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章節
No data was found
無章節
No data was found
臟 腑 – 七
書籍目錄
No data was found
No data was found
臟 腑 – 七

臟 腑 – 七



飲入于胃,游溢 1 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 2 並行,合于四時五藏陰陽,揆度 3。以爲常也。 (素問經脈別論)

詞 註

1・「游溢」:吳崐說:「游,流行也。溢,涌溢也。」
2・「五經」:卽五臟的經脈。
3・「揆度」:揆,卽度,測量稱「度」。張志聰說:「揆度,度數也。」卽推測、對比、衡量的意思。

語 譯

   飲料入胃後,把營養成分(精氣)吸收輸送到脾臟,再由脾臟分別的把精氣輸送到肺臟,經過肺臟的調節作用,使水道通暢,讓過剩的水分,下達膀胱,把含有營養成分的水分,輸注於五臟的經脈,散布全身,這是合乎五臟應四時陽陰之氣的規律,衡量起來,是屬於正常的現象。

按 語

   本節主要說明飲料之在人體的吸收、輸布、排泄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脾肺起着主要作用。

岐伯曰:人受氣于穀,穀入于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爲營,濁者爲衞,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度而復大會 1,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衕氣行于陰二十五度,行于陽二十五度,分爲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靈樞營衛生會篇)

詞 註

1・「五十度而復大會」:「五十度」指營衛一晝夜在人身運行的周次,「大會」指營與衛氣的會合,因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至五十度便要會合一次,會合的地方是在手太陰肺,故難經第一難卽有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爲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所以唐容川說:「營血周行五十度,而復於返肺,與衛氣大會。」

語 譯

   岐伯說:人的精氣是仰給於食物的精微,食物的精微被消化器官吸收以後,便傳注到肺臟,再散布到五臟六腑,其中作用柔和的部分變爲營氣,作用剛悍的部分,變爲衛氣。營氣流行在脈中,衛氣循環在脈外。它們在周身的運行是不停止的,在經脈內運行到五十周次時,便總會合。在陰分與陽分之間,互相貫通,如環之無端。衛氣行於陰分二十五周次,行於陽分二十五周次,這是以晝夜來劃分的。一般的說,行至陽分的開端,行至陰分的終點。

按 語

   本節概括的說明了營衛的生成及其循行部位,並從其行陽行陰來計算它的度數和會合情況。

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于五藏,灑陳 1 于六府,乃能入于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藏,絡六府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 2,不能入于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 3 之間,熏于盲膜 4,散于胸腹。 (素問痺論)

詞 註

1・「灑陳」:是散布普遍的意思。
2・「慓疾滑利」:「慓」音漂。張景岳說:「慓,急也」。辭源:「疾,急速也。」「標疾滑利」是形容衞氣運行的急速流利。人的
3・「分肉」:皮內近骨之肉,與骨相分者,故名爲「分肉」。
4・「肓膜」:肓,讀如荒。「肓膜」卽體腔臟腑之間的筋膜。張景岳說:「凡腔腹肉理之間,上下空隙之處,皆謂之肓。」

語 譯

   營是水穀所化成的精氣,它和調於五臟,輸布於六腑,這是因爲它能注入經脈,循着經脈的分布運行,能貫輸於五臟,散布於六腑。衛氣是水穀所化之精氣中的悍烈部分,它的運行迅速而滑利,不受經脈的約束,而運行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溫潤肓膜,散布在胸腹。

按 語

   本節經文是進一步說明營衛的來源,和循行部位,並簡略的敍述了它的功用。

無章節
No data was found
無章節
書籍分類
No data was found