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世界上,人常常為了一點小事而發生衝突,更因那一點衝突引致彼此爭執,互相仇恨,甚而動刀槍傷對方以洩心中的憤恨。人與人之間的仇殺,乃至社會人類的戰爭禍患,一切不幸的事情,完全可以說是起於瞋恨。瞋恨是非常可怕的東西,它能使人失去理智,不擇手段的毀滅一切,因此,在佛法中說瞋是三毒之一。
我們應該如何對治瞋恚?在佛法中告訴我們,唯有「慈悲」才能醫療瞋恚之病。與樂曰慈,拔苦曰悲,慈悲就是對他人常思給與快樂、拔除痛苦之心。
佛陀是大慈大悲的代表,為了令眾生究竟離苦得樂,而殷殷垂示教法;菩薩生於慈悲心而修萬法,所謂「以慈悲之水滋榮萬行之樹木」。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有道:「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正是菩薩救度眾生的精神,可見慈悲是諸佛菩薩救濟眾生的根本心意。
在《涅槃經》中說到三種慈悲:一、眾生緣慈悲,是凡夫應起的慈悲觀,視一切眾生如同父母兄弟姊妹。二、法緣慈悲。三、無緣慈悲。
在《法句經》中說到慈悲能得到十二種利益:福常隨身、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不喪、火不喪、在所得利,死昇梵天。
慈悲能使我們除去心中的瞋恨慳貪等煩惱,譬如春風一樣,可以吹散自己心中的黑暗;像冬陽一樣,可以溫暖眾生的心房。世態炎涼,人心不古,我們要實行慈悲,才能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但願人人能把春風冬陽的慈悲普施給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