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 懲惡現報
書籍目錄
觀音靈感錄續編–惕園 毛凌雲 敬述
第二章 救刀兵劫
第三章 救災禍難
第四章 救疾病苦
第五章 救產嬰苦
第六章 善惡勸懲
第二十節 懲惡現報

第二十節 懲惡現報

Bg l36

 一、淫殺悉誅 
  廣州城北越秀山,有觀音閣,高逾五丈,為明廣州指揮使花英所建,供觀音大士石像,高逾一丈,形神肖妙,且多靈異。亡之際,清軍耿尚兩王入粵,屠戳甚眾。耿繼茂部將楊虎臣,嗜殺貪淫,屠城後復縱兵大掠民間,錙銖盡取。凡民女妍麗者,悉被擄淫辱,不從者殺。據越秀山,擄獲美女,皆囚閣上,列室而居,恣其淫暴,凡數十人,無一倖免。逃生不得,多絕食求死竟無恙,乘夜自縊而繩皆絕,自殺而剪被奪,惶顧無人,乃泣曰:「若有神祐,乞拯我歸。」立聞應曰:「汝等勿悲!佛將保歸團聚,毋入枉死城中。」皆驚信忍候,至,悉瞑目合掌念阿彌陀佛。將施狂暴,忽聞空中呵斥聲曰:「虎臣勿妄動,明日當盡赦諸女,否則,萬死不足蔽其辜也。」楊大駭!疑瓦上有人,派兵搜索,影跡杳然。


  返室淫心又起,而壁上呵斥聲又作,喪膽而退,悸不成寐,坐至天明,命釋諸女。而軍中擄得者又至,仍囚閣中,將施狂暴,呵斥如前,白晝聲近,不禁股慄。潛告左右,左右曰:「聞閣中大士靈異,盍徙勿留?」楊怒入殿,見大士像,拔劍將砍,忽劍墜頭暈,左右挾持退出,即臥病不起,顧左右曰:「大士誠不可侮,今即遷居。」忽風雨竟日,欲行不得。是夕獨宿,病稍癒,淫念復熾,忽聞叩門聲曰:「聞將軍抱恙,特來致候耳。」竊喜延入,女衣白袍,明眸皓齒,花貌雪膚,為生平所未見,急問「姊何人?深夜來此,將慰我寂寞耶?」遽擁之,女忽轉身,撲空而倒,痛楚不堪,女旁笑曰:「急色如此,宜其仆也。」楊慚起立,視女矯捷,疑為異人,不敢輕犯。女復笑曰:「吾被擄至此,願以身獻將軍,當從吾誡。」楊欣然曰:「姊欲如何?」女正色曰:「當令軍中嚴禁姦淫擄掠,犯者殺無赦,汝宜以身作則,否則號令不行。」楊沉吟曰:「姊願歸我,閫令當依,惟軍中事不宜過問耳。」語次,慾燄難禁,挺起擁女,女身一閃,又仆於地,癱瘓難起。女笑曰:「今從吾誡否?」立應曰:「唯命是聽,姊當有以解吾飢渴也。」女掖之起,體力復振,瞷女不備,擁之不釋,大肆輕薄。左右窺聆耹語,悄然引避,詰旦往謁,叩門不應,遂排闥入,見其僵臥榻上,袍服未卸,鮮血滿面,氣絕久矣。


  驚呼將校咸集,驗其尸,雙目被挖,餘無所損。軍中震駭,飛報清帥緝凶,如左右言:「殺楊者必白衣女子也。」將校中有陳明者,與楊狼狽為奸,淫污亦眾,是夕宿閣上,白衣女忽現床前笑曰:「將軍亦不堪寂寥乎?」陳驚起,拔劍斥曰:「汝必妖物,既害楊將軍,復敢祟我耶?」女笑曰:「汝輩罪孽深重,不死何俟?」陳大怒,舉劍刺之,劍忽逆轉,自刺仆地,洞胸而死,左右震駭,女忽不見。當夜軍中亦大亂,將校士卒橫死者百餘人,皆殞於枕上,挖目裂胸,與楊陳無異。於是大譁,僉云:「白衣女子為觀音大士,所以刑戳淫凶者也。」清派儒將廖志接統楊軍,並查究其事,廖詣觀音閣,悉縱囚女,令閣中將弁士卒,皆頂禮後徙出,並禱於大士,乞示佛意!獨宿閣上,冀有所見,夢白衣大士莊容告曰:「軍中犯姦淫擄掠者,吾悉以法劍誅之,汝當引為大戒也。」廖驚醒,立傳令軍中曰:「犯姦淫擄掠者必殺。」自是軍紀漸肅。後數年像失閣坍,遍尋不獲。


