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見的反面是邪見;正見是善業,邪見就是惡業。邪者具不正、反常、背真等含義,即是不合正道,離棄常情,違背真理的見解。
邪見是見解知識上的心理病態,是在理上的迷言,由此病態和迷惑,會產生一股力量,阻碍我們接受正法,堵擋我們趨向正法之道,好像一面羅網,把我們圍困在裡面,不能前進,只能拘束在困擾中,久之而斃。因此,大智度論說:「是入邪見網,煩惱破正智,離諸清淨戒,唐苦墮異道。」
邪見的種類很多,舉凡不屬正見者都是,其中關係最大的,就是撥無因果之見。所謂撥無因果,是對善惡之因,起不生苦樂之果的觀念。等於認為:善事不必多做,做了將來是不會有好果的;壞事儘管做,做了將來是不受苦果的;受樂只是運氣好,不是前因之善;受苦只是運氣壞,並非前因之惡。諸如此類的邪見,是阻止為善,勉勵為惡 是斷善根而墮無間地獄的。
在佛法中說,邪見是五利使之一,斷之較貪瞋痴慢疑為易,只要對道理明白,生起正見,就能消除邪見了。那麼,要怎麼樣來判斷正見邪見呢?我們以佛法為鑑鏡,與佛法背道而馳的,就可謂之邪見。要接受正法,必須從邪見的羅網中走出來,離邪歸正的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