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一:弟子謝明讚,今日因心情不好,到觀音禪院走走,想從佛經
中找尋醫治自己心病的良方。但俗弟子實在愚昧,無法領悟到佛經上的意義。然而,卻看到了一本「慧光」雜誌,得知大師你慈悲為懷,廣度眾生,因此提筆請求大師指點。
俗弟子因少時家貧,以至失學,十三歲就出外做工。經過十七年來的奮鬥,雖然現在已衣食無慮,但是自己的性情,可用「狂暴易怒」這四個字來形容。每當看不慣別人的作為時,就不由自主的發怒罵人,事後再後悔已太晚。因此,我好恨自己為何會是這種個性?大師,求求您救救我,指導我如何修身養性?教教我該怎樣做,好嗎?(謝明讚)

答1:個性易怒,可能是由幾種原因所造成,要改變自己易怒的個性,就必須先找出它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造成個性暴躁易怒的原因,大概有下例幾點:
(一)是身體的關係。譬如:肝火旺,陰虛陽盛;或者,體內有什麼疾病隱藏著,導致四大不調、身心不舒適,自然容易發怒,一有外境違逆己意,就更加暴跳如雷。你是否常常覺得心裡煩燥、不舒適?如果有的話,最好前往高明的中醫、西醫處,做個身體檢查,查出病因,將身體調理舒適後,相信脾氣就不會再那麼大了。
(二)是心理的關係。譬如:長久繁忙的工作,造成了心理上極大的壓力,或曾受到什麼打擊,對心靈產生了難以癒合的傷痕,以及其他的心理因素,都可能使一個人個性容易發怒。對治的方法,就是找出它的原因來,然後將它消除掉,怒氣也就消失了。
(三)是由環境所造成的。譬如:自小命運多舛,長大以後,受盡了人世間的冷酷。無形中,養成嫉世憤人的個性,認爲一切人都不是好東西,少來煩我!有這種心態,一旦人家所爲不合我意,自然就容易發怒了。如果是這種原因造成個性易怒的話,就要多想想人世間的溫暖面,別只顧往黑暗面看,要培養出「感謝心」、「報恩心」、「慈悲心」的心來。
(四)是由剛正不阿的個性所造成的。過於剛正的人,往往會看不慣別人的壞行爲,心中老是存有一股正氣,容不下些許歪風。這是一種衆人皆醉而我獨醒,不隨波逐浪的個性,但卻犯了矯枉過正之弊。每個人都是優缺各半的,自己又何嘗不如此,有優點也有缺點,怎能要求別人都沒有過錯呢?自己也未必做得到。因此,要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每個人都應該做個好人,可是,也要允許人們犯錯,只要不是故意的,不是犯了大錯。有了過失之後,肯改過,以後不要再犯就好了。
上面所說是四種會造成一個人個性易怒的因素,不知你的易怒是否由其中的某些因素所造成的?希望你能反省一下,然後對症下藥消除它。
至於如何修身養性方面,就必須從事佛教的修行了。佛教有戒 —— 五戒、十善、菩薩戒;定 ——坐禪入定;慧 ——從聞、思、修消除我們的煩惱,開發本具智慧的方法。請多利用空閒的時間,多看些佛 教經書,或就近請教出家法師,相信他們會慈悲的告訴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