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者眾逢人皆微笑 20
第一篇 末法時期的過患

19.
樂時不再歡樂有時盡;
不欲痛苦依法斷離苦。
無論苦樂知昔業力作,
是故於此毋須希懼爾。
此時此刻,你或許正體驗著各種幸福歡愉,但這些都不會久長,所以不要執著。今生你必會經歷各種困難、疾病和其他麻煩;重要的是從這些經歷中,了知法教的真實意義。
不論何時我們經歷痛苦或快樂,不幸或滿足,都是過去行為的結果。如果你現在健康、有名或富裕,那是因為你過去所行的善報;如果你因疾病、障礙或重重困境而受苦,那是你過去惡行的果報。不管身處何種環境,你都可以淨化自心。受苦時,你可以發自內心深處祈求,願你的苦能代替別人的苦,讓他們所有的痛楚和苦難永遠了脫。你受的苦愈多,就愈能實踐替一切眾生承擔痛苦的修行。
以這種方式來經歷困境,把它當做修持佛法的一種激勵,它們會成為助力而非障礙。偉大的密勒日巴尊者就是用這種方法,將他所受的痛苦和艱難全部轉向證悟之道,成為最完美的例子。難道我們不應該像他一樣,放棄對此生舒適、快樂的一切考量,欣然接受所遭遇到的任何狀況,做為修行的資糧嗎?
20.
求人者眾逢人皆微笑;
己欲者多樣樣皆必備;
算計能作所作心希懼;
從今隨緣行止不作矣。
為了財富和權勢,你必須取悅權貴,笑得諂媚又僞善,只求達到目的。一旦你踏入權力和富貴的世界,你的心就會充滿憂慮,經常縈繞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種種。
到最後,不論我們變得多麼顯達富貴,似乎永遠都不夠。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從不感到滿足。正如俗話所說:「貪欲就像一隻饑餓的狗。」就算能嘗到天人的珍饈美饌,我們還是會希求更美味的食物;即使能穿到天人華美的服飾,我們仍會渴求更精緻的衣著。所以不要無謂地自我虛耗,像個追索彩虹盡頭的小孩!世俗的目標完全無益;開展為幫助一切眾生而修行佛法的信念,才是生命中唯一有價值的目標。
佛法的基本要點就是遠離生命中對苦樂的恐懼和希求。在荒野獨自生活,滿足於你所擁有的,就會免受各種需索的折磨。沒有許多障礙、分心事物或衝突,修行就容易多了。反之,窮畢生之力試圖得到世俗成就,就像在乾涸的河床上捕魚一樣徒勞。清楚了解這一點,立定決心,不要讓生命去追求這般毫無意義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