  按清初入關,縱兵殃民,凡罪孽深重者,悉誅以示警,俾引為大戒,以肅軍紀,而救民難。楊陳等百餘人,嗜殺貪淫,現報慘速,後報更甚。普勸執掌兵權者,皆當以此為鑑戒也。


 二、淫殺必死 
  清末湖南寶慶縣婦,中年喪夫,僅一子天資愚蠢,就讀私塾。婦日理家務,晨夕必焚香禮念觀音菩薩,懇祐子平安。一日黃昏後,子偕同學胡某放學回家,途經周姓門前,見未婚妻周女倚門盼望,胡即近前戲謔,謊稱「趙某,是汝未婚夫,有此機緣,何妨一敘。」羞駭曰:「兄嫂均在家,見殊不雅。」胡竟強執其手曰:「我們是夫婦,他人豈能干涉。」周女求去不得,乃諉稱:「本月某日為嫂兄家生兒彌月之期,吾家兄嫂均將赴宴,可來一敘。」始欣然偕子離去,屆時又冒充趙子,闖入周女閨房,滅燈求歡,在萬不得已之情況下,任其輕薄。詎嫂回家取小兒尿布,聞小姑房中有男子聲,平日姑嫂不和,即將其兄找回,揭破姦情。


  其兄忿取菜刀大罵,胡聞惶駭,不知所措,忽見房中有一防盜土槍,即持槍奪門而出,女兄持刀攔阻,被開槍射死而逃。嫂即報官,時安徽全椒邱公景章,字端甫,以進士分發湖南,任寶慶縣正堂,立拘周女,訊據供認姦夫為未婚夫趙某,拘趙到案,口稱冤枉。復據周供:「兩次見面,均黑夜無燈,面貌未能細辨,惟自稱為氏未婚夫無訛,因知父母生前,憑媒許配趙家。」再刑訊趙生,供認因姦殺人不諱,立判趙周死刑,留監候決。趙婦自子被拘後,痛不欲生,在觀音菩薩前默禱曰:「我兒愚笨,絕不會做此傷天害理之事,但無親友,又無錢財,無力申訴;惟求菩薩慈悲,保兒生命。」哀哀泣訴,血淚交流。夜夢菩薩云:「你兒冤枉,秋可大白,且即娶妻生子。」醒後將信將疑,而奔走無門,惟有靜候。


  公嚴正廉明,恐有冤獄,常宿獄中,察聽犯人言語。自判趙案後,心感不寧,常於夢中驚醒,細思趙生屢呼冤枉,而周惟哭泣,其中必有隱情,令將兩犯集禁一處,趙罵女無故攀害,我始終未到汝家,汝何說我殺人?言之憤憤不平。周女不辯一詞,惟哭泣而已。邱即回衙,請妻樊氏往獄中,私訪周女,囑盡量直言,泣述詳情,並云:「伊進門即滅燈求歡,致不詳其面貌,僅觸及其胸部有毛而已。似此無恥之事,殊非心願,既已傷兄致死,何顏見人,惟求早死。」泣不成聲。樊囑從卒,驗明趙生並無胸毛。回告邱公,知趙無辜,復訊其某日與同學何人同至女宅門前?趙驚悸過份,語言恍忽,案仍未明。


