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中無三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二、不復更生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這二個願,是悲能拔苦,苦中之極,是三惡道。我們從法藏稱性發願的角度去看,應該不僅限於國中天人,而是願十方世界天人,都永無三途之苦,這才是無上殊勝願。第一願無惡道現報。第二願是永離惡道,可説究竟拔苦。法藏菩薩,所發大願,每願都說「設我得佛」。就是説,設若我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以後,那就必然如我 的願,圓滿實現。每願最後,又都有「不取正覺」一句,這是說,如果我的願不滿,而可以成佛的話,那我也發誓,決不成佛。必定要我發的願,一一圓成,我才作佛。因為十方世界有淨有穢,穢土衆生難免三途苦報,所以法藏只能就他所成的淨土中天人來立願,那是決定可以實現的。如果其他穢土天人,能依本經修行,也可得永離三途。現在法藏已成佛十劫,可見這四十八大願,完全兌現,不是理想的空願,更不是寓言。
什麼叫做正覺呢?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等正覺,簡稱正覺,或名正徧知,是諸佛十種通號之一,含義前面已說過。這一句「不取正覺」,約事上說就是不成佛。約理上説,轉八識成四智,名為正覺,即是悟證真如、實相,自性清淨心。這是不偏空也不偏有,究有相成,寂照同時的一心,故名正覺。假使偏有偏空,皆非正覺,那就不可取證。由此可知,本經所說西方淨土的依正莊嚴,是自性清淨 心的淨分依他起,真空妙有,二諦圓融,理事無礙,這才是正覺。假使不是如此,法藏菩薩是不會取的,我們要向他看齊。古人說:寧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日著魔,切須謹慎。
三惡道,又叫三途。據《摩訶止觀》説:發地獄心,行火途道。即一個人的心念全是貪瞋癡,由此起上品十惡,便得地獄苦報。發餓鬼心,行血途道。即一個人的心念,貪求名利,又慳恪不捨,内心毫無善意,由此起中品十惡,便得餓鬼報。發畜生心,行刀途道。即一個人的心念,愚癡闇蔽,又喜成群結黨,為害他人,由此起下品十惡,便得畜生報。《蓮宗寶鑑》說:一念瞋恚邪淫心,即地獄業,將得地獄報。一念慳貪不實心,即餓鬼業,將得餓鬼報。一念愚癡闇蔽心,即畜生業,將得畜生報。《楞嚴經》說:「純情入阿鼻地獄,九情一想入其他地獄,情多想少入畜生,七情三想入餓鬼。地獄有十種習因。淫習感八熱地獄。貪習感八寒。憍慢習感血河、熱砂。瞋怒習感劍樹、刀山。欺詐習感枷鎖、鞭杖。誑騙習感屎尿。怨恨習感拋擲、刺擊。邪惡見習感考詢、對執。枉害他人感山壓、鐵搥。與人爭訟感業鏡,考問對驗」。如是一切三途果報,皆由心造,萬法唯心,所以我們必須時常檢察自己的心念如何。如能一向念佛,當然不會造三惡道的業,也就可永離三途的苦報。這是法藏菩薩發願的本意。再說,如此土的小乘三果聖人,名為不來果。雖上二界的思惑,尚未斷盡,可是必定生於色界的五淨居天,再斷盡上二界思惑,證四果,三途永絕,四趣不生,前所造罪業,不招來報。如佛説,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脱床。諸位想想,生淨居天尚得永離三途,何況往生極樂淨土,兼有彌陀本願攝受,如磁吸鐵,如巨石置船上,不會沉没,還會更生三惡道受報嗎?所以帶業往生的道理,也就在此。
三、各得真金色身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四、形色無有好醜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十方世界的衆生,隨各人造業不同,所得報體的形色也就不一。好的,人見歡喜恭敬。醜的,被人嫌厭輕賤。法藏因此發願,他的佛國,人人皆是同一紫磨真金顏色,身形也完全一樣,具有卅二相。這是世間最好的形色,明淨端嚴,福德所生,令人一見起敬,不會譏嫌,也就没有好醜親疏的分别心。這二個願,是慈能與樂,先給衆生身樂,後面有六個願,是令衆生得心樂,即是六通自在。
五、生者皆得宿命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所有生極樂世界的衆生,皆得宿命智通,知道自己過去無量劫來,所作善惡因緣果報的事。下至者,最少也可知百千億億劫。“那由他” 是梵語,此云“億劫”,梵語劫波此云時分,分小中大。人壽自八萬歲,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歲。這樣經過一增一減的長時,名為小劫。二十個小劫,名為中劫,也就是世界成、住、壞、空四相的一個相。四個中劫,名為大劫。一般説成佛要經三大阿僧祇劫,一阿僧祇劫,以萬萬為億,萬億為兆,要有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年,是多麼長的時間。
我們從經文可以了知,彼國天人所得六通,是不同此間二乘人的六通。以宿命通來說,二乘人最多能知八萬四千劫內的事,而彼國衆生能知無量劫來的事,其餘五通例此可知。這是相當於此土别教十回向位菩薩,修行經過一大阿僧祇劫,已斷見思、塵沙煩惱,所得六根清淨,六通自在。今以彌陀本願攝受,凡往生彼國的天人,就與此間十向菩薩相等,真是千經萬論所未説。所以淨土法門,稱為徑中徑又徑,這是彌陀本願,超勝一切諸佛菩薩,具有不可思議力用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