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卿 弘法師開示
識蘊作意
「諸識法如幻」:外境其實是一種障眼法,不論我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只是一個影子而已。台語說:「你甘知影?」,你知道的都只是一個影。我們很注意看一樣東西,就沒有看到別樣東西;很注意聽一個聲音,就沒有聽到別的聲音。你沒有色盲,表示你無法看到色盲的人所看的世界。你沒有眼瞎,表示你無法接受眼瞎者的世界。所以,你看見,就是沒看見;你聽見,就是沒聽見。
每一種色、每一種聲,都是礙,障礙的礙啊!你看到一個人的形像,你就看不到他的無形像。心被一個東西吸引的時候,就無法去注意別的東西。你「會」什麼,就捨不得不會,捨不得不展現。所以,會就是礙。同樣的,你「有」什麼,有就是礙,它會佔去你的心,佔去你的時間。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天界?因為我們都在欲界,欲就是礙,只要你有欲望,欲望就是一種障礙,它障礙你,使你看不到無欲的世界。若要看到其他的世界,欲望必須破掉。離欲界,才能到色界。離色界,才能到無色界。離三界才能出離三界,超脫生死。
我們說自己沒有色盲,可以看到各種顏色,但這個沒有色盲,是另一種色盲。在修天眼通的時候,就是把人著色,用他的心眼,把所有的人都著上色,著色以後整個世界感覺就不同。比如說先把所有人都著上深藍色,做不到就戴上深藍色的太陽眼鏡。一個對你生氣的人,你用深藍色的眼鏡去看他,你的整個感覺就不一樣。藍色看完,再用黃色去看,黃色看完,再用紅色去看,紅色看完,就用白色去看。不只是看人,整個世界,都這樣去看,如此之後,很多東西,你會看得更清楚。一些平時看不到的東西,現在都能看得到。就像警局、偵探、調查員在調查事情,用一些東西去抹一抹,手印就跑出來。這是相似的原理。
戰爭時,很多軍備都要使用偽裝,為搜尋目標就去找些完全色盲的人來幫忙尋找敵軍,因為完全色盲的人沒有看到各種偽裝的顏色,因此更容易看出許多軍備被一些偽裝蓋住。這就是在提醒我們,我們沒有色盲,很容易被各種色所騙,而一個色盲的人,反而不容易被各種色所騙。意思就是說,我們很高興自己沒有色盲,但那也是一種障礙。完全色盲的人看東西都是灰色的,看彩色電視比看黑白電視還難看,看一條香蕉,好像鉛的顏色、如發霉一般。他所見的世界,我們覺得很難看。
舉這些例子,是讓我們知道,當我們看得到東西,而正得意的時候,就是我們失去覺察的時候。我們看一種色的同時就看不見其他的色。我們正在吃一個東西,就無法吃其他的東西。我們注意聽一個人說話,就不能同時聽第二個人說話。我們的注意力被欲望佔據的時候,就無法有更大的內心空間,若缺少內心空間,就常常覺得自己很忙碌。當我們打開收音機,心被聲音佔滿,內心世界就很難無聲。我們追求聲,就聽不到無聲。追求色就看不到無色。追求有形的,就看不到無形的。追求樂就看不到苦。追求苦也看不到樂。所以,這是非常奧妙的。
比如你去一個地方旅遊,拍了一些相片回來,你說你取了一些景,但,你真的取了那個景嗎?你使用照相機、攝影機,你再怎麼照也只是你的一個角度。你所到之處(你又真的到達多少地方?)每一個腳步都踏過嗎?你的眼睛真的都看到了嗎?我們所取的景,非常有限,同時非常主觀,和當時的心情也有很大的關係。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切的景色都黯淡;心情好的時候,再醜的東西也變美。
我們每天,非常非常受著心情的影響。所以,境只是一個相。你去看時,眼睛就開始攝影了。攝影時,眼前還放了一個鏡片,那個鏡片叫心情,那個鏡片會取色、加色。我們每天的心情都影響了我們的攝影。耳朵聽聲音也是一樣,只是在作一個錄音。心情好的時候和心情不好的時候,你錄到的聲相是不同的。而且,外面有很多聲音,裡面也有很多聲音,你在錄那一個聲音?我們取什麼樣的相,就看不到別的相。所以,我們要使用什麼樣的鏡頭來看世間?你若覺得世間需要很多東西來裝飾自己,你就很難無所求。你若覺得世間需要競爭、計較,你就很難有輕鬆的心情。
我們希望一個怎樣的世間?我們用怎樣的心來看世間,世間就隨著我們的心而呈現,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比如一個人罵你、批評你,你若以寂靜的心來看對方,無論對方對你是如何的看法,你的心仍是一樣的寂靜。我們若因對方一句話而心不寂靜,表示我們的心本來就不寂靜。我們可以去感覺看看,去嚐試看看:有人在罵我,我依然深情款款的看著他的眼神微笑。你的笑不是冷笑,不是嘲笑,是對眾生的無常——有時天晴、有時風雨的接受,完完全全的接受。
一個人對我不好,是因為他看到我不好,是他用他心情的鏡片,用他攝影的角度所照的相。表示我這樣一個境界,讓他生氣。我是一個境界,我不是一個人。一直去看,彼此是對方的境與鏡。你是我的境界、也是我的鏡子,不但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境界與鏡子。
世間不在外面。你微笑,世間會跟著你微笑;你寂靜,世間會跟著你寂靜。你不必相信我所說的話,但你去嚐試,無論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一直微笑,一直微笑,你的心很寂靜,很寂靜,你去嚐試看看。笑和寂靜的力量是非常的大。你靜得下來嗎?
我們看每個人,包括看自己,都能看到:每個人都代表世間,每個人都是世間的縮影。你是世間,我也是世間,你的心情是全世間的心情印在你的心上。你的心情是你想世間如何對待你的一個反應。你對世間很感謝,你就對人很感謝;你若覺世間對你不好,你也會對人不好。你的心即是你對世間所取的相。
你就是你所知的世界。你所知的世界有多大呢?你的心若靜,你的世界跟著靜。你的心若貪,你的世界比你貪。互相在迴向,因為一切都是相,互相在照應。每個地方都是鏡子,每個境界都是鏡子,在每個境鏡中都看到自己。你在境鏡中看見慈悲,你就慈悲。你在境鏡中看見貪,心跟著轉你就貪。所以,我們的認識分別都是障眼法。佛陀用魔術師來比喻。魔術都是假的,但我們看不到假相。一切的境,一切的相都不實,因此佛經說:「諸識法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