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歷史人物興替
書籍目錄
論歷史人物興替

論歷史人物興替


Bg j63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有風騷數百年;」是趙翼論詩的名句,也是他「論人事」的名詩。依照趙翼的「人物歷史觀」來看,歷史上就從來沒有過「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之憾事!


  其實,從歷史的斷切面觀察,很可能在某一時代無拔俊之材,如從歷史縱切面加以盱衡,則造成歷史的,還是那些「不盡長江滾滾來」的三國周郎。


  我們今人每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懷舊幽情,而古人又何嘗未曾如是?人在歷史的空間,祗是那一點點,用如豆的雙眸,搜尋漫長的歷史上的人傑,又能得幾何?但是如果你將歷史加以濃壓,那麼數千年來的「孔孟朱程、秦皇漢武、諸子百家」,不都是同聚一室了麼?相反地,你如將歷史拉長,從釋迦到六祖慧能,是一千二百年,從六祖到民國的虛雲和尚,又是一個一千三百年,這樣地看來佛教的禪宗,當眞沒有幾個「龍象」了。其實歷史人物之地位有其層次,人物之出現,復有其機遇;因此吾人當不可以「天平之砝碼」的手眼,來斷其興替。


  我個人深深感覺,就歷史之形勢說,滾滾長江東逝水,英雄自必逃不過被浪花覆滅之運命;如就生生不息之衆生根器而言,「江山代有人才出」,它對眞理的肯定,却是應毋庸議的。因此,我們毋須對僅僅佔有剎那時間與方寸空間之人物,來承擔超重量之憂戚;那是生命因果業緣之大事。


  今天我們侷處於海天之一隅,而透過吾人尚未成正果之肉眼看千百年之歷史,又適逢地球千萬年間難逅之變革,錯歎歷史之無人,得一披雲手之不易,眞是錯怪了「歷史」。


  須知從沙裏淘金,無論如何沙與金是無法成正比的;此亦如一千個禪師裏,能有一個禪師悟了道,已是龍天開眼,那麼對那九百九十九個未悟的禪和子而言,也畢竟是他日之佛種,我們身爲這個時代的薄地凡夫,能有此種器度,又夫復何恨。蘇子瞻的「觀潮詩」描寫得妙:
廬山煙雨浙江潮,不到千般恨未消; 
到得還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透過歷史的眼光來看這首詩,歷史人物就是如此這般地興替起滅,「起滅興替」是常法,也是「無常」之事。但在「無常」中自有常在;常與無常,畢竟同體。我們時代的人物,事實上亦猶古之視今,「後生可畏」,不盡長江滾滾來!歷史是一股汹湧不絕的漫天浪潮,歷代人物在此中與泡沫共沉浮,前浪接着後浮,白髮漁樵,道不盡逝水之情。

撫今追昔,有情與無情,共此一局,依然耐不住要長歌一歎!——廬山煙雨浙江潮!


—— 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十日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