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爲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爲刹利國君,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如是功德,不可稱說。口氣香潔,如優鉢羅華。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衣服飲食,珍妙華香,繒蓋幢幡,莊嚴之具。如是等事,超諸天人。,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教化安立無數衆生,住於無上正真之道。
這一段經文,應分五節來説明。第一節從「長者居士……乃至梵王」。這六句是明受生尊上。經中說十地菩薩寄位:初地菩薩作鐵輪王。二地作金輪王,也叫轉輪聖帝。三地作帝釋天主。四地作夜摩天主。五地作兜率天外院天主。六地作化樂天主。七地作他化天主。八地作初禪天的梵王。九地作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十地作四禪天的色界頂天王,統此三千大千世界。其餘或為長者居士等,都是世間豪姓尊上富貴的人
剎利是王種,即皇親國戚。國君是普通大小國王,如現在世界各國的國王總統便是。
「常以四事」至「不可稱說」。這四句是第二節,明福德轉增。四事是指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經常能以四事及香華伎樂等,或十供、或八供。又以最虔誠尊重恭敬心,供養諸佛。如是所得功德,當然福上加福,輾轉增勝,乃至不可稱說,說不能盡。
「口氣香潔」至「相好殊妙」。這七句是第三節,明身報微妙。優鉢羅華,是青蓮華。口氣常有蓮華香,不但地上菩薩有,就是能經常至心受持《法華經》,也能得到。宋朝在杭州的一位盧媚女人,即是前身為尼,常誦法華,而今生感得此報。其餘身相殊妙,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這都是法藏菩薩,無量劫來積功累德法爾而有的果報。容色端正,具有卅二相,八十種好,這是福德成就殊妙的相好。不像世人用美容術,去貪求美貌。
「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至「莊嚴之具」。這五句是第四節,明身起妙用。依身報殊勝,而起妙用,手出珍寶及其他供具,用以供養諸佛,饒益衆生,故得福德日益轉增,直至萬德莊嚴的佛果。
「如是等事,超諸天人」。這二句是第五節,結歎福德殊勝。如上所說諸勝妙事,還有很多,不能一一詳舉,故以等字以概括。一切都非天上人間所有,故謂超諸天人。由此福德殊勝的因緣,故能廣度衆生,令無量眾生,皆發大乘心,修菩薩行,同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