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在竹林精舍為弟子們說法。一天,他在花園中經行,看見兩個弟子坐在一棵樹下閒談,其中一人說道:「最近我老是不能平心靜氣的修學,心裏總覺得修道太苦了。」另一個接着說:「那麼你是在放逸了。」
「最近我老是不能平心靜氣的修學,心裏總覺得修道太苦了。」另一個接着說:「那麼你是在放逸了。」這個時候,佛陀走過去向他們說道:「比丘!放逸是修道的強敵,當你放逸的時候,也就等於墮落了;因為,許多邪魔將得到空隙侵入你的心中。」
人之常情,往好的方面學比較不容易,向壞的方面學倒是很快,「放逸」一詞用别的文字解釋,與放蕩相似,因不肯做正當的工作,便也沒有規律的生活,致使身心兩方面,陷於散漫怠惰。〈大乘義章〉曰:「離善方便名放逸。」離了善法,容易輕浮,馳散身心,損失心中的正念,繼而背離正道,讓煩惱惡魔的種子在心裏生根,此即是墮落。好比編結一件東西,沒有依照一針一線的正規方向,做出來的結果,不是不成器,便是裝不了任何東西。
晚堂課誦的懺悔偈中說道:「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古德們天天警戒自己,深怕有絲毫放逸,佛弟子們更應該把不放逸常記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