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涼老師是由自身的健康危及生命,而深刻體會飲食為一切健康的根本,從而對食材的自然農法種植到烹調的色、香、美味食譜,一直都是親力親為,推行台灣生機食材與健康食療不遺餘力,真不可謂是先鋒。
書中食譜並非全部是「素食」而是以 “蔬食”而言,且有部分是具有養生調理體質的食譜,所以全書是以『食』為大前題,希望大家 “病” 不入口,也讓身體常見的小毛病或不適利用食物作調理的食譜,且對食材的物性做了解釋,全書李老師所列出的食譜皆以簡單易做為原則,很適合對自己健康有所要求的人,提供實用的食譜參考。
翻開書的第一頁背面,本是空白頁面,但另用印章蓋上『吃出健康活出愛』七個大字,我想是李老師對大家真心的祝福。
中國人的中醫學,真個是博大精深,從 “虛”〔太極生兩儀(即陰陽 ……)〕到 “實”(人體與精神),不可謂是全方位,論病精微從 “內”(五臟六腑)而 “外”(四季時節);我們多數都不是醫生,但是生在台灣或中國,多少都會聽過一些中醫學理名詞,或許也看過病吃過中藥、針灸,所以俗話說 “久病成良醫” 也不無可能,因為就是〔醫理〕的相通性,書中介紹了很多醫理,我們可以借其理以觀察自己的身體與精、氣、神,甚而應用其理為保健方法也甚為穩妥。
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宇宙間的天體運行也是依照著一個軌跡在運作而不亂,因此合乎自然法則不就是最佳狀況。
生而為人 “病”、“老” 是苦的源頭,何妨借用中醫學理來暸解身體、時節與所處環境,讓自己活得自然、健康;這本雖大學用書,但比起原文的〔黃帝內經〕多了解說,應該更適合一般有興趣的人閱讀。
先生能治岐黃之術,亦為有執照之中醫師,民國三十八年抵臺後,亦曾在臺中市法華寺設「施診處」行醫接眾。民國四十七年,中國醫藥學院成立,聘先生教授《黃帝內經》,而《黃帝內經選講》即當時所撰之講義。先生認為,《內經》之價值在於揭示養生之道,提出天地人相通之身境關係,其中無論「疾病診斷」、「醫治原理」各方面,皆為百家所宗,是中醫之淵源。《黃帝內經選講》內容分為二類:一為「素問表解」,以簡明扼要之講表解析《內經》諸論。二為「內經素問摘疑抒見」,分別就各篇各論某些文句段落,摘出疑點,梳其義理,而自抒己見,往往一解古注之疑,是十分難得的著述。此類由弟子巫錦漳整理而成。(吳毓純撰 張清泉審定)
現代人的吃,已不是求三餐飯飽,而是要吃的好、吃的 “巧”,經常借由吃來連絡感情,不可謂 “吃” 是多功能的。心情好、不好都要吃;但大家都會遇到的 “病” ,多數都來自於 “吃”,但沒有人喜歡生病。
這本〔菜根飄香〕內的教學菜色多又簡單、講解清楚,即使您是住宿學生,用電鍋都能煮出美味又健康的 “素速餐” ㄛ!
是以佛陀言教為基礎,高僧大德講演及身教之傳承,借由書籍文字與大眾教學相長的園地;恭敬謙卑為發心學習首要;願你、我是同學,同霑法雨,同登彼岸為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