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白傘蓋的密義
第一章 大白傘蓋的密義

第一章 大白傘蓋的密義


Bg j65

  大白傘蓋佛母法,乃是以大白傘蓋佛母為本尊的密教修法。此尊示現佛母像(女性像),因為他的三昧耶形為大白傘蓋,所以稱為大白傘蓋佛母,全名為「一切如來頂髻中出白傘蓋佛母」,是以息災功德著名於密教界的本尊。


  大白傘蓋佛母的修法,從元代傳入中國後,由於威力十分廣大,極有效驗,因此修學者非常多。而修習此法時,除了體受大白傘蓋佛母的廣大的威德之外,如果能體會其內在修證的密義,應該更能符合大白傘蓋佛母的本懷吧!


  從大白傘蓋佛母的全名「一切如來頂髻中出白傘蓋佛母」可以了知,大白傘蓋佛母與如來的頂髻有深刻的關係。如來的頂髻(usnisa)又譯為佛頂、肉髻相、無見頂相,原本為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


  佛陀的頂骨自然隆起,呈為髻形,所以有肉髻之稱,頂髻是慈悲與智慧圓滿、福慧雙足的德徵。乃是一般人所無法看見的殊勝妙相,是至為尊貴殊勝的象徵。佛頂也代表無上的佛智,因為一切功德中佛智是最為尊貴的,由於佛智的光明,轉化為最尊貴的諸尊,則成為「佛頂尊」。這個語詞可說是把佛陀無見頂相佛格化,並以佛位來顯現。


  在《白傘蓋大佛頂王最勝無比大威德金剛無礙大道場陀羅尼念誦法要》中,曾說:「是大白傘,遍覆於大千;神變難思議,虛空無障礙。諸佛咸稱讚,名大佛頂王;因此證菩提,能轉無上法。


  可知大白傘蓋即是大佛頂王。因此,我們在修習大白傘蓋佛母法時,應當體悟大白傘蓋乃是如來內證無上佛智所顯現的光明。因此,體悟佛陀的無上真實智慧,從體性上如實受用大白傘蓋光明的注照,自然能夠受持大白傘蓋佛母的體性圓滿灌頂。


  大白傘蓋佛母的具名是「一切如來頂髻中出白傘蓋佛母」。頂髻梵語為 usnisa,又稱為佛頂、肉髻相或無見頂相,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頂髻原指為無人能見的佛陀頂相,至為尊貴、殊勝。在密教中,此語引申為最尊貴的諸尊,而稱為「佛頂尊」。

  從佛頂無上智慧所示現的佛頂尊,後來有了三佛頂、五佛頂、八佛頂、九佛頂及十佛頂等各種分類。

  在《大日經》卷一的《具緣品》中,曾說道:「救世釋師子,聖尊之左手,如來之五頂,最初名白傘,勝頂最勝頂,眾德火光聚,及與捨除頂,是名五大頂。」


  這是說明釋迦如來的五大佛頂。這五佛頂,又稱作五頂輪王、如來五頂,是指具有如來無見頂相功德的諸尊。即:(1)白傘蓋佛頂(梵Usnīsa sitātapattrā) ,又作白傘佛頂。(2)勝佛頂(梵Usnisajaya),又作勝頂。(3)最勝佛頂(梵Usnisa-vijayā),又作最勝頂。(4)光聚佛頂(梵Usnisa-tejorāśi),又作火聚佛頂、火聚頂。(5)除障佛頂(梵Usnisa-vikirna),又作捨除頂。據《大日經疏》卷五中說明:「此是釋迦如來五智之頂,於一切功德中,猶如輪王具大勢力,其狀皆作轉輪聖王形。謂頂有肉髻形,其上復有髮髻,即是重髻也。餘相貌皆如菩薩,令極端嚴歡喜。」


  由此可知五佛頂是如來五智的示現,並以白傘蓋佛頂為先,由此可知大白傘蓋佛母的本來尊位。另外在《大日經義釋》卷七中,更解說五佛頂所代表的内文:「又白傘佛頂,白是大慈悲義。入※攞字門,一切法相不可得故,畢竟常淨。此則如來眾相之頂,以白淨大慈悲遍覆法界做,加大空點也。


