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 語
第一篇 末法時期的過患

21.
今日既死無悔輪迴法,
長命百歲無喜韶華逝。
是故死活今生有何義?
唯修佛法誠為來世矣。
如果你已修行佛法,你的生命就很有意義,即使今天突然被雷電霹死,也毋須有任何遺憾。
如果你不會修持佛法,至少有一件事不用擔心:你沒有任何機會遠離輪迴:你現在就置身其中,而且還會在裡面耽留生生世世,像一隻被困在罐子裡的蜜蜂,飛上飛下卻無處可逃。如果你繼續浪費時間,不論再多活幾年或上百歲,到頭來都沒什麼差別。
至今,或許你已浪費許多時間,但一旦你開始修行佛法,那麼不論你活多久,每一天的每一刻都是和上師相處,接受他的教導,並全心全意修持直到死亡降臨的無比寶貴的機會。那時你會清楚知道,沒有一件事比佛法更值得;並且明白,為使自己完善而修持,是今生和來世的一項珍貴投資。
覺察整個現象界是多麼夢幻無常,當死亡來臨時,你就會像對待老友一樣地歡迎它。猶如無可匹敵的岡波巴大師(Gampopa)所說:在死亡時,已除盡輪迴習氣的最上乘修行者會融入大明光中;中等的修行者虔信自己會直登淨土而了無畏懼;修持了一些佛法的下品修行者至少也沒有悔恨,知道自己將免於投生三惡道。
即使你強烈執著於今生的事物,也無法留住它們。青春及伴隨而來的歡樂匆匆而逝:沒有佛法,就算活到百歲也只是延長老年的痛苦而已。只要你的心仍被八風 12 所染污,就沒有任何聞、思、修能讓你獲得解脫。世俗 的目標是永無止境且沒有實益的。純為他而追求證悟的修行,才是最崇高和最有價值的立志目標。這就是菩提心,一切修行道的精髓,能成就一切法門。
12.八風:依龍樹菩薩所定義,分別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每件事都有一個恰當的時機。農夫知道何時應該犁田、播種或收成,從未錯失從事每件工作的適當時機。現在你擁有健全的身心功能,已經遇到上師,也接受了他的法教,你要讓解脫之田荒廢嗎?
大多數人做了很多未來規畫,但他們計畫的未來,只不過是今生的短短數載,這是極為短視的。我們還有來世的漫漫長路要走。死亡只是一個必須獨自跨過的門檻,唯有對上師三寶的虔信和對修行的信心,才能幫助我們面對死亡。親戚、朋友、權勢、財富和其他我們習於依賴的任何事物,到時都不復存在。所以,如果你現在把生命浪費在無盡的次要工作上,可以確定你在死時必將悔恨哭泣,並被強烈的不安侵襲,就像一個小偷剛被丢入監牢,不安地等待刑罰。亦如密勒日巴尊者對獵人奇惹瓦・貢波・多傑(Chirawa Gönpo Dorje)所說的:
暇滿人身誠可貴,
如汝之人非如是。
一個人或許會發覺自己沒食物吃,沒衣服穿,沒房子住,但如果內心充滿對上師和三寶的信心,那麼此人不管是生或死,他的心一直都是喜悅和自信的。
結 語
第一篇是從世尊初轉法輪、傳下四聖諦的法教開始,相當於三乘教法的第一步:小乘。概括來說,它指出輪迴的過患,特別要激勵我們厭離此末法時期的惡行。這種出離輪迴的決心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礎。而第二篇將解釋對治輪迴的方法:大乘佛法的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