  籌思再三,乃柬請塾師到衙,告之曰:「趙生因姦殺人,已判死刑,等候秋決,擬某日請貴塾諸生餐敘,與趙話別,使咸知趙犯罪之由,用資炯戒!須先造一名冊,不缺一人。」塾師遵率諸生同往聚餐,酒過數杯,曰:「今日熱甚,可不拘形跡,脫衣痛飲,我與汝師先脫。」說畢即裸上體,飭眾均脫上衣,惟露出胸毛,知為兇手無疑,立諭拿下,當眾開庭,提周指認。子亦憶起某日與同過周門,當時戲謔,認為玩笑,孰料其假戲真唱,竟騙姦殺人耶?生經此質證,未經刑求,即坦白供認,案情大白。當改判胡生死刑,周女被騙成姦,情尚可原,與生均無罪釋放,報請覆核,並自請處分。上憲覆查屬實,准予改判,並以其重視民命,雖屬誤判,猶能即時平反,勇於認錯,明令獎勉!


  即邀請兩姓家屬親鄰到衙,提釋女,親自主持婚禮,頒贈男女新衫各一襲,及夫人手製枕頭一對。一時歡聲雷動,咸頌為青天。趙婦母子感恩戴德,為立長生牌位於觀音菩薩之旁,按時燒香禮拜。咸認冤獄平反,為趙婦禮念觀音聖號,得蒙救護也。事見寶慶縣誌,足資徵信。邱公繼任邵陽等五縣正堂,民國還鄉,任縣議會議長,兼中學校長,子女發達,乃為官清正之善報也。


  按生見色而起淫心,騙姦殺人,既難逃死刑之現報,必遭三途之後報,貪歡一時,受苦無窮,悔之晚矣。趙生無辜,由其母常念觀音聖號,而獲冤獄平反,娶妻生子,其為善惡之勸懲絲毫不爽也。邱公嚴正廉明,恐有冤獄,常宿獄中,以察隱情。本案得以查明改判,不惜自請處分,其慎刑好善之心,既得明令獎勉,連任五縣正堂,及子女發達之現報,必得人天福壽之後報,願天下之為司法官者知所效法也。


 三、犯殺即死 
  臺中陳秋泉,常患胃病,民國五十四年四十五歲,經醫院診斷為胃癌,須即割治。姊陳吉為臺中蓮社般若班班長,平時常勸念佛而被拒,現依《普門品》所說觀音菩薩尋聲救苦之事理,詳為講解,苦勸誠念,以求速癒。手術完成之當晚,姊在旁為念觀音聖號,忽聞夢中大聲云:「觀音菩薩持丈餘腸胃,將我壞者換掉,謝謝!謝謝!」醒後詳告:蒙白衣觀音為換腸胃,即時清爽。一切順利安全,一週後即能行走,醫師喜告:三週即可康復出院,眾為祝福。


  詎出院前三日,同院病人對妻云:「汝夫病後須營養,應買活魚燉薑絲,為補身體。」姊立阻云:「既蒙菩薩為換腸胃,萬不可殺生營養。如奶粉雞蛋當歸人參等,皆富營養之補品,何必殺生吃葷耶?」但忠言逆耳,乘姊回家時,即為買活魚煮食,候姊返院,已吃一大碗,如吃農藥,即腹痛甚厲,刀痕裂開,不省人事,醫皆束手無策。姊亦不敢再念觀音,改念地藏菩薩,忽露笑容,謂蒙菩薩提攜。次晨姊因急事回家,未克助念,即氣絕身亡。


  按優《婆塞戒經》曰:「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橫罹其殃,捨此身已,當墮地獄。」陳因殺生食肉,致招胃癌必死之現報,因勸念觀音而速癒,乃轉重報為輕報也。因殺生營養而即死,乃增上惡業之所感召也。為改念地藏而蒙提攜,或不致即墮地獄,但後報仍為可慮。凡為營養或貪口福而殺生食肉者,可以此為殷鑒!茲節錄近代有關葷食素食之科學醫學等實驗結果於後,以供明哲保身之參考:


  (一)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闡述:中國常人所飲者清茶,所食者淡飯,加以蔬菜豆腐,此等食料,為今日衛生家所認為最有益於養生者也。故中國窮鄉僻壤之人,飲食不及肉者,常多上壽。是素食為延年益壽之妙術,已為今日科學家、衛生家、生理學家、醫學家所公認矣。而中國人之素食,尤為適宜。


