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我們應該信什麼教
【問】 現在各處的教門多極了,所印的善書也多極了,你又何必編這本小書呢?
【答】 我編這本書的意思,正是因為現在的教門太多,平常想信教的人,往往不會選擇,不知道究竟信那一種教好,這本小書,就是要幫助,告訴各位,信一種最好的教。
【問】 教還有不好的嗎?不管那個教門,都是教人行善,沒有教人作惡的。願意信教,隨便信一種就好了,何必要說短論長呢?
【答】 我編這本書的意思,正是因為現在的教門太多,平常想信教的人,往往不會選擇,不知道究竟信那一種教好,這本小書,就是要幫助,告訴各位,信一種最好的教。
【問】 信教怎麼會上大當,這未免說的有些過分吧?
【答】 其中的利害,想來各位未必完全知道,讓我大略說明一下。原來那些不正經的教門,都是嘴裡說得好聽,其實有些是想發財的。比方說:有人沒兒子,它就說捐上多少錢可以生兒子。人家的親人死了,他就說死者正在陰司裡受罪,捐上多少錢就可以免罪;再多捐些,還可以買個土地公城隍爺做做。有病的給他錢,病就快好。年老的給他錢,可以延壽。貧窮的只要捐上幾塊錢,就可以保他到陰間地府作個大財主。諸如此類,說不勝說。像這樣任意胡說,稍微明理的人,不可能會去相信他的。不過一般沒知識的人,卻認為是個便宜事,爭著去信奉他;等到後來明白他是騙人的這般傳道窮光棍,早已變成大富翁。你想,把省吃儉用的錢,拿出來送給這些騙子,他騙了你的錢,反而說你是個傻瓜,你說這算不算是上當呢?
像上面所說的,對有錢人來講,花幾個冤枉錢,也還算是吃虧不大。還有些教門,他們不僅是圖錢,並且還想成大事。起先也是拿行善度人作幌子,等到信他的人多了,勢力大了,就要找個機會造反,弄個皇帝噹噹,這樣的把戲,歷來不知玩過多少次,但總沒見到一個成功的。例如說:東漢末年的黃巾賊張角,就是這麼一回事。後來皇帝沒作成,弄到天下大亂,信奉他的人,不知枉死了多少。再說年代近的,民國十七年,山東周村鎮,有一位馬士偉,自稱是彌勒佛降世。什麼三期普度,三會收元,亂說一通。信他的人,各省都有。那年日本佔了濟南,他以為機會到了,便稱起皇帝來;直至第二年日本退兵,革命軍接收山東,才把這位皇帝取消了。那時因為皇帝沒有什麼武力,所以政府也沒為難他,只把他的文武群臣解散了,就算了事。信他人,幸而沒送屌掉性命,然而卻已經很多人傾家蕩產了。你想可怕不可怕?
還有許多教門,他們不圖財,也不貪勢,只是不明事理。如遇到廟就燒香,逢到神就磕頭;今天講燒鉛練汞,明日說駕乩扶鸞。可說是亂絲無頭,混來一起;雖然沒有很大的危險,但是究竟於身心性命上毫無成就,不也算是上了當嗎?
【問】 那麼信什麼教,才不會上當呢?
【答】 且不必說什麼教好,我告訴你一個分別宗教好壞的方法。各教的教義,一時不容易弄明白,但就表面看看,也能知道個大概。先看這個教門的年代多少,大凡年代很久的教,仍有很多人信奉,一定比較可靠。因為他若是騙人,這些年來,早就沒人肯學了。再看學這個教的人,都是些什麼人,只要直正派的人有學問的人肯學,這個教一定是不會錯的。有些教門是秘密傳受的,這個要小心,因為有兩句俗話說,‘怕人無好事,好事不怕人。’有些教門是常常捐錢的,你要仔細打聽一下,捐的錢作什麼用。有些教專門是說神道鬼,甚至崇拜下等動物,弄些迷信的勾當,這些都一概不可輕信,不可去學。
【問】 既然有這些講究,依你的意思,到底那一種教最值得學呢?
【答】 當然還是佛教,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
【問】 佛教誰不知道,那還用說嗎?所有的教門,不多半是老佛爺留下的嗎?你怎麼又說不可輕信呢?
