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所有好書都值得您的閱讀。

Page 2

書籍

所有好書都值得您的閱讀。

Page 2
書籍搜尋
書籍分類
書籍分類
共找到 67 本書
排序:

   這是一本結合佛教唯識觀,作者以她的哲學素養與人生經歷解釋人生的 “真(聰)”、“假(夢)”,且以極其細膩的辨析,配合現代時空背景與人事物的情境敘述,文筆流暢解剖你、我的喜怒哀樂作用,而在一般人的眼中視之為常態甚而無感的生活,作者以心理哲學、佛教「唯識」的角度提示,您的識田已作記是您的善、惡業因,不管是好、是壞都收藏下來,在夢中或未來的因緣事相裏“丟”回給你,所以你、我的人生起伏扮隨着歲月的流逝,也只留下虛有的回憶。

   佛家對人的一生解讀是「苦、集」,因為樂少苦多,書中作者旁徵博引無非是要閱讀者看透人一生的〔生老病死苦〕,而去感覺這個過程,不要呼嘯而過一輩子,最後只能落得去見閻君細說從前。

   莊春江 居士,是當代的學佛者,以前看介紹方知從一開始的高雄佛教會(成功路(現在“漢神百貨)的對面),與多位有志學佛的人在一起學習,學到沒有老師教,也剩幾位同參道友還自立在學習與深入,從一開始的『阿含經』到佛法的進程,所言之處莫不引經據典,備註甚詳;且自出書印製結緣,自己也是無意間獲得書本,方知有此一位老師同處一地,平實的講解佛法,從基礎開始,不省略微細處之解說,反覆辯證,讓有心學習佛法者直接蒙受其益,併上科學與醫學比對,內容不採籠統說法,多有交叉比對與考據,真是發心於佛道上。

   釋 開藏 法師,所解讀的『修心七要』內容,極其淺白,有別於藏傳高僧大德的深經大論,將佛法以生活法為解讀方式,給初接觸藏傳佛教的行者,有一概括性的了解藏傳佛教的精要傳承 — 『心要』。

釋 開藏 法師 〉〉〉 講經理念

佛法是 活法,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以解除緣於妄想而產生煩惱與問題的智慧。

老衲 開藏為暢佛陀宣說聖道以袪除眾生妄想執著的本懷;用心深經淺說,以生活語言開講,欲使人人一聽就懂,即學能用。願諸上善人跳脫愚癡迷惑的框架,深心信解,自見本身具有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 封面左下角寫著:七支供養即累積資量清淨罪障的功夫,這兩個道理就概括了所有的實修。   

   整本「七支供」的解說,很是平易近人,沒有高深的佛法解釋與儀軌,謹以平日的修持心為基礎,善行與資糧從何而來,身、口、意三業的造作,時而是微細難察覺的,唯有自我審視;這些的對治與自我調整方式,書中皆有提及。

   當然在藏傳佛法上,用字遣辭,方式可能與我們平日常見有些許不同,但是以恭敬心,多看一些相關書籍自然也會有所了解。

※ 書打開,第一頁寫到:
『你的生命,就是佛的生命。』

   佛 “應機” 說法,從一開始的華嚴經,到四聖諦,莫不是『一時』之法,雖時到今日仍是『真諦』;人類因時空背景不同衍生出複雜身、心現象,事實上〔佛法〕皆有答案;但是,如果要找到門俓,卻有門檻,因為這是相對的,願者捫心自問,您真的很是暸解自己嗎?您對事、理由有明辨的能力嗎?如果不是很肯定,那麼就無法長驅直入。

   本書作者,以人們的一般常態來剖析 “苦” 的原由,且覺知自己的病根,有決心跳脫這個原框住他的桎梏,所以他自己所覺知的過程與大家分享,作者以生花妙筆所述,當大家真的有所體會時,不妨試問自己: “ 現在這個我,是誰!”。

   1986年印刊的冊子,寫〔序〕於民國廿二年(1933年)王季同先生共寫了23頁,可見其用心與熱誠,且能結集出版之不易。而於序文中前面一段很適切當作 “內容簡介” ,擷取如下:「見作者把百法明門論和成唯識論的大意,總括在不滿五萬字的一本小册子裏,旁通眞諦,天台、賢首、禪、淨、密、律諸宗;而且淺顯通俗,人人可懂;也認為確是唯識入門第一部好書。」,而“序”而 “序” 與文章內容是用當時社會、方言背景,以口吻的方式舖述,所以不盡相同目前時空,但無礙理解。
   「唯識」是佛法的智慧部份,言之不痛不癢,觀之無色難以道,未到境界難啓齒,如您 “想” 什麼就是什麼,那你、我就是凡夫 “識” 而已。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