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之共同點
淨土之不共同點

前 言
大德,當您未探討「二處淨土往生因緣比較」前,請先看「佛說佛名經」,以便認識「西方極樂」和「娑婆世界」的時間對比。還能認識其他佛國的時間,這樣您更能了解娑婆人類百歲壽命,等於他方國土的剎那。
《佛說佛名經》云:「爾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世尊!如是諸佛如來,所有壽命長短等不?』
佛告諸比丘:『汝等諦聽,當為汝說。比丘!我此娑婆世界賢劫,釋迦牟尼佛國土,於安樂世界為一日一夜。若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土一劫,於袈裟幢世界為一日一夜。若袈裟幢世界碎金剛佛國土一劫,於不退輪吼世界善快光明波頭摩敷身如來國土為一日一夜』。」
娑婆世界自生至滅為一劫,名為賢劫。一劫分為四中劫,即成、住、壞、空。每中劫有二十小劫。一小劫由一增一減的所成數目如左(人壽最高八萬四千歲):
84,000×100×2=16,800,000年(一小劫)
16,800,000×80小劫=1,344,000,000年(娑婆世界生存時間)
如果以廿四小時計,娑婆世界一小劫(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等於「西方極樂世界」十八分而已。
60分×24=1440分
1440分÷80=18分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概念,出自「淨土」思想,「淨土」思想是佛陀滅度後(大約公元二、三世紀),印度有幾位聖者首先發揚。當初世親菩薩造「往生淨土論」,龍樹菩薩主張,十方佛國皆有淨土,只要隨眾生因緣根基,認真修證即得往生。
東漢明帝以後,佛經陸續傳入中國,而淨土思想隨之傳入,淨土思想發展後,民間信仰也漸漸變化,東晉時代,道安法師,引導一些弟子專修「彌勒淨土」。道安法師的弟子慧遠,則極力弘揚「彌陀淨土」。因為遠公極力弘揚的關係,所以自遠公以後,西方淨土信仰,比兜率淨土信仰盛行世間。
到了初唐,《淨土十疑論》、《往生安樂集》、《淨土論》問世以後,「兜率淨土」思想更加沒落,為什麼?這三論之作者因為偏愛「西方淨土」,在有意無意中,將兜率淨土的殊勝處,貶去它的真實價值。
「兜率淨土」思想另一沒落原因,就是歷史上一些政客,利用神道出機,或著造偽經,以彌勒下生,天下太平為號召,愚惑群眾來滿足個人政治欲望。唐朝武后是其中一位,由唐至宋,尚有多起,民初以來民間信仰,暗中也有一大變化,因此造成一些人對於「彌勒信仰」產生錯覺,也導致一些大師不敢弘揚。這也是沒落原因之一。
當前台灣的淨土信仰,「西方淨土」有大部份的人極力弘揚,所以信徒日增。「一貫道」傳道法義內容,雖然有「彌勒」色彩,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尤其是「彌勒下生」因緣,又把眾生誤導,這方面又使眾生錯覺和懷疑「彌勒淨土」的真實性。有些佛教徒,認為「彌勒」是一貫道的信仰對象,佛教徒不可信仰。也有些不明經義的佛教徒訛傳,不是將兜率內外院混淆不清,就是大膽假設,現在信仰「彌勒法門」不是時候。這種人當然還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高見。這攪亂視聽的音聲,如不引經明確更正,殊勝的「彌勒淨土」,永遠不能弘揚於世。這種妄見的人,會誤導眾生錯失往生「兜率淨土」的機會。
今根據淨土有關的教典,抽出幾段經文,供同修參研,以便依經精進至實際,以免訛修訛傳,誤己誤人。
淨土之共同點
「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兜率內院」也是淨土。「西方」是娑婆世界外,十萬億佛土中,其中一世界。「兜率」是本土中,欲界第四天之「兜率內院」,眾生能往生這二處世界,個個皆得「不退轉於無上道」(遲速有分別),不是一般淺見的人說:「往生兜率將來還要來人間受生死輪迴。往生西方可直修至補處,不必再受人間生死輪迴。」
《無量壽經》卷下:「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又說:「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這是說明得往生彌陀淨土者,絕對不退轉,可是聞此經後,願意往生者,即得往生?當然要看個人是否「專心信受,持誦本經,講誦本經,講說佛法一切善行。」世尊又說:「願生安樂國者,可得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
得往生的條件包括不「犯五逆罪」,不「誹謗正法」。如果一位進修「西方淨土」的弟子,因偏愛自修的宗派,可是不理解別宗法義,也不明白別處淨土殊勝,隨意出口批斷者,必負「誹謗正法」之罪,因為別宗宗義,也是出自世尊金口,請諸位大德出言謹慎。
從上面三段經義看,得往生「西方淨土」者,由信仰、意願、守戒、懺悔,逐步進修,所得往生效力。絕對不是淺薄的相信,就能往生,切勿訛傳,使聞法者在進修中懈怠。諸位應該明白,要立地成佛者,不能不放下屠刀,然後好好禮佛,懺除已往業障,不然的話,往生前眾業現前纏身,看你怎麼跑得了。
那麼皈依彌勒菩薩,求生「兜率淨土」,是否再退墮,受六道生死輪迴?