【答】 因為有許多教門,都說他們信的是佛,所以我才說不可輕信,要知道,那都是說真方賣假藥的。因為他們的道理太不值錢,自然沒有人肯信,所以他們才拿佛來做招牌。偷幾句佛教裡常說的話,好欺騙那些不知道的人,這就叫作把魚眼混充珍珠。他若是明說他賣的是魚眼,你想誰肯買呢?因為他說是珍珠。自然有些不識貨的人,爭著多出錢去買了。
【問】 佛教誰不知道,那還用說嗎?所有的教門,不多半是老佛爺留下的嗎?你怎麼又說不可輕信呢?
【答】 因為有許多教門,都說他們信的是佛,所以我才說不可輕信,要知道,那都是說真方賣假藥的。因為他們的道理太不值錢,自然沒有人肯信,所以他們才拿佛來做招牌。偷幾句佛教裡常說的話,好欺騙那些不知道的人,這就叫作把魚眼混充珍珠。他若是明說他賣的是魚眼,你想誰肯買呢?因為他說是珍珠。自然有些不識貨的人,爭著多出錢去買了。
【問】 你說他們是冒牌,這事有證據嗎?
【答】 當然有證據,佛教裡所根據的是佛經,有些教門,雖然口裡說是信佛,其實他們所講究的,和佛經上說的一點也不相同,那裡能說是信佛呢?
【問】 各教門裡都有經典,他們的講究,又何嘗沒有根據呢?
【答】 那是他們自己造的經典罷了,把那些認作是佛經,是萬萬不可以的。因為佛經是佛親口說的,流傳了幾千年,人所共知,大凡心出的經典,沒根沒苗的經典,都是假的,都是信不得的。
【問】 有些教門,說他們的教主是彌勒佛降世,那麼彌勒佛說的經,不是也可相信嗎?
【答】 那都是胡說亂道,照真正佛經上的記載,彌勒佛降生,應該在五十六億萬年以後。說現在已經降生的,都是妖言惑眾。其實就算是將來彌勒菩薩降生成佛,他說的經,和現在真正的佛經,也應該是一樣。因為真理是不變的。
【問】 賣瓜的都不說瓜苦。像你這樣抬高佛教,想必是因為你信佛教的緣故,別種教門的不好處,你說的誠然很對、但佛教是否真的有好處,我還是很懷疑呢?
【答】 你對於佛教的事理,還都不知道,懷疑是當然的。不妨把可疑的地方說出來,讓我慢慢的為你解釋一番。
貳、關於佛教表面上的
幾個問題
【問】 有些教門,往往說他是什麼神、什麼仙,實在考查起來根本沒有那回事。或者他所奉為祖師的,雖然有那麼個人,可是那個人和他們的教門,完全沒有關係,像這些說法,不說都是靠不住的,佛教裡所說的佛,恐怕也是這種情形吧!
【答】 不是那樣,佛教裡的佛,確實有這麼一個人,並且是歷史上頂有名的人物,在各國的歷史上,都記載得很明白,一點也用不著疑惑。
【問】 這個創造佛教的人,究竟是誰?
【答】 這個人說起來誰都知道,他是印度迦毗羅國淨飯王的太子,名叫釋迦牟尼。他幼年的時候,對於世間的一切學問,都已經通達了。而後年紀漸大,他看見世界上的人和物互相殘殺,互相吞啖,循環不停。又感到生老病死是免不掉的,就覺得這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苦的。非求一個解脫苦惱的法子不可。因此到了十九歲時,他就拋開了富貴榮華,出家修行。在修行的時候,受了許多堅苦,時常忍著飢餓,但是他從不因此而灰心。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就得道,成佛了,成佛以後,就到各處說法勸化世人,世人誰肯照著他說的話去行,就可以脫離苦惱,就可以享受快樂。這樣說法說了四十九年,那時釋迦牟尼佛,已七十九歲,就入了涅槃,以後佛的徒弟們,把佛在四十九年當中所講的道理記載下來,就是我們現在所念的經。平常所說的佛,就是這位釋迦牟尼佛了。
【問】 你說的涅槃,是什麼意思呢?
【答】 這兩個字的道理很深,不容易拿俗話來講。在這個地方,涅槃的意思,勉強地講,就是除盡了煩惱,不生不死永久快樂安穩的意思。佛為教化世人,所以才示現著世間人的樣子。等到教化的事情辦完了,佛就離開肉身,回到原來涅槃的境界去了。不知道的人,看見佛入了涅槃,就說佛死了。其實佛是永遠不會死的,佛若是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樣了,那還算是佛嗎?
