼所看不出的軟體之價值。同樣爲商品,品質良好、色澤美麗,有多種類型可供選擇、爲大廠製造的商品,勢必是消費者優先考慮的對象,而維持消費者繼續購買的條件則是廠商的售後服務與技術革新,企業的成功不是短暫吸引顧客就可滿足,而要以長久眼光去計劃未來革新的走向。


  在貧苦的時代裏,消費走向趨於硬體,對商品的要求不外乎耐用、便宜;但今日豐衣足食,人們已不滿足於上述的條件,價格已不再是爭取顧客的要素,品質是現代人追求的新主張,重質不重量的觀念已普遍地深入消費者的心中,形成新的消費導向,這對中小企業的影響甚大,頗值得企業界重視。


  追求價值甚於價格的消費時代已經來臨,能夠提供顧客技術及服務的商品,才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換言之,未來的時代不再是單純的實力競爭,而是鬥智的競爭,企業應多思考這些問題,設計出吸引顧客的經營方式。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