  (二)蔬食之益八九頁唐敬杲敬勸同胞實行素食云:
一、為身體健康必須素食:美國營養家兼醫學家米勒耳博士說:「吾人若偏食各種動物類,身體必病,因肉類中缺少維他命、石灰質、炭水化合物故也。又肉類中囤積原有之廢料,及各種動物疾病而來之毒素,與屠宰後所起之腐化作用。故食肉須排泄多量之廢物及毒質;久之,則腎臟發炎、肝臟心臟亦病、頭痛、便秘、精神疲倦、周身發痛風病,況又有肉類中之寄生蟲乎?」此外尚有血壓增高、動脈硬化、中風、腸胃病、膽及膀胱結石、癌、瘤、癰疽、消化不良、神經錯亂、牙齒早損等所謂奢侈病是也。又自幼慣於肉食者,必致志氣委靡,體力衰弱,成為庸懦無能之人。「如偏食各種植物類,身體必日益健康,因蔬菜果品米麥中,含有各種維他命、石灰質、炭水化合物故也。又素食者體力最能持久,抵抗疾病之力強,智能優越,病後亦易復原,消化亦較肉為易。」況植物質素具有強大之殺菌作用,素食除為以上各病之不藥必效治療法外,並有頗多嚴重病症,如麻瘋病等,終生喫素,亦可不藥而癒。凡醫藥治癒者,茹素則不復發。


二、為避免刀兵災難必須素食:古德云:「世上欲無刀兵劫,須自眾生不食肉。」可見刀兵災劫,是人類肉食,恣殺動物生命所釀成之共業。而共業中也有別業,所以在兵亂大屠殺中,也有倖免之人。惟一避免之道,就是素食。所以先賢曰:「一日不殺生,天下刀兵無我分。」
三、為免身後酬償血債必須素食:人與動物,三世輪迴,循環互食,今喫其肉八兩,後必還其半斤,這是無往不復的因果律。乃知當汝喫肉時,塊塊皆自身肉,所以梅村擬寒山詩云:「咬菜君笑我,喫肉我憐君。菜淡免償債,實自愛其身。肉肥要酬報,端自戕其身。形殊性不殊,山谷看理真。」


  (三)民國五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臺灣新生報副刊素食與壽命:據歐美科學家之化驗及醫學界之研究統計:素食長壽,肉食早衰。素食嗜慾淡,肉食嗜慾濃。素食神志清,肉食神志濁。素食的腦力敏捷,肉食的神經遲鈍。素食的持久力充足,肉食的持久力缺乏。素食的血液清,富於抵抗力,肉食的血液濁,易生痛風症。


  (四)原載大同半月刊五十六卷十期,轉載獅子吼月刊十三卷七、八期合刊,依中道「檢討你的健康,吃葷好或吃素好?」略說:據美國肉類檢查員因職業知識和經驗,在所有食物中,最害人的莫過於肉類。肉食能引起風濕、癌症、各種腸胃、心臟、肝腎等疾病,因動物一經宰割,屍體內積存廢物加多,人食其肉,把廢物加入自身,人身排泄系統祗能排出很少的一部份,其他都被肌肉吸收。肉類的廢物,尿酸是顯明的一種,長期下來,尿酸結晶刺到那裡,那裡就痛,所以不敢吃肉。


  據外國生物學家說:動物和人一樣,情緒緊張時,會產生內分泌,當被宰殺時,極度恐怖,內分泌驟然產生,分佈全身肌肉內,本可以新陳代謝排泄,死即存在體內變成毒素,人吃了就要中毒。且肉類稍有腐壞,所生細菌,少則每公克十萬,多至九千萬,普通燒煮的溫度,無法全部殺死。此外動物體內的寄生蟲,和牲畜的病例,也很普遍,併被吃下,有害無益。據臺大醫學院陳瑞三教授,為全省二四九位出家人作各項檢查及血液分析,另又調查一○五七位吃葷者及患心臟病或血管硬化症者,作為對照群,其結果是:一、吃素者並無貧血現象,經作血蛋白鑑定,亦完全正常,並無營養不良現象。二、膽固醇沉積過多,使脈壁變厚或硬化,發生心臟病。普通人血中膽固醇在二二○毫克以下都算正常,愈低愈好。吃素的平均為一五八毫克,吃葷的平均為一八○毫克,血管硬化的平均為二三一毫克。三、血管硬化症,吃素者祗百分之十六有硬化現象,但甚輕微;吃葷者則為百分之四十。四、血壓、正常人為八○~一二○,吃素者都比吃葷者低。這說明素食對預防高血壓及心臟病,比吃葷更有效。


