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

佛說是『法』,無有分別,適性而修,了了分明。
Page 2

藏傳佛教

佛說是『法』,無有分別,適性而修,了了分明。
Page 2
書籍搜尋
書籍分類
書籍分類
共找到 13 本書
排序:

(擷取自書籍封底文)

  大白傘蓋佛母為佛陀頂髻光明所化現,為釋迦牟尼佛的化身,誓願以佛頂寶蓋覆於一切眾生,守護眾生直至成佛。

  在《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中說,大白傘蓋佛母具足無邊威力,擁護眾生遠離一切傷害,並宣說了大白傘蓋佛母真言、心咒。如能一心受持,可獲得各種功德果報。在世間,能息滅各種災障,護佑我們身心泰然安穩,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舊業陳債來相惱害。有求福報、長壽者,速得願滿。本書清楚地解說大白傘蓋佛母的觀修次第、咒語及手印,並附有輔助修持觀想的插圖,方便讀者掌握修持心要,依循每個步驟來專一修習。

 

  『菩提道次第』於現代時空學習佛法上之所以重要,因為有心修學者是需要一個有次第的修學方法,而不是遍覽群書卻理不出下手之處。所以很多高僧大德莫不以此為基準提出多樣的解讀,而『安樂道論』內容多,而譯者 法音法師初初看到此書,即覺得 “行者若能隨文作觀,運心緣想,對心趣入法,心法結合當極有助益。” ,雖然此譯作內容著重在密乘的觀法,但『菩提道次第』所依循的次第項目是一樣的,然而如果行者在反覆薰習『菩提道』的次第受學,而在修證上而有心得,心開意解;那即是佛法無門,唯心能入。

  釋法音 法師,師承甚多、譯註著作也多,此書除了依「菩提道次第」的架構,詳細言明修持次第、重點提示明確,對於《菩提道次第廣論》已稍有了解者,可做為進一步的薰習,而修持方法上師父於書中做了整理。

  此書是以問、答方式為內文,佛爺回答問題簡潔明暸自不在話下,是一般想修 “密法” 者非常好的入門前行的審思或老修行的自我檢視。

  佛法修持是一輩子的事,再快也要時間的琢磨,而 “密” 之所以令多數人躍躍欲試,是可「即生成佛」,但舉凡在佛法修持中沈潛者,當知修持於個人是有很多內外條件等配合,而 “密法” 也是要循序漸進,沒有取巧之徑,最好是要有宿緣可助且堅忍不拔,方能於現代的時空背景有所成。

  內文是第⼗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欽列多傑在 2010年 12月在印度的現場演講,四眾弟子齊聚很是盛大,因此法王把這《菩提道燈論》講得很是平實,處處提醒著現代人修學佛法的毛病,而以阿底峽尊者的《燈論》學習佛法是有次第且完整的,而首先一定是要行者對自己省思與修正,思維「法」的實義進而精進修持,不能偷機取巧,法王時時告誡大眾,佛法不是世間的世俗法,如果以夾雜的貪、瞋、癡三毒來學佛,是無有是處。

  頂果欽哲法王所傳法,經由多人的努力而成書,距今不遠;是法王的慈悲為現代人傳佛法,首要考量淺顯易懂與生活相關,更正確的講,一定要有前行的方便,目標、重點、過程指出與提示,法王於書中所言甚明。

  文雖淺顯,但閱讀者更應以省思自己為起點方能入;例如書中所指出的 “惡”,常因現代人的觀念 “大家都這樣 ……” 所以人云亦云,也不覺有什麼錯,所以高僧大德常提示 “造業者多”,多數人搞不清楚 “業” 從何來?所以只以為殺人放火才是惡,不知身、口、意皆能造惡,那何能修?修什麼!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