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要慧得

諸經法要,唯慧得解。
Page 2

法要慧得

諸經法要,唯慧得解。
Page 2
書籍搜尋
書籍分類
書籍分類
共找到 53 本書
排序:

  你老居士的慈悲,講學不挫至九十歲仍上台開講,其精神是令人敬佩的;佛、道、儒、黃帝內經,老居士皆通達,願以大家真誠念佛為最後勸勉,求生極樂方究竟解脫之道。

  在   李老居士有深有淺的諸多著作中,曾提到有很多人到蓮社去學習、念佛僅只是去 “消磨時間” ,以老居士的慈悲心一定轉而惋惜,更期大衆對求生淨土莫等閒視之,且應發起情真意切願求生淨土才是;所以在這兩篇講文裡,以簡潔明示的方法說明「淨土宗」的念佛之原由,以祈大衆莫遲疑,求生淨土為第一要務。

  這本書是編者整理了多位高僧大德的著作而成,因編者誠摯希望大家一開始有正知見,尤其當您想要尋覓一個“信仰”作為依靠時,而於今日百教齊放實難辨,而此書就是當您有心想了解佛教時,可作為初初入門嚮導,當您感同身受於書中的義理而讓自心放下,再隨著編者對〈淨土宗〉發出內心的服膺,而迫切的想告知大家,是一條通往極樂的解脫道;下面列出編者所整理書目如下:

  一、認識佛教.二、歧路指歸.三、當生成就之佛法.四、兩個世界的味道.五、心聲錄.六、重訂念佛三要、七、學佛入門.八、印光大師遺教兩要.九、淨土的見證;當您有心看完整書,您應該可以感受到編者的至誠,希望大家以佛為皈依,以正信發起「念佛」信願,因為那是一條究竟之道。

  當我們讀經、看高僧大德的講解本且多方觸及時,內心不由自主讚嘆佛的圓滿智,有時感歎自己不能融會貫通;進而想溯源佛陀一開始的教化而讀「阿含經典」,而此書把佛的教化足跡做梳理,也是佛於人間最生活化的教化,跟著作者對佛法的真理講述,讀者可以把內容當做自己觀念與學理的疏導參考。

  佛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佛生活在當下時空,同您我一樣於一呼一吸之間,但是決然不同的是佛的智慧如虛空。所要傳的法教就是「真諦」,而於歷史洪流裡,佛陀也是其中的一段時期,佛的教法,不是推翻前人,而是真切且清晰的「法教」,希望大衆依法修持脫苦輪,這就是佛陀最恢弘的慈悲。

  師父慈悲開示,「止」、「觀」、「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以其體悟,心細如絲的解說,交織而成有尋有伺的脈絡,凡夫「心」是連自己都作不了主,只有無明夾雜貪瞋痴隨業流轉,所以從而認識自己的「心」為始,師父把一般人的心理與過程反應,敘述的淋漓盡致,俯拾皆可感到熟悉的心境,希望大家借由師父的提示,審思自己引為借鏡,縮短你我的淨化修練行程。

  不管您是否要學佛法,或學靜坐、身體健康,「心」的作用力非常大,影響身、心理的健全與否;如果您欲求超脫輪迴,這淨心是絕對必經的過程;文中師父也提到對治的方向與方法,深、淺皆備或許能點破您的修持桎梏。

  本書以阿含經為基礎對治我們身、心靈的貪、瞋、癡所產生的無明惑業,這些對有心要修持的人非常重要,而法師慈悲開示甚是簡潔而清晰,所用字詞義理深淺皆備,符合現代人修學。

  「阿含」是最早經典結集,是距離世尊最近的經典,也是諸多人備受推崇的原始佛典,而經文很生活化,不難看出當時佛陀在世傳法的時空背景;世尊應機說法既是當時可修可證之法,且很多人證果;而今法師再以現代的時空為背景,教導大衆於生活中修出離苦集滅道之法。

(擷取自書籍封底文)

  大白傘蓋佛母為佛陀頂髻光明所化現,為釋迦牟尼佛的化身,誓願以佛頂寶蓋覆於一切眾生,守護眾生直至成佛。

  在《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中說,大白傘蓋佛母具足無邊威力,擁護眾生遠離一切傷害,並宣說了大白傘蓋佛母真言、心咒。如能一心受持,可獲得各種功德果報。在世間,能息滅各種災障,護佑我們身心泰然安穩,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舊業陳債來相惱害。有求福報、長壽者,速得願滿。本書清楚地解說大白傘蓋佛母的觀修次第、咒語及手印,並附有輔助修持觀想的插圖,方便讀者掌握修持心要,依循每個步驟來專一修習。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