【問】 釋迦牟尼佛,到現在有少年歲了?
【答】 自佛降生在周朝的昭王二十六年算起,到今天的民國二十四年,共有二千九百六十二年了,在現在的宗教中,沒有比佛教年代再多的了。在這三千年中,經過了多少有才能有大學問名人的研究,都說很好,可見是不錯的。
【問】 你說的那些名人是誰,可以說幾個讓我們聽聽嗎?
【答】 我就揀幾個最出名的說說。例如晉朝的宰相王導。唐朝的宰相裴休、裴度、魏徵、杜如晦、房玄齡、褚遂良。宋朝的宰相王旦、李沆、富弼、寇準、韓琦、呂蒙正、范仲淹、文彥博。清朝的宰相張廷玉、伯鄂爾泰。民國名人康有為、黎元洪、梁啟超。再說外國的名人,如德國的杜里舒、美國的阿爾格特、英國的斯賓賽爾、俄國的鋼和泰男爵、日本的左伯木村等,都是深信佛法的人,其餘在家出家的人很,一時是說不清楚。
【問】 學佛的,不都是出家的和尚嗎?你說的那些人,都不是和尚,為什麼也學佛呢?
【答】 這就錯了,學佛的人,不一定是和尚。士農工商一切人等,都可以學。
【問】 佛法既然是那些有大學問的名人才能學,像我們這些平常人,不就不夠資格學了嗎?
【答】 不是這麼說,比方說:大海里的水,不管多麼大的動物,不能把海里的水喝盡。不管多麼小的蟲兒,都能去喝個飽。佛法的深廣,也和大海一樣,雖然是絕頂聰明的人,不能把他學盡,然而平常人,也一樣能學的。
【問】 佛教裡面的事,也可以對不學佛的人說嗎?
【答】 佛教所信的事,是正大光明的真理,沒有對人不能說的事情。所以一切的經論,盡管讓人研究。不像別的教門,偏說有什麼真言密訣,不傳教給外人。
【問】 學佛的人不貪圖財寶和勢力嗎?
【答】 都不貪圖。你想釋迦牟尼佛,拋開一國的太子不做,無數的金錢不要,他可是貪圖財寶勢力嗎?學佛就是學佛的心理,學佛的行為,自然也不該貪財圖勢了。不過要知道,做一點有益於大眾的事情,用自己的精神,或勞力換幾個錢,以養活身家,這不算是貪財。凡是在軍政機關做事的人,只要能本著良心為大眾謀利益,為弱者施無畏,這不算是貪勢力。
【問】 和尚是專門學佛的人,怎麼有些和尚很胡鬧呢?
【答】 凡事不可一概而論,譬如:儒家讀書,專門講仁義道德,尚且有君子小人的不一樣。和尚是出家的佛弟子,有懂佛法的,有不懂佛法的,也不能責備他們都要一樣。你所說的,是不懂佛法的一部分。這些人因為少知識,自然不免有些胡鬧。只能怪其不懂佛法,並非佛法不好。你不知自古到今,有多少高僧,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代佛宣傳,對人講說佛法福國利民,化度眾生,大有益於世間。現在雖不及古時,到處乃有講經說法,自行化他的高僧。因為你尚未學佛法,沒有見到。你見到不懂佛法的庸僧。便懷疑佛法沒好處,這就大錯了。
【問】 和尚也有懂佛法,不懂佛法,兩種的不同,我也知道相信了。但看到有些研究過佛學的人,他們的人品,怎麼也不見得都好呢?
【答】 這也不可一概而論,董卓、曹操、王莽等,這一流的人物,古今的許多亂臣賊子,都是讀過孔子書的,這也不可以歸咎於儒教。佛教良莠不齊,也不能歸咎佛教。要知道,一大片的田地裡面,有幾棵椑子,總是不免的。況且這些少數略懂佛法,品性不能全好的人,如果完全不懂佛法,他們的人品應當會更壞。
【問】 從表面上看來,佛教比其他的教門,確實高超的多。但內容如何,也要說一說,我才肯相信?
【答】 好吧!我們就談一談佛教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