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所有好書都值得您的閱讀。

Page 19

書籍

所有好書都值得您的閱讀。

Page 19
書籍搜尋
書籍分類
書籍分類
共找到 117 本書
排序:

(擷取自書籍封底文)

  大白傘蓋佛母為佛陀頂髻光明所化現,為釋迦牟尼佛的化身,誓願以佛頂寶蓋覆於一切眾生,守護眾生直至成佛。

  在《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中說,大白傘蓋佛母具足無邊威力,擁護眾生遠離一切傷害,並宣說了大白傘蓋佛母真言、心咒。如能一心受持,可獲得各種功德果報。在世間,能息滅各種災障,護佑我們身心泰然安穩,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舊業陳債來相惱害。有求福報、長壽者,速得願滿。本書清楚地解說大白傘蓋佛母的觀修次第、咒語及手印,並附有輔助修持觀想的插圖,方便讀者掌握修持心要,依循每個步驟來專一修習。

 

  在浩瀚的佛學裡,師父為出家眾處於現代時空,深知世間與出世間法,回答有心趣向佛道者之疑惑,舉凡生活中的待人接物、應對進退、佛法解讀的疑難等,皆慈悲與圓融回應,希望真正達到佛法生活法;因為佛法不離世間法,雖這不是學佛的最終目的,學佛就是要脫離六道輪迴苦,但只有人道最有機會修持;所以師父菩薩心希望藉由大眾提問與解答內容結集出版,令更多人從中獲解而真誠去向佛道。

  好故事能令人聞之豁然開朗、心曠神怡,啓發心智,佛說善法無有贅言,隨機逗教如沐春風,讓人心開意解。

  書內文論天地之悠悠、歷往古今,滔滔江水東流逝,滾滾紅塵誰覺曉,論不盡衆生生滅相,僅在彈指間,任誰都留不住永恆,你爭我奪為那般!

  作者所舉英雄非凡夫之義,喜為崢嶸頭角者是也,應用妙筆生花講述人間千百態,也有幾許陶侃,而世人看不破鏡月空花,作者心有戚戚焉,佛說之法俯拾皆是,奈何大衆難究其理,甚是可惜。而佛之所以成至聖,是因其發心與行徑為難行能行,作者覺察人心變異甚大,佛法亦發難聞。

  菩薩渡衆生是悲心,不忍衆生苦,而佛家是不標榜神跡,所以書內所引證的人事物皆非偶然成事,當事者皆是經過長時的堅心,不改其志,感得菩薩的應現伸予援手,而文中也不乏因緣所成而超脫者,而這些看似別人的故事,事實上皆透露著人世間的苦是說不盡,遇苦知苦而由內心升起善念,不怨天尤人而生起對觀世音菩薩的信願卻不可思議,這就是多生多世曾與菩薩結過緣。

  本書共分三大篇,提綱分類清楚,閱讀起來好似中國古典文學;第二篇是演培法師白話解釋,言事、理中有意趣,就看閱讀者如何去切入,感應不是無中生有,作者們更是小心翼翼,唯恐造下妄語業,大家更應珍惜,高僧大德莫不念茲在茲如菩薩心腸。

  『菩提道次第』於現代時空學習佛法上之所以重要,因為有心修學者是需要一個有次第的修學方法,而不是遍覽群書卻理不出下手之處。所以很多高僧大德莫不以此為基準提出多樣的解讀,而『安樂道論』內容多,而譯者 法音法師初初看到此書,即覺得 “行者若能隨文作觀,運心緣想,對心趣入法,心法結合當極有助益。” ,雖然此譯作內容著重在密乘的觀法,但『菩提道次第』所依循的次第項目是一樣的,然而如果行者在反覆薰習『菩提道』的次第受學,而在修證上而有心得,心開意解;那即是佛法無門,唯心能入。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