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的笟籬(ㄓㄠˋ ˙ㄌㄧ)不值幾個錢,但出售笟籬甚爲風雅。

古代中國有位禪者龐居士,他帶領著妻兒子女一道修行,入門於唐代的名禪師馬祖大師,當其開悟之後,便捨盡家財,勵行苦修。
龐居士一家過著清貧的生活,爲了糊口,居士親自用竹子編織籠子、竹籃、由女兒負責出售。一休禪師對這種生活方式倍加讚賞,他稱讚龐居士的高行,曾說:「出售的笊籬不值幾個錢」,對龐居士之女的讚詞是:「出售笟籬甚爲風雅。」
笟籬就是籃子及籠子。這段禪語是一休禪師稱讚龐居士父女爲求道而安守清貧。今日的社會風氣十分奢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糧食普遍缺乏,人們對飲食的要求僅於溫飽,然而現代生活富裕,人人講究美食,追求世界各國的食品、調味料、調理器材等,飲食不再只是維持生命所需,而成爲享受,注重味覺,視覺及氣氛。
食物太過精緻、營養,導致疾病型態也有所改變,現代人的共通疾病大多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但悲哀的是,地球上尙有許多人正受飢餓之苦。
評論家將經營投資事業的成功者分爲三種:一是能廣泛掌握資訊者,二是敢對自己的先見之明下賭注者,三是曾生活困苦三餐不繼者。
而多數成功者具有第一、第二兩項特質,卻少能有第三種經歷,所以當其成功之後,往往就得意忘形,貪婪地擴大事業,一味地從事投資,導致事業上的絆脚石。有過三餐不繼的貧苦經驗,會警惕自己謹慎發展,了解事業終有起伏,不致逞強擴充。在此希望經營者能有安貧樂道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