《上生經》云:「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於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又說:「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此人須臾即得往生,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
經中所說,歸依彌勒,作彌勒弟子,將來往生「兜率淨土」後,不只「得不退轉」,還能得到「授記作佛」。佛陀的開示保證,弟子們應該可以放心,如果還不相信者,請看「彌勒上生經」。往生「西方淨土」和「兜率淨土」還有一共同點,根據「西方淨土」諸經說,修西方極樂得往生者,有阿彌陀佛、千化佛、諸大菩薩授手迎接,往生「彌勒淨土」亦有千佛授手迎接。
《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
今吾人居住之世界稱為「閻浮提」或「娑婆」,世界自生至滅稱為「賢劫」,「賢劫」中有千佛出世,「賢劫千佛」第四尊「釋迦牟尼佛」,第五尊「彌勒佛」。今「彌勒佛」在「兜率內院」為「補處菩薩」,所以「兜率內院」稱「彌勒淨土」。法華經所說,生「兜率天」,即是往生「彌勒淨土」。
《上生經》說:「值遇賢劫一切佛,遇星宿劫諸佛世尊。」無論「十方一切佛」或「賢劫千佛」,佛佛平等。求生「兜率淨土」有賢劫千佛授手迎接,彌勒尊佛放光迎接,還有兜率內院諸天子雨曼陀羅華迎接,這是何等殊勝。
吾人是賢劫眾生,累劫以來已結無量冤親因緣,這些冤親未解脫前,必受五濁惡世六道生死痛苦,所以他們應該急速得到濟度。大家同心協力,使本土速速淨化,是順理成章的努力意念,所以求生「兜率」,再下「閻浮提」度盡冤親,修行才有真實意義。
淨土之不共同點
「淨土」是清淨環境,無五濁垢穢的國土。聖者所居的地方叫「淨土」。經中稱為「佛國」或「佛土」、「淨剎」。
淨土在經中分為三類:
自受用土:又名「寂光土」,或名「不共土」。是佛尊本身之業感報土。佛陀福慧究竟圓滿,所感得的清淨土。仁王經說:「三賢十聖居果報,唯佛一人登淨土」。
他受用土:是佛陀為十聖菩薩所創設。十聖菩薩有十地不同程度,地地必要提升,以至於「等覺」。所以佛陀必幫他們創造淨土,以作教授「十波羅蜜」之用,使地上菩薩得分證真如,以便達到究竟圓滿。
攝眾生土:又名「應化土」。是攝持眾生作教育度化之淨土。如西方「彌陀淨土」,東方「琉璃淨土」,東方「阿𤴓佛土」,兜率內院「彌勒淨土」等。攝眾生土分為三類菩薩不共土,是佛與菩薩共(類似他受用土)。一、三乘共土,是佛、菩薩和二乘。二、聖凡共土,有凡夫也有聖人,包括佛、菩薩、二乘、天、人等。
彌陀淨土為大乘不共土
西方淨土,有人認為西方淨土皆是菩薩,內中之聲聞乘以因位說的。
《阿彌陀經》說:「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諸菩薩眾亦復如是。極樂國土的眾生,皆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菩薩之名,不退轉成佛進路之義)。」經中又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往生論》世親菩薩說:「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世親菩薩認為「西方淨土」是大乘不共土,所以內中無二乘、女人及根身不完整的眾生。在《往生論》中他又說:「眾生如不修五念門得圓滿者,是不能隨意往生其土。」(五念門修持下段再說)
也有人認為「西方淨土」是聖凡共土。因為得往生者,有三品九生之位,有二乘也有凡夫,應該屬於攝化之聖凡共土。可從「觀無量壽經」深入探討,除了上品上生位,須臾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其他品位,必經蓮池蓮花,一番改造,清淨似蓮花才得出來。改造時間如左:
上品中生位,「往生者生彼國七寶池中︰︰經宿則開。」
上品下生位,「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西方一日一夜,娑婆世界一劫)
中品中生位,「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花開敷,經半小劫成阿羅漢。」(七日等於娑婆世界七劫)
中品下生位,「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下品上生位,「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花乃敷,當花敷時,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住其人前︰︰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七七日娑婆世界已經過四十九劫)
下品中生位,「往生七寶池中蓮花之內,經過六劫,蓮花乃敷︰︰聞法後發無上道心。」
下品下生位,「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花中滿十二劫,蓮花方開︰︰聞法歡喜,發菩提心。」
《無量壽經》卷下云:「西方極樂的邊地,有胎生疑城,念佛不專而往生疑城者,五百歲不得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這五百年不是人間五百年)
從前面幾段經文得到了解,小根基的人不是隨意得往生,就是能往生者,必受蓮池蓮花或疑城胎生,一段長期間業識改造,至某一部份業識清淨似蓮,才夠格入淨土世界。「西方淨土」是大乘不共土,這是不用懷疑的,發願往生者必依經加強功行,切勿懈怠以免自誤。
兜率淨土為聖凡共土
彌勒淨土:有兜率「天上淨土」和娑婆的「人間淨土」。兜率內院是娑婆世界補處菩薩所依止的地點,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一樣,是一種固定公式。今彌勒菩薩為兜率內院天主,正為諸天眾及無量聖眾說法,周邊也有他方來的諸大菩薩,五百億天子,以及人間往生的佛陀四眾弟子,所以說「彌勒淨土」是聖凡共土。因為求生「兜率淨土」將來往生者,即刻於蓮花上花開見佛。
《上生經》說:「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求生「彌勒淨土」者,往生容易,解脫急速,因為還得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赴龍華三會,聽彌勒佛說法而證「法眼」,「授記」未來作佛。
《上生經》說:「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
《下生經》說:「彌勒佛,住世六萬歲,憐憫眾生,令得法眼。」(法眼就是菩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