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見萬法如幻諸佛語 13
書籍目錄
第一篇 末法時期的過患
第二篇 大乘佛法的見、修、行
觀見萬法如幻諸佛語 13

觀見萬法如幻諸佛語 13

Bg h81

  我們對現象界本質的迷惑,可依現象的不同種類區分為:物質性、言語性和心理性。關於物質性的迷妄,原頌如是表示:


  輪迴與涅槃無盡的現象,就如同魔術的幻影。遍宇找不出一個永恆、本俱存在的實體。從未有過一個國王可以永遠保有其王國:從未有過生而不死之人;從未有過不會消散的群體。一切就像齣戲,戲裡演員們拌演著戰爭、情欲和死亡。凡事就像場夢,有時是美夢,有時是惡夢。


  在此末法時期,我們已經到達幻象的頂點。人們早已遺忘黃金時期的純淨。他們不管來世,只顧眼前即刻的滿足;他們詭譎而不可靠,把佛法葬送在堆積如山的有害惡行裡。世界和眾生每一刻都在改變方向,就像麥桿隨風搖擺,早上是真的,到晚上就不真實。不按時令的雨、雪、冰雹、炎熱和寒冷,擾亂了四時節氣的自然歷程。看到這一切,我們必須了解當好事降臨時不須特別欣喜,因為它可能隨時會變成相反的境況;我們也必須了解,在惡劣環境下也不須過於沮喪,因為相較於三惡道中無數眾生的苦難,我們的困頓實在微不足道。


  魔術師從不會被自己的伎倆所騙。當他幻變出馬群、牛群、車乘或任何幻象時,不論有多麼維妙維肖,他都知道它們並不真的存在。如同魔術師不會被自己創造出來的幻象所愚弄般,一個已經證悟萬法空性的菩薩,認清世間所有的追求都屬虛幻,即使他過著在家居士的生活,也不會受煩惱或我執影響。他了解一般世俗行為空的本質,既不受其誘惑,也不會為之害怕。他既不希求成功,也不懼怕失敗,因為他對自己的聞、思、修具足信心,不論做什麼,都會使他愈來愈接近徹底的解脫。


  然而,這樣的了悟如今很少見了。迷妄日積月累,就像滑稽的猴子相互模仿般地激增;這種迷妄深到讓我們難以找到一條全身而退的出路。我們已喪失看清事情真相的能力,因此要我們不浪費生命是很難的。但就像過去諸佛所說的:「萬法皆是有為法(compounded),凡有為法均無常,無常即苦。」所以我們應認清世俗價値是什麼;放下所有對財富、衣、食的思慮;不再占他人便宜;努力將我們的心與佛法相融合。如果我們能夠捨棄所有忙碌的世間活動,在佛法上的修行便能持續地直趨目標。佛法的修持和種種善行也如夢幻般不真實,但透過這些如幻的功德,我們將得到如幻的證悟之果。


  我們必須以世俗諦和勝義諦這兩種真理來理解萬物的本質。簡言之,世俗諦就是現象顯現的範疇,由一連串相互依存的因緣和合所產生。既然一切萬象是以此方式互相連接,在世俗諦的層面就無法避免因果法則的作用:善或惡的行為必然會產生快樂或痛苦。一旦因緣現前,就不能阻止果報的產生;就像春天土壤裡的種子,若有陽光的煦照和雨水的滋潤,就會長出花和果實。這就是我們應該連最微小細行的潛能,也要一直保持警覺的原因所在;我們也應該明瞭,能夠有機會修持佛法是多麼稀有珍貴。現在我們手邊可能擁有這個機緣,但隨時都有可能因死亡而失去。我們不應該再浪費時間了。不斷思惟無常會激勵我們修行。正如怙主佛陀所說:「一切足跡中,象印為第一;一切思惟中,念無常第一。


  了知一切事物的無常,即是了悟萬法空性本質的關鍵。這就是勝義諦,唯有那些已全然證悟的人才能明瞭。究竟而言,這兩種真理無二無別,顯空不二。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