  據專家意見:人是屬於吃蔬果類的動物,洪水前十代,人民平均壽命九百一十二歲,洪水後人們開始食肉,十代後平均壽命祇三百一十七歲。愛斯基摩人及遊牧民族,肉食為主,不但早熟,而且早死,平均壽命僅廿七歲半。喜馬拉雅山谷中有一小部落,缺乏燃料,人民以蔬菜水果為主食,九十到一百歲的老人,看來只四、五十歲;看到影片中那些跳躍打球的中年人,誰信他們都是百歲以上的人瑞呢?美國保林教授建議人們多食水果蔬菜,因其中含大量維他命C,可防止感冒和延長壽命。耶魯大學教授艾爾文‧菲秀博士曾提出實驗報告:素食運動員,和校內精選運動員對抗,其耐久力勝兩倍多。在影壇號人猿泰山的約翰‧威斯慕拉,是一馳名世界的游泳冠軍,迭創世界新紀錄六十六次,最後表演身手,竟獲六個新紀錄的驚人成績,因在練習期間戒絕肉食,所有食物都選營養豐富的蔬菜,故精力充沛,遠勝昔日肉食時。曾經奧林匹克世運游泳冠軍的茂林羅斯,自幼素食,從未間斷,不但速度驚人,且耐久力特強,每次比賽最後關頭,速度加倍。醫學界對疾病的起因,都認為由細菌而來,在預防針與環境衛生雙管齊下的結果,傳染病減少,而慢性病增加,先進的醫生和營養專家,始信疾病的真正罪魁,不全是細菌,而是食肉慢性中毒。


  畢爾勒醫生在食物纔是您的良藥中說:在行醫五十五年的經驗,得到三個結論:第一、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是細菌,而由慢性中毒,致造成細胞組織破壞後,才引起細菌的侵襲。第二、絕大多數用藥治病是有害的,藥的副作用常會引起新病,表面上的好處只是暫時而已。第三、適當的食物能治好疾病。講究營養的人,以往特別強調動物蛋白質的重要性,所生不良反應,近才重視。根據最近研究結果,在華盛頓世界食物營養會,已降低蛋白質需要標準,近乎原先的一半。


  綠色植物和未加工的五穀所含蛋白質的品質,要高於所有動物性的蛋白質—肉、蛋、牛奶。在德國麥.伯蘭克學術中心營養生理部,自一九六七年以來得到肯定的結論:植物蛋白質均比動物性蛋白質高。停止或減少肉食,對健康總是好的。丹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中,因糧食不足,全國素食,死亡率降低,生病率也減少;次年恢復肉食,死亡率又回升到以前的數字。肉食遲早要付出健康的代價,雖年輕時看來身體強壯,到後來肝腎定受損害。猩猩猿猴是素食者,活潑矯健;牛馬吃草,能跑能做。人能素食多吃天然食物,一定更壯健,更長壽。約翰哈金醫科大學麥柯林博士,為當代營養學最高權威,曾說人若願意廢去肉食,將獲益甚大。


 四、犯淫即死 

  羅濟川居士,四川人。年四十六,業船商於上海,性情忠厚,深信佛法,與關絅之等合辦淨業社。民國十四年病膨脹數月,勢極危險,中西醫均無效。至八月十四日清理藥帳,為數甚鉅,遂生氣曰:「縱死不再服藥。」其妾於佛及觀音座前懇禱,願終身吃素唸佛,祈癒夫病。即日下午大瀉淤水,不藥而癒。適印光大師至上海,寓太平寺,九月初八日與妾同受三皈五戒,雖身體尚未大健,而氣色光華,遠勝常人。初十日請師至家吃飯,謂師父即弟子等之父母,弟子等即師父之兒女也。師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汝病雖好,尚未復原,當慎重!」惜未明言所慎重者房事也。至月底於功德林開監獄感化會,見其面貌直同死人,知其犯房事所致,切悔當時未說其所以然,致復濱於危也。不數日即死,死時邀諸居士助念,其得往生西方與否未可知,當不致墮落耳。師聞訃心痛,念世之不知忌諱而殞命者甚多,若不設法預為防護,殊失如來慈悲救苦之道,特取不可錄而增訂排印廣布,以期舉世咸知忌諱,不致誤送性命也。


