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比丘,在林園中的樹下靜坐,莊嚴的相貌,使人見了,欽仰之心油然生起。這個時候有一位餔多外道的行者走了過來:「沙門!你成天無事的這樣坐着,安享人家的施食,不感到慚愧嗎?」比丘答道:「士兵執干戈以衛國家,我乃為眾生而對付魔軍怨敵。六塵外境是我們的魔怨,無形的敵人,我怎能不防患它呢?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緣,而染污心身,所以稱為六塵。這六塵在凡夫愚者的眼中,是認為應該執取,值得貪愛的;然而,在聖者的眼中,它有如魔怨,應該遠離。當我們六根生起攀緣境界的時候,不論是對物質或精神,自然會生起染着分別的意識,於是對自己感覺適意的境界,就處處貪愛,那境界的變動遷移,都會引起內心的牽掛,例如想看想聽的,偏偏看不到聽不到,不應該貪的,偏偏要貪,不應該愛的,偏偏要愛,正像陷身於魔怨的羅網中,招感成為一大苦痛。
拿刀槍的敵人是有形的,六塵的魔怨是無形的,有形的,可以防患;無形的,却令人難以捕捉。六塵如魔軍如怨家,損傷我們的慧命,劫奪我們的功德法財,能不遠離嗎?無怪乎聖者要教誡眾生,觀其過患之相而捨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