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要慧得

諸經法要,唯慧得解。
法要慧得

法要慧得

諸經法要,唯慧得解。
法要慧得
書籍搜尋
書籍分類
書籍分類
共找到 45 本書
排序:

釋法音 法師,師承甚多、譯註著作也多,此書除了依「菩提道次第」的架構,詳細言明修持次第、重點提示明確,對於《菩提道次第廣論》已稍有了解者,可做為進一步的薰習,而修持方法上師父於書中做了整理。

  張澄基教授算是高級知識份子了,而謙虛自稱此〔淨土今說〕是感性之著作,而於文中應用「淨土三經」解說念彌陀求生西方淨土,是自己經病 “苦” 體悟淨土之所以 “殊勝” 之處,因此念彌陀之淨土宗相較於禪、密,都要切合現代人之根器。

  張教授是有非常多的翻譯或著作,於宗教類更是廣泛出版者,因此對念佛法門的講解脈絡簡潔,沒有長篇大論,提出了觀點與念佛法,對於「淨土法門」您一直以為是比較適合 “老太婆” 的見解,或許這一短文是可供您參閱,有朝一日您、我共同的歸去,在此之前可做何種修學當依靠 張教授有一切身體驗。

  此書是以問、答方式為內文,佛爺回答問題簡潔明暸自不在話下,是一般想修 “密法” 者非常好的入門前行的審思或老修行的自我檢視。

  佛法修持是一輩子的事,再快也要時間的琢磨,而 “密” 之所以令多數人躍躍欲試,是可「即生成佛」,但舉凡在佛法修持中沈潛者,當知修持於個人是有很多內外條件等配合,而 “密法” 也是要循序漸進,沒有取巧之徑,最好是要有宿緣可助且堅忍不拔,方能於現代的時空背景有所成。

  內文是第⼗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欽列多傑在 2010年 12月在印度的現場演講,四眾弟子齊聚很是盛大,因此法王把這《菩提道燈論》講得很是平實,處處提醒著現代人修學佛法的毛病,而以阿底峽尊者的《燈論》學習佛法是有次第且完整的,而首先一定是要行者對自己省思與修正,思維「法」的實義進而精進修持,不能偷機取巧,法王時時告誡大眾,佛法不是世間的世俗法,如果以夾雜的貪、瞋、癡三毒來學佛,是無有是處。

  頂果欽哲法王所傳法,經由多人的努力而成書,距今不遠;是法王的慈悲為現代人傳佛法,首要考量淺顯易懂與生活相關,更正確的講,一定要有前行的方便,目標、重點、過程指出與提示,法王於書中所言甚明。

  文雖淺顯,但閱讀者更應以省思自己為起點方能入;例如書中所指出的 “惡”,常因現代人的觀念 “大家都這樣 ……” 所以人云亦云,也不覺有什麼錯,所以高僧大德常提示 “造業者多”,多數人搞不清楚 “業” 從何來?所以只以為殺人放火才是惡,不知身、口、意皆能造惡,那何能修?修什麼!

  本文由    常照法師作求生「淨土」的 “辟疑” 與 “比較”,引經據典解說,希望大衆借以暸解 “往生淨土” 是一大事,從中看出適合自己的修持契合點,但切勿批評實無助自身修行。

  常言道,「佛度有緣人」;修持求生淨土脫苦輪,是自己的事無關他人,我們與那一位佛、菩薩有緣,就對其通身靠倒,如能如此老實求生,佛菩薩應該不會辜負我們,如果連這一點點的自我提醒與審思都沒有,就不容易發心修持朝往生淨土前進,忽悠過日;只待時日將至欲壽終時,百感交集有何用?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