  按印光大師〈欲海回狂〉普勸受持流通序云:「天下有極慘極烈至大至深之禍,動輒喪身殞命,而人多樂於從事,以身殉之,雖死不悔者,其唯女色乎?彼狂徒縱情慾事,探花折柳,竊玉偷香,滅理亂倫,敗家辱祖,惡名播於鄉里,毒氣遺於子孫,生不盡其天年,死永墮於惡道者,姑置勿論。即夫婦之倫,倘一沉湎,由茲而死者何可勝數?本圖快樂,卒致死亡,鰥寡苦況,實多自取,豈全屬命應爾哉?彼昵情床第者,已屬自取其殃,亦有素不狎昵,但以不知忌諱,冒昧從事,致遭死亡者亦復甚多。吾常謂世間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間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虧損,受別種感觸而死。此諸死者無不推之於命,豈知貪色者之死,皆自戕其生,何可謂之為命乎?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貞,不貪慾事,依命而生,命盡而死,不過一二分耳。


  由是知天下多枉死之人,此禍之烈,世無有二,可不哀哉!可不畏哉!亦有不費一錢,不勞微力,而能成至高之德行,享至大之安樂,遺子孫以無窮之福蔭,俾來生得貞良之眷屬者,其唯戒淫乎。夫婦正淫,前已略說利害,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豔女來奔,妖姬獻媚,君子視為莫大之禍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臨,皇天眷佑;小人視為莫大之幸福而納之,必致災星蒞止,鬼神誅戮。君子則因禍而得福,小人則因禍而加禍,故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於俄頃之歡娛也,哀哉!懇祈海內仁君子,大發救世之心,父誨其子,兄勉其弟,師誡其徒,友告其侶,俾人人知其禍害,立志如山,守身如玉,不但不犯邪淫,即夫婦正淫,亦知撙節,將見鰥寡孤獨,從茲日少,福壽康寧,人各悉得,身家由茲清吉,國界于以安寧,穢德轉為懿德,災殃變作禎祥,畢竟不費一錢,不勞微力,而得此美滿之效果,仁人君子,諒皆當仁不讓而樂為之也。」又復甬江某居士書云:「色慾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戰兢自持,乾惕在念,亦難免不被所迷。試觀古今來多少出格豪傑,固足為聖為賢,祗由打不破此關,反為下愚不肖,永墮惡道者,蓋難勝數。


  《楞嚴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學道人,本為出離生死,苟不痛除此病,生死斷難出離。即念佛法門,雖帶業往生,若淫習固結,便與佛隔,難於感應道交矣。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慾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則理制於慾,慾無由發矣。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此劫賊虎狼,砒霜鴆毒,烈百千倍,於此極大怨家,尚猶戀念,豈非迷中倍人?不淨想者、美貌動人,只外面一層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


  但以薄皮所蒙,妄生愛戀,苟不戰兢乾惕,痛除此習,則愛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欲其歿後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猶可,入畜女腹,則將奈何,試一思及,心神驚怖!常作上三種想,則見境自可不隨境轉,否則,縱不見境,意地仍復纏綿,終被淫慾習氣所縛,固宜認真滌除惡業習氣,方可有自由分。每日除己職分外,專心念佛,朝暮佛前,竭誠懺悔無始宿業,如是久之,當有不思議利益,得於不知不覺中。法華經云:『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瞋恚愚癡亦然。』是知能至誠念彌陀觀音聖號者,貪瞋癡三惑自可消除也。更宜常閱戒淫因果報應之書,遠離狂蕩匪鄙之友,則內志正而外誘絕,淨業自可成就矣。勉之勉之!」羅居士患病垂危,因妾懇禱而即癒,因不知忌諱犯淫而即死,〈壽康寶鑑〉載「保命立身戒期及天地人忌」甚詳,普勸天下男女青年,願共信受奉行,並常念彌陀觀音聖號,以離淫欲,而成淨業,永保福壽康寧也。