又勝佛頂,入※字門,一切諸法本性寂故。此是大寂之頂,故名為勝,大空義如前釋。
又最勝佛頂,※是法蓮華義,加三昧聲故,鬢蕊具足。此是如來壽量祕密神通之頂,故名最勝也。
又火聚佛頂,※怛羅是如如無垢義,亦是火輪義。此即如來定慧光明之頂,能除暗障故以為名也。
又除障佛頂,※名離諸因緣,亦名自在力。此是如來力無所畏神通之頂,能柔伏一切眾生業垢皆令清淨,是故加囉字門,大空義如前釋。」


  由上引文可知:大白傘蓋中的字是大慈悲義,其相則為一切法相不可得,畢竟常清淨的法界體性,在現前則顯現為如來眾相之頂。所以大白傘蓋就是以白淨的大慈悲光明遍覆法界,其體則為大空。


  而勝佛頂為如來大寂之頂;最勝佛頂為如來壽量秘密神通之頂;光聚佛頂為如來定慧光明之頂;除障佛頂為如來力無所畏神通之頂,依例可知。另外在《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中以金輪佛頂、高佛頂取代為勝佛頂與除障佛頂二者,也稱為五佛頂。在日本以五佛頂為本尊,依《一字頂輪王經》為祈求息災、增益所修的密法,亦十分盛行。

五佛頂

■ 如來的五智

  五智(梵 panca jnanani)是指相對於眾生五種染污的意識,轉化為如來清淨的五智。密教中的五方佛就是五智的具體代表。這五智分別為:


1〉法界體性智:將染污的第九意識轉為世間、出世間等諸法體性之智,在五方佛中配列於中央大日如來與佛部。2〉大圓鏡智:將染污的第八識轉為法界萬象圓明無垢之智。配列於東方阿閦如來與金剛部。3〉平等性智:將染污的第七識轉化體現諸法平等性之智,配列於南方寶生如來與寶部。4〉妙觀察智,從染污的第六識轉化為巧妙觀察生機類而自在說法之智,配列於西方阿彌陀佛與蓮華部。5〉成所作智:將染污的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轉化為成辦自他所作事業之智,配列於北方不空成就佛與羯磨部。 


  以上是就金剛界而言;如果就胎藏界而言,則五智所配列者,依次第為大日如來、寶幢如來、開敷華如來、無量壽如來、天鼓雷音如來。五智除了以上的意義外,有時也指佛陀所得之五種智,或解脫聖者所得之五種智。

  而三佛頂則是指如來三部眾德的佛頂。在《大日經》卷一的〈具緣品〉中也說明「復畫三佛頂,初名廣大頂,次名極廣大,及無邊音聲。」等三種佛頂。在這三佛頂中,


(1)廣大佛頂,又稱作大轉輪佛頂、廣生佛頂、舍通大佛頂,或稱為黃色佛頂。其相乃是結跏趺坐於赤蓮花上,右手持蓮花,蓮上立獨股杵,臂當胸前。左手拇指與中指相捻,豎起食指,手掌向外,置於胸前。密號為破魔金剛,三昧耶形為五股金剛杵。


(2)極廣大佛頂,又稱作高佛頂、廣大發生佛頂、極廣生佛頂。形像是身黃色,坐於赤蓮花上,左手持蓮當腰,蓮上有綠珠。密號難都金剛,三昧耶形為開敷之蓮花。
(3)無邊音聲佛頂,又作無量聲轉輪佛頂。表示如來梵音的說法無量無邊,能契眾機。其形像為黃色,右手豎掌,屈食指、中指、安置於胸前,左手持蓮於腰側,蓮上有螺貝。密號為妙響金剛,三昧耶形為蓮花上具有螺。


  另外「八佛頂」則是三佛頂與五佛頂的合稱。而「九佛頂」是於八佛頂之上,再加攝一切佛頂。「十佛頂」則是九佛頂上,再加普通佛頂。但是其名稱常依經軌之不同而有差別。而在《大日經疏》卷十中說:「次一切佛頂者,一切佛頂謂十佛剎土微塵數佛之頂。頂是尊勝之義,最在身上也,即是十八佛不共法之別名。此本尊形像,一同釋迦具足大人之相。唯頂肉髻作菩薩髻形為異也。」


  由於,我們能清楚了知佛頂諸尊,即是大佛頂無上佛智的佛格示現。是如來內證的無上功德,也是佛陀十八不共法的具體示現。我們有此體悟,對於我們修習大白傘蓋佛母的勝法,具有關鍵性的廣大作用。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