 五、瀆佛遭火 
  江西湖口縣,沿江東下三十里,有黃茅潭,週匝數十里環以高山,中係荒洲,潤約三里,內通流澌橋,為水陸通商之鎮市,外溢長江,相距匪遙,夏季江水泛濫,與潭匯合,致成連年水災。地方士紳發起在荒洲築堤防水,掘出方石一塊,刻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及唵嘛呢叭彌吽、悉呾哆缽呾囉,四方排列,乃樹於東山之麓,藉申敬意!永和洲某君因造屋材料不敷,睹此方石,深夜抬去,充作門限。落成未久,突遭焚燬,高房大廈,頓成瓦礫之場。僉議失火之由,與石有關,某亦竊疑及此,已後悔莫及,將石送還。會有同洲某不信其事,造屋亦用此石為門限,工竣數月,亦遭天火,房屋俱成灰燼,惟此石絲毫無損。始信此石之靈異,更悔所行之孟浪,將石送回舊處。里人咸生敬心,不敢再輕慢矣。


 六、燬像瘋癲 
  夫人,結婚十年未生兒女,心甚焦急!聞求觀音菩薩,必遂所願,即虔誠禱告,求賜一子,如滿所求,誓願盡此一生供奉觀音菩薩,茹素念經。果即孕生一男,次年又生一女。大陸陷匪後,全家遷居臺灣,其夫事業更順利,子女聰明孝順,同肄業臺灣大學。知此一切皆蒙菩薩慈恩,早晚禮念,更加虔誠。因鄰居多信洋教,見其吃素拜佛,種種譏笑誘惑,尚未動心。民國四十七年某日鄰居又云:「某人之子及某夫人之女,到美留學,皆由教會幫助。汝子即將畢業,如想留美,若得教會幫忙,決無問題。」心便動搖,願隨往教會參加幾次禮拜後,決聽牧師及鄰居煽惑,接受洗禮,將家中所供觀音聖像,撕碎焚燬,而紙灰赫然顯現聖容,予以警告。猶不知懺悔,強拉其夫及兒女參加教堂聚會,忽然瘋癲,舞手動腳,哭笑狂呼,理智全失,連丈夫兒女均不認識。


  強抱回家,哭笑無常,數日不食,牧師教友為求上帝耶穌,禱告無靈,遍請名醫注射麻醉,依然無效。其友夫人詳告大慈佛社馬紹謙居士,代求醫治,馬云:「彼一生蒙菩薩庇祐,有求必應,忽忘恩背誓,改信洋教,若不撕燬聖像,不致有此現報。因撕燬佛像,必墮無間地獄,菩薩慈悲,故一再示警,令速回頭,而免墮落。請轉告其夫及兒女,仍在家供奉觀音菩薩,跪為懺悔,願此後虔誠念佛行善,永不退轉,求諸佛菩薩及護法鬼神,宥其無知,病可即癒,無須醫治也。」詎不聽勸告,不肯回頭,菩薩雖慈悲,亦無可奈何也。


  按紙畫木雕之聖像,筆寫石刻之佛號,皆應視同真佛,恭敬供養,得福無量,輕慢褻瀆,惡報無邊。佛說:「破壞塔寺,焚燒經像,或取佛法僧物,是名第一根本重罪,應墮無間地獄,受苦無窮。」某先後造屋而取同一石牌作門限,褻瀆佛號,均遭天火示警而送還。惟黃奉觀音而得福報,忽信洋教而燬聖像,立發瘋癲示警而不悔。雖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幻軀猶捨,豈為一石碑紙像而瞋恨報復耶?蓋護法諸神欲彰現報,寓勸於懲,令即悔悟回頭,免墮地獄之後報。且懲一警百,使咸生敬信,得福無量,是懲惡